-
公开(公告)号:CN106566885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65977.6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6 , C12Q2600/158 , C12Q2600/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组用于癌症诊断的CCND1基因外显子基因群及其引用,以及一种基于所述CCND1基因外显子基因群的癌症诊断试剂盒。本发明发现了一种癌症新的分子诊断指标CCND1基因外显子扩增,提供了其在制备癌症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以及一种癌症诊断试剂盒,与传统的检测手段相比,分子标志物的诊断更及时、更特异,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9936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91949.5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G01N33/68 , G01N33/577 , G01N21/78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化Tau 217蛋白检测卡及其试剂盒和应用,其检测卡的检测试纸条的样品垫喷涂有微球线;所述微球线为上转换增强发光比色纳米探针微球标记的P‑Tau217单克隆抗体和兔IgG抗体;检测卡的检测线和质控线分别包被P‑Tau2172和羊抗兔抗体。本发明的一种磷酸化Tau 217蛋白检测卡采用上转换增强发光比色纳米探针微球作为P‑Tau217单克隆抗体和兔IgG抗体标记物,该纳米探针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及可进行多模式输出的特点,可在980nm的近红外光激发下产生520‑550nm的可见光发射,减少背景荧光干扰,提升检测的灵敏度,该探针具有上转换发光和比色两种信号读取方式,可通过不同方式来验证测试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72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55845.7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改性钛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金属植入物。本发明提供的稀土改性钛基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元素组分:24~28%铌,2~6%锆,2~6%锡,0.001~2%钼,0.001~2%钽,0.001~2%钪和余量钛。向钛基合金中加入钪由Sc形成的Sc2O3会抑制马氏体转变的过程,在稀土改性钛基合金受到应力诱发时,原本会发生β→马氏体的相转变,但是由于氧化钪的存在抑制了这个转变过程,反而使得一部分马氏体可以发生逆转变回到β相,从而获得了超弹性,同时降低了弹性模量;稀土改性钛基合金兼具极低的弹性模量、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用于人体金属植入物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9594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95484.6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效放疗增敏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双效放疗增敏探针纳米探针包括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负载于二氧化硅微球介孔中含稀土金属的长余辉纳米材料和修饰于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表面的一氧化氮供体和氧气供体。该探针具有良好的余辉发光性能,其中掺杂的镥元素和表面的一氧化氮供体,使其在乳腺癌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放疗增敏能力,且该纳米探针稳定性高、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通过体内近红外长余辉成像,实现乳腺癌肿瘤的成像检测,为乳腺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7607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42495.3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G01N33/558 , G01N33/533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探针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探针xMn其2+成,试分纸包为Zn括2G底板eO4:、设置在底板上的检测膜、搭接在检测膜上的样品垫和吸水纸,所述样品垫上设置有探针线,所述检测膜上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探针线内包被有含有长余辉纳米探针标记的第一生物标记物和长余辉纳米探针标记的质控物;所述检测线上包被有第二生物标记物xMn,2+所作为探针述质控线,发射光为上包被有537nm质控左右标记,物高浓度样本试纸条在紫外;本申请采用Zn2GeO4:灯照射下可发出明亮的绿色通过肉眼进行观察;在关闭激发光源后其持续发光时间达到30min,本试纸条在测试过程中既可以进行肉眼观察又可以进行CCD相机测试,具备双模测试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482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07490.2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纳米粒子部分嵌入的柔性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合成异质性金属纳米粒子;S2:将S1中得到的异质性金属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具有表面配体分子的异质性金属纳米粒子;S3:纳米粒子部分嵌入的柔性薄膜的自组装:将S2中得到的具有表面配体分子的异质性金属纳米粒子在乙醇中进行溶解,加入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高聚物和有机相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挥发有机溶剂,得到纳米粒子部分嵌入的柔性薄膜;S4:提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将自组装形成的柔性薄膜转移到PDMS膜表面,由此制备异质性纳米粒子部分嵌入的柔性SERS基底。本技术方案可制备由各类异质性纳米粒子部分嵌入的自组装柔性薄膜用于SERS基底,具有较好的机械柔韧性,为柔性SERS基底的广泛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97555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910357257.5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G01N33/68 , G01N33/533 , G01N33/58 , G01N33/577 , G01N33/558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灵敏性,利用稀土钒酸盐纳米荧光标记材料,结合干式免疫荧光分析仪实现高灵敏度、可准确定量、简便快捷的IL‑6/PCT联合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检测试剂盒能够准确定量检测人血清、血浆和全血样本中白介素6和降钙素原的含量,通过滤血膜样品垫的处理可实现样本无需预处理和稀释液稀释,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微球检测技术,可避免样本本身荧光干扰,稀土钒酸盐纳米材料具有背景低,荧光信号强,信噪比高等优势,标记通过共价键将稀土钒酸盐纳米颗粒与抗体连接,标记产物稳定,具有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检测快速简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0682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1568267.7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C09K1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Mn2+的红光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化学表达式为:LiYGeO4:xMn2+,其中x的摩尔比取值范围是0.25%~2%;该材料的制备步骤为:将Li2CO3、Y2O3、GeO2和MnCO3按摩尔比1:1:2:2x混合后研磨均匀,然后在800℃空气气氛中预烧2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进行研磨,再在1200℃空气气氛中高温烧结5h,待自然冷却后研磨,最后得到掺杂Mn2+的红光长余辉发光材料。本发明采用LiYGeO4作为基质,原材料取材广泛且成本较低,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所制得的强红光长余辉发光材料具有余辉宽峰,发射波段位于红光区域,并且余辉时间超过30分钟,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3428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191502.2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C09K11/02 , C09K11/85 , G01N33/558 , G01N33/577 , G01N33/58 , G01N33/78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PTH稀土检测试剂盒及检测卡及其微球及制备与检测方法。其中,稀土纳米荧光微球为核壳结构钕掺杂氟化钆镥包覆氟化钇钠,粒径为40nm~60nm,其组成为:NaGdxLu1‑y‑xF4:yNd@NaYF4,其中,NaGdxLu1‑xF4为基质,掺杂离子为Nd3+;冒号“:”表示为钕掺杂;x和y为稀土离子掺杂摩尔百分数,x的范围为20%~90%,y的范围为1%~10%;NaYF4为壳层,@表示NaYF4包覆在NaGdxLu1‑y‑xF4:yNd表面。本发明的荧光微球为稀土氟化物近红外二区发光纳米材料具有背景低,发光寿命长,荧光信号强,信噪比高等优势,标记通过共价键将微球与抗体连接,标记产物稳定,具有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检测快速简便等特点,可用于术中快速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610303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73824.8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C09K11/02 , C09K11/59 , A61K31/395 , A61K49/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长余辉发光纳米探针、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近红外长余辉材料领域。以介孔二氧化硅为模板,以醋酸锌、硝酸镓、氯化锡、醋酸铬、硝酸铬和硝酸钇为掺杂金属原料,经反应和煅烧获得长余辉发光核心;对长余辉发光核心外层包覆二氧化锰,得到预产品;对预产品进行表面修饰,并偶联靶向分子普乐沙福,即得近红外长余辉发光纳米探针。该近红外长余辉发光纳米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在小鼠尾静脉注射后能够有效地富集在体内肿瘤区域,在红光LED灯辐照下,能够实现体内多发微小肿瘤的高灵敏成像,且成像时间短,适用于术中成像,可用于乳腺癌肿瘤模型的成像指导肿瘤切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