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丝电爆炸电极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30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62244.3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丝电爆炸电极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结构应用于爆炸钻孔,包括膨胀本体和金属线圈,膨胀本体包括膨胀层;金属线圈设置在膨胀层的外侧,金属线圈电性连接有电极线。本发明膨胀本体对金属线圈进行支撑的同时,膨胀本体在进入爆炸钻孔时,将金属线圈带入到膨胀钻孔中,避免金属线圈卡在爆炸钻孔中,更容易将金属线圈整体放入到爆炸钻孔中。本发明膨胀本体中的膨胀层膨胀后,膨胀本体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膨胀本体推动金属线圈运动,减小金属线圈与爆炸钻孔内壁之间的距离,缩短金属线圈电爆炸的衰减距离,减小冲击波衰减,有利于提升金属丝电爆炸破岩效果。

    一种钻孔条件下液相放电破岩电极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38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90440.8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钻孔条件下液相放电破岩电极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破岩技术领域。该方案可以包括:壳体,具有一中空的腔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腔体内存储有电极液;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开口处,用于密封所述腔体中的电极液,所述密封件设有第一电极通孔和第二电极通孔;电极组件,包括能够分别延伸至所述腔体内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能够完全封堵所述第一电极通孔,所述第二电极能够完全封堵所述第二电极通孔,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腔体内的电极尖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腔体内的电极尖端相对设置并具有一定间隙,如此形成钻孔条件下液相放电破岩所需的液态环境,保障破岩成功率。

    软弱围岩隧道管棚受力及变形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4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29936.5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提供一种软弱围岩隧道管棚受力及变形的计算方法,包括:建立隧道管棚受力分析模型;基于隧道管棚受力分析模型,建立隧道管棚挠度控制微分方程;对隧道管棚挠度控制微分方程进行求解,确定隧道管棚挠度;基于隧道管棚挠度确定隧道管棚的受力及变形情况。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管棚受力及变形研究时,未考虑管棚钢管间的相互作用及管间微拱效应,使得受力和变形预测计算不够准确的缺陷,考虑了管棚钢管间的相互作用,即钢管间的“拱效应”(下称微拱效应),同时所得计算方法简单方便,能快速且高效地计算出隧道管棚的受力及变形,有效地对掌子面前方的管棚受力及变形进行预测,有效地指导实际施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一种隧道破岩施工方法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688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89198.6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破岩施工方法。该隧道破岩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孔眼钻设,孔眼包括掏槽孔、崩落孔和周边孔;S2:在周边孔中塞入第一辅助爆破管,第一辅助爆破管的内部腔体通过隔层划分为第一容纳腔体和第二容纳腔体,第一容纳腔体内填充电解液且临近开挖岩体,第二容纳腔体内填充气体且临近保留岩体;S3:在掏槽孔和崩落孔中分别塞入第二辅助爆破管和第三辅助爆破管,第二辅助爆破管和第三辅助爆破管均填充电解液;S4:使第一辅助爆破管、第二辅助爆破管和第三辅助爆破管中的电解液分批分段与电源导通,以分批分段向掏槽孔、崩落孔和周边孔释放能量。第一容纳腔体内的电解液能有效对开挖岩体进行破岩,又能有效控制围岩损伤,经济高效。

    应用于水下钻孔爆破的堵塞袋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466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0980833.3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下钻孔爆破的堵塞袋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工程爆破技术领域,堵塞袋包括堵塞部及两端能够吸水膨胀的隔水部,堵塞部包括圆柱状吸水膨胀层及其外部的摩擦层;吸水膨胀层与摩擦层之间设有分隔膜,摩擦层的外部为表面膜,分隔膜及表面膜均由遇水溶解材料制作而成;采用多节堵塞袋依次填装在水下炮孔内完成炮孔堵塞。利用堵塞袋堵塞炮孔时,首先两端隔水部吸水后迅速膨胀,将中部堵塞部周围的水与外界的水分隔开,然后堵塞部外层表面膜遇水迅速溶解,堵塞部周围的水经外层摩擦层作用于内外层间的分隔膜,分隔膜亦遇水迅速溶解,中部吸水膨胀层遇水迅速膨胀,挤压外层使摩擦层与炮孔壁紧密接触,实现堵塞炮孔的目的。

    岩石基础开挖成型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4269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1083660.1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基础开挖成型施工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矩形布孔方式进行爆破设计,并进行爆破孔孔位放样;利用钻头前端搭载有微波破岩装置的钻机,在基础开挖面正上部且距其20cm~50cm处钻设水平辅助孔,钻进过程中微波破岩装置发射微波;钻设爆破孔,将其装药段分为底部减弱装药段和中上部常规装药段,并依次完成爆破孔装药和堵塞施工操作;将水平辅助孔划分为底部空气间隔段、中部常规堵塞段及顶部加强堵塞段三部分,并完成各分段施工操作;联网起爆。所述方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岩石基础一次成型效果,还能有效降低炮孔底部损伤,具有施工便捷,开挖效果好等优点。

    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83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981798.7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方法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测量获取的高精度点状监测数据,基于近邻距离加权平均法的同名点InSAS监测数据提取;在工点区域监测重合点位上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利用融合后数据对其他点位监测值进行改正计算;获取工点区域高精度面状竖向沉降及水平位移信息。所述方法能够获取高精度、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变形监测成果,准确反映目标工点或大区域变形现状和规律,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提高可生长式堆浸结构浸取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12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81739.8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可生长式堆浸结构浸取效率的方法,涉及稀土冶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靠近基岩堆筑第一级堆体时,第一级堆体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浸取开始前,在第一级堆体的坡面设置土工膜;堆筑第一级堆体后以及最后一级堆体前的其它各级堆体时,在本级堆体堆筑时,前一级堆体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浸取结束后,本级堆体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浸取开始前,沿着本级堆体的坡面设置土工膜;堆筑最后一级堆体时,前一级堆体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浸取结束后,在最后一级堆体内设置注液管。所述方法能够提高稀土的浸取效率,实现浸矿液的高效利用。

    多源异构数据降噪分析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98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83485.6

    申请日:2022-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异构数据降噪分析处理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方法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工程数智化建设运维应用场景多源数据采用期望最大EM法对数据进行填充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对填充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降维处理;采用余弦相似度作为欧氏距离的加权值,构造基于聚类算法FCM的数据去噪方法,对多源复杂属性噪声数据流进行降噪处理。所述方法能够提高工程数智化复杂多维数据质量,为后期工程数据挖掘、融合分析及方案决策提供的有效、可靠、关键的支撑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工程行业模式识别、分类、数据挖掘等领域。

    工程机械设备振动状态自适应智能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527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19349.5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设备振动状态自适应智能监测装置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所述智能监测装置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关键传动组件运行状态进行连续自适应动态监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非线性信号进行融合计算;基于小波包分解与改进希尔伯特‑黄变换融合的设备振动信号瞬时频率及幅值自适应监测,得到设备振动信号瞬时时频幅度特征;根据设备振动信号瞬时时频幅度特征,得到预警参数瞬时频率和振幅,根据预警参数瞬时频率和振幅对系统进行分级预警。所述方法具有测量准确性高,可靠性好,可有效的降低误报率,减少工程机械设备维养成本,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使用寿命及智能运维水平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