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491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19770.0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态无功优化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日时序场景集,根据观测点时序数据相关系数进行聚类,得到代表性观测点;搜索代表性观测点间时序峰值数据回归线和包络线上的样本,抽样得到代表日场景集及其时序场景集;采用结合惩罚机制的动态时间规整距离聚类方法,将多日时间序列场景分解为数量较少的典型场景;求解全网节点的无功补偿功率,并按匹配关系组合得出每个代表日的无功补偿容量时间序列;通过动态聚类平滑松弛日内投切次数约束,并建立静态无功容量配置优化模型求解系统各节点无功补偿配置。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少数据处理量,同时能够更精确地提取代表性运行模式,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送端电网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9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71577.4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及子模块冗余的MMC‑HVDC平均值建模方法,在构建目标MMC‑HVDC模型的平均值模型时,可以先确定目标MMC‑HVDC模型的交流侧参考电压、直流侧参考电压、MMC子模块电容大小;然后可以根据目标MMC‑HVDC模型的拓扑结构,确定目标MMC‑HVDC模型每个桥臂实际导通的半桥子模块和/或全桥子模块的个数,以及每个桥臂冗余的半桥子模块和/或全桥子模块的个数;这样可以基于目标MMC‑HVDC模型的交流侧参考电压、直流侧参考电压、MMC子模块电容大小,以及每个桥臂实际导通和冗余的半桥子模块和/或全桥子模块的个数,建立目标MMC‑HVDC模型每个桥臂的平均值模型等效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89669.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28 , H02J3/24 , H02J3/38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构网型储能提升系统稳定性的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对构网型储能的机电暂态仿真模型校核;对构网型储能的电压和频率支撑能力校核;对构网型储能的容量校核。本发明可以较好地提高构网型储能模型参数的准确性以及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仿真结果准确性,满足电力系统规划对仿真的实际需求。其中,通过构建三种场景并进行相应仿真,然后根据仿真结果偏差是否超过阈值,可以有效判断出厂家提供的构网型储能模型参数是否有明显错误,以避免后续校核结果得到错误结论。
-
公开(公告)号:CN1195190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45591.8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单线送出系统送出极限提升方法和装置,主要包括设置系统在低电压穿越和故障后恢复过程中的控制参数;对系统进行交流线路单相瞬时接地重合闸成功故障扫描;当系统达到临界稳定状态时,记录此时的第一新能源出力。在控制参数中设置故障后有功爬坡初始值维持时间;基于新的控制参数重新进行故障扫描;记录此时的第二新能源出力。如果第二新能源出力大于第一新能源出力,则采用新的控制参数进行故障后控制,以提升系统的送出极限。本发明通过优化故障后有功爬坡初始值维持时间,使得单瞬故障后的非全相运行期间,新能源电站能够维持较低功率运行,在重合闸成功后快速恢复有功功率,提升了新能源单线送出系统的送出极限。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89612.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仿真建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机组故障穿越参数的整定和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采集新能源机组故障穿越的电压、有功电流、无功电流实测数据;对采集的新能源机组故障穿越的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对新能源机组故障穿越的参数进行整定;对整定后的新能源机组故障穿越的参数进行校核;当校核不通过时,则需要检查并重新设置对应参数,再次进行校核。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不用进行大量仿真计算,极大地提高了参数整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4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7587.X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发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自动发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处理器。本发明建立了分布式电网控制机制,将多区域互联电网模型并入电网,并计算火电机组、水电机组、电动汽车集群的功率分配比例,计算出各个区域的区域控制偏差,分布式的深度强化学习控制器以对应区域的区域控制偏差为输入,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控制器的内部控制方法进行迭代更新并输出对应区域的总控制功率,进而得到对应区域的火电机组、水电机组、电动汽车集群的功率指令,火电机组、水电机组、电动汽车集群执行对应的功率指令实现系统闭环,并与电网进行交互。本发明可以实现多区域电网的CPS指标合格和频率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5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77054.4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黎嘉明 , 王科 , 朱泽翔 , 田宝烨 , 邹金 , 黄东启 , 卓映君 , 张野 , 郭知非 , 樊丽娟 , 孙鹏伟 , 翟鹤峰 , 雷傲宇 , 陈雁 , 袁豪 , 唐王倩云 , 李俊杰 , 张帆 , 杨子千 , 刘蔚 , 王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配套新能源最优规模测算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通过新能源发电机组相邻区域的典型发电标幺数据生成新能源机组的机组发电功率,结合核电厂发电机组的核电装机规模和通道能力,测算得到目标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消纳率,并根据新能源消纳率与预设标准消纳率的比较结果,精准的确定目标电力系统的最优新能源规模,避免新能源发电受到限制以及造成电网投资效益低下,实现了目标电力系统收益最大化,解决了新能源接入规模与输电通道容量不匹配时影响送电经济性和通道利用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9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74675.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H02J3/48 , H02J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风电场出力方式的电网暂态稳定校核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构建风电场在多种不同出力方式下的等值模型;利用每个等值模型对风电场进行故障仿真,得到在每个等值模型下观测机组的功角曲线;确定各功角曲线的最大功角差值,并将其进行降序排序,得到第一排序结果;根据第一排序结果确定最大的最大功角差值对应的等值模型为目标等值模型;利用目标等值模型对风电场进行电网暂态稳定校核,得到校核结果,以使校核结果的准确度达到准确度阈值。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使用传统方法利用风电场等值模型对电网进行暂态稳定校核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风电场的运行方式对电网的暂态稳定的影响,导致校核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3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87208.3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恢复过程的暂态过压抑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电力系统处于低压故障穿越状态下,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单元的端电压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在端电压大于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计算柔性直流换流单元与同步电源的输出相位之间的差值得到目标功角差;在目标功角差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电力系统进入过压抑制状态;在柔性直流换流单元的端电压处于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更新目标功角差,在更新后的目标功角差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电力系统退出过压抑制状态。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同步电源的不可控性以及柔性直流限流模式下功率与电压的耦合特性导致的柔性直流换流单元暂态过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13356.6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附加次超同步阻尼控制器的参数设置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振荡发生时逆变器的实际功率振荡频率确定有效抑制频率范围;根据有效抑制频率范围确定带通滤波器的参数;在预定振荡频率下,将逆变器的接入点的电压的d轴分量和q轴分量输入附加次超同步阻尼控制器,得到第一逆变器模型;计算第一逆变器模型的接入点的电流和电压的比值,得到第一导纳;根据第一导纳的相位确定移相滤波器的参数;在预定振荡频率下,将逆变器的接入点的电压的d轴分量和q轴分量输入附加次超同步阻尼控制器,得到第二逆变器模型;计算第一逆变器模型的接入点的电流和电压的比值,得到第二导纳;根据第二导纳的幅值确定增益参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