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08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82418.0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29C64/393 , B33Y50/02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3/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绝对最大主应力方向的3D打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路径规划方法,包括建立待成型结构件的三维模型,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处理,获得待成型结构件的二维模型及其几何特征;根据成型材料和结构工况的需求对需要进行增材制造的待成型结构件设置材料参数和载荷约束并进行有限元仿真,导出单元的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基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计算得到原始的基于应力方向的轮廓线;基于计算得到的应力方向的轮廓线,得到待成型结构件的增材制造路径。本发明提高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效果,在相同纤维含量的前提下提升复材构件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830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83856.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江苏航浦国创复材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预制体单边缝合线环成形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缝针驱动单元、缝料夹持单元、缝线夹持单元、线环成形形状监测单元、结构单元;方法是首先通过缝料夹持单元装夹缝料,缝线由缝线夹持单元中的携纱器引出穿过缝针并由缝线夹持单元中的夹线器夹持,缝针驱动单元中的电推杆驱动缝针完成缝合动作,再通过线环成形形状监测单元中的视觉传感器实时监测线环成形形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视觉传感器实时监测线环成形的形状变化,得到了缝合过程中缝针刺深、缝线直接、缝料厚度等缝合工艺参数与线环形状的关系,探明了不同缝合工艺参数下线环随缝针位姿的成形质量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90024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5764.5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面向绿色铸造智能工厂的数字孪生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所述绿色铸造智能工厂的构建方法如下:1.选购或研发设备,构建工厂及产线实体;2.补充必要的感知设备,完善数据信息的采集;3.构建厂房物联网以及数据信息相关的处理系统;4.定制或自研各管控系统,保留好API接口;5.几何建模、渲染,设计必要的数据信息交互节点、显示界面、模型的动作程序、数据的调用接口等,完成孪生数字工厂的构建;6.设计程序,构建AI,构建质量智能检测系统;7.设计程序,构建AI,构建智能绿色优化系统;8.构建云平台,打通数据流,实现各系统以及和现实的信息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89892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18335.0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点冷却装置及铸件热处理方法,涉及合金材料处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当前技术中薄厚不一的工件在冷却时冷却速率慢和冷却速度相差过大的问题,包括前后左右分别对称设置的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底板设于各侧壁的底端,顶梁设于侧壁的内侧;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开设有供工件通过的出入口,两个顶梁的顶端共同承载同一液体箱,液体箱内装有冷却液和抽吸泵;还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结构相同且内设有两个独立流道的横梁,横梁的两端均与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冷却液通过分液管至横梁内,再至喷洒罩,横梁的一个独立流道内设流速扇,由动力装置驱动,调控冷却液流速;喷洒罩布置若干通孔,喷洒罩设有温度传感仪。
-
公开(公告)号:CN1189509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0786.X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功能结构多线并行多材料增材精准制造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2个随动铺粉系统、粉末箱升降系统和整体框架组成,随动铺粉系统根据铺粉切片进行调节铺粉和打印,粉末箱升降系统实现打印粉末床层层成形,整体框架为随动铺粉系统和粉末箱升降系统提供支撑。通过对成形铸件的性能调控划分多材料粉末床,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建模和自适应切片,随动铺粉系统根据切片进行随动铺粉和打印。该系统和方法根据切片信息进行落粉口开口长度、区域的时时调节,做到根据切片信息高曲率精准落粉,实现多材料粉末根据切片信息铺设、铺粉区域可调、粉量可控以及铺粉效率高、工序简单,为多材料高柔性精准铺粉奠定基础,推动粉末3D打印向多材料工业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8328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85435.0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29C64/209 , B29C64/321 , B29C64/30 , B29C64/295 , B29C69/00 , B29C35/16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树脂与连续纤维协同打印的双切换3D打印头,包括主体架;其中所述主体架上设有树脂头挤出机构;所述主体架通过双喷头切换机构连接有连续纤维铺放机构;所述连续纤维铺放机构上设有连续纤维剪断机构和送丝张紧配合机构;连续纤维铺放机构包括连续纤维铺放安装板;所述连续纤维铺放安装板的顶部一侧设有纤维张紧安装座;纤维张紧安装座上安装有纤维张紧执行机构;纤维张紧执行机构的端部活动连接有张紧连杆;张紧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纤维导向轮;其中纤维导向轮旁设有送丝齿轮;其中送丝齿轮安装在连续纤维铺放安装板上。本发明将短纤维和连续纤维分时协同打印,无需更换打印设备,彼此之间协同工作,快速自动切换,提高打印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9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86436.4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D03D4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机织的环形引纬自动化织造装备及织造方法,所述环形引纬自动化织造装备包括载纱器、位于载纱器一端的第一固定器、位于载纱器另一端的第二固定器、牵引器;通过牵引器使载纱器在第一固定器与第二固定器之间往复运动以使所携带的纬纱能够在使经纱之间形成环形的变截面织物,并且纬纱在经纱之间形成的连续不断的往复编织,是成形环形变截面一体化复杂结构预制体的关键。
-
公开(公告)号:CN1183854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767639.6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向冷处理驱动调性控形的多维打印方法与装置,包括制冷压缩机组、冷风输送管路、热风回流管路、喷头箱、多功能铺砂器、滑动模组、回收槽、低温打印箱、打印机机架、伺服电机等组件。本发明通过多种制冷方式,包括营造低温环境、冷风直吹、喷洒制冷等方式,复合真空度调节实现层间、局部、整体等多维度制冷,控制粉床中水渗透扩散距离、包括横向和纵向尺度,冰晶生长速度、冰晶生长方向等参数,实现3D打印冷冻砂型成形精度和性能的综合调控,避免冷冻砂型冷冻后冰晶膨胀变形、层间结合性能弱等问题。在打印完成后,可对整个低温打印箱进行低温固化处理,进一步提高冷冻砂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8064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854077.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压铸造成形装置以及减压铸造方法,属于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压室、挤压组件、进料口、成型组件和减压组件,通过进料口向压室内注入金属液,在挤压组件的作用下,将位于压室内的金属液挤压至成型组件的型腔内,所述减压组件安装在成型组件的侧壁上,在金属液进行成型组件的型腔的过程中,通过减压组件对型腔进行排压,使型腔的压力保持在预定压力下。本发明与现有高真空压铸工艺相比省去了繁杂的抽取真空的时间,显著降低了能耗,且同时具有短流程、低成本、工艺简单的特点,与常压铸造工艺相比,铸件气孔少,密度大,力学效果好,实现了无阻力平稳充型,减少铸件内部的气孔,进而获得形状完整、组织致密的铸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3427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74448.8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29C64/295 , B29C64/393 , B33Y3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FDM打印机喷头热量在基板处二次利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打印机大臂;基板支架位于底座之上,其中基板支架上设有基板;所述打印机大臂上接有打印机小臂和料盘盒;Z轴丝杠电机组和Y轴丝杠电机组分别位于打印机大臂的上部和左部,其中打印机小臂下部装有无散热片的喷头;在打印机大臂和小臂的内部嵌有基板传热导线;基板传热导线与喷头相连并经过打印机小臂和打印机大臂与基板连接;其中基板内部设计了传热导线的排布槽。本发明将打印喷头处的热量进行了二次利用,在利用热量的同时可以取消基板的加热,减少了输入真空体系中热量多少,有效缓减了长时间真空打印过程热量的积累导致机器损坏情况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