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3211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911088897.7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N2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气接触冻结核的测量装置,包括呈U字型的测量管路,测量管路包括垂直进气管、水平控制管和垂直测量管,垂直进气管和垂直测量管分别连接于水平控制管的两端上方;垂直进气管顶部设有第一空气进口,垂直进气管内自上而写依次设有除湿器和干燥器;水平控制管靠近垂直进气管一端端部设有第二空气进口,水平控制管内自靠近垂直进气管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过滤器和冷凝器;超声波雾汽发生器连接于水平控制管在冷凝器与垂直测量管之间的位置,所述垂直测量管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气流再分布装置、分子筛和喷嘴,垂直测量管在喷嘴处的管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垂直测量管顶部与气泵连接。该系统能准确测量大气接触冻结核。
-
公开(公告)号:CN11701166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714414.X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宸象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V10/82 , G01S7/41 , G01S13/95 , G06V10/72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80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序预测神经网络的天气雷达回波外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OpenCV读取连续时间序列的天气雷达回波数据集;S2,采用自适应性的归一化方法对天气雷达回波数据集进行预处理;S3,在ST‑LSTM单元中嵌入时空自注意力模块,得到基于时空自注意力和时序预测神经网络的时空序列预测模型;S4,将预处理后的天气雷达回波数据集中的训练集用于训练模型;S5,将训练好的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利用验证集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后,得到雷达回波外推模型。本发明能够更好的捕捉雷达回波云团间复杂的动态时空依赖关系,提高对强回波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26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34699.X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宸象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26 , G06F18/214 , G06F18/2431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NN‑XGBOOST模型的短时强降水预测方法,属于城市内涝监测预警领域。现有短时强降水预测模型多依赖雷达数据,不适用于雷达数据缺失或失真的情况。此外还可以依赖大气环境物理量进行预测,但多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和CNN等深度学习方法,机器学习方法无法很好的应对特征变量很多的情况及提取特征变量的时间变化特征;而CNN等深度学习方法可以很好的提取特征,但无法很好的运行特征进行预测。因此,提出一种基于CNN‑XGBOOST模型的短时强降水预测方法,本方法可以在不需求雷达回波数据的情况下进行短时强降水预测,同时可以提取特征变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充分利用提取出的特征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39874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293721.0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宸象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漫流等效排水管网构建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选定区的数字高程模型,确定栅格边长,读取每个栅格的左下角角点坐标(xi,yi)和高程值Hi;S2,以每个栅格作为中心栅格,根据中心栅格和相邻栅格的高程落差,确定相邻栅格间的虚拟管道走向;S3,计算每个栅格中虚拟管道入水口坐标(X1i,Y1i);S4,计算相邻栅格的虚拟管道入水口坐标(X2t,Y2t);同时用坐标(X2t,Y2t)替换该相邻栅格的原入水口坐标,作为新中心栅格坐标;S5,确定各虚拟管道的连接关系;S6,获取各虚拟管道入水口的下底标高;S7,为虚拟管道设置属性字段。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地表漫流模拟的等效排水管网构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631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30233.8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宸象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内涝积水深度计算方法,方法包括以预设值初始化目标城市内积水深度的下限值、积水深度的上限值、目标城市内最小高程值所对应栅格单元的积水深度值;基于区域内最小高程值所对应栅格单元的积水深度值计算目标区域的估算积水总量和实际积水总量,进而获取积水总量差值,通过优化目标城市内积水深度的下限值、积水深度的上限值、目标城市内最小高程值所对应栅格单元的积水深度值,使积水总量差值小于积水总量差阈值,将满足该条件的目标城市内最小高程值所对应栅格单元的积水深度值作为目标城市的积水深度。本方法消除传统计算方法中对于积水深度的计算从零开始、计算的步长固定化等影响计算效率的缺陷,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80514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611234930.9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T7/11 , G06T7/514 , G01F23/2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监控视频影像的暴雨积涝区积水深度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背景图像;获取所述区域的一帧监控视频图像,并转化为灰度图像;进行背景差分运算;根据所述背景差分运算得到的图像判断是否积水,若是,则进行滤波处理;对滤波后的图像上的所有像元进行计算,得到积涝区域;设置n个标记点,将积涝区域和标记点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最大积涝深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遍布城市各个区域的监控摄像头,监控数据容易获取,且数据更新及时,计算结果的时效性好,结合图像背景差分运算对积涝区域进行识别,效果较好,利用积涝区域与标记点的重叠来求取最大积水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51056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04804.9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T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高线分段标注方法,属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利用DEM按一定等高距生成等高线,然后利用ArcGIS中Create Fishnet工具条生成一系列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格网,再使用ArcGIS自带的Intersect工具条,将生成的正方形格网面图层与等高线图层进行相交运算,将等高线按照等距离进行分割,并且分割后保留原等高线的属性。再显示等高线标注属性时,等高线的标注按照等距离显示。本发明方法使用方便,易于在ArcGIS中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710308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302749.5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241 ,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EM栅格单元大小对汇水区提取影响机理的评价方法,汇水区是分布式水文地表积涝模拟的基本单元,汇水区划分不同对暴雨积涝模拟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水文分析工具进行研究区汇水区提取时,当DEM栅格单元大小不同,进行汇水区提取的四个关键环节,即流向提取、流量计算、水流长度计算、流域分割时,每一步都会产生变化,并且每一步间相互影响,最终对汇水区的提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发明使用不同大小的栅格单元,通过分析水流方向、汇流累积量、水流长度、流域分割在不同栅格单元大小情况下的变化程度,实现在栅格单元大小不同的情况下,水流方向、汇流累积量、水流长度、流域分割对汇水区提取的影响程度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321851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94601.9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区域网格化人口密度空间化计算方法,充分考虑影响人口密度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区域的最小行政单元村为单位建立统计模型,对研究区域进行100m*100m的网格划分,将村级统计模型反演到每一个网格中,以格网单元来描述人口分布;本发明所设计的基于GIS的区域网格化人口密度空间化计算方法能够更好的提高人口空间分析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218517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94601.9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区域网格化人口密度空间化计算方法,充分考虑影响人口密度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区域的最小行政单元村为单位建立统计模型,对研究区域进行100m*100m的网格划分,将村级统计模型反演到每一个网格中,以格网单元来描述人口分布;本发明所设计的基于GIS的区域网格化人口密度空间化计算方法能够更好的提高人口空间分析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