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3407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123006.3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耦合线的三频带负群时延电路及实现方法,由在FR4基板上镀铜的耦合微带线CL和镀铜的开路微带线TL组成;所述耦合微带线CL包括耦合微带线CL1和耦合微带线CL2,所述开路微带线TL包括开路微带线TL1、开路微带线TL2和开路微带线TL3;所述耦合微带线CL与开路微带线TL1组成为I形状;所述开路微带线TL2和开路微带线TL3组成结构闭合、倒立U形状;所述电路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求得整个电路的S参数模型;(2)通过群时延与相位之间的关系求得群时延;(3)确定电路各个参数的尺寸。本发明实现了三个频带的负群时延,优化了群时延带宽和时延;降低电路的反射;减小NGD电路的损耗;提供了三频带负群时延电路的实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08395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69608.4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条并联微带线的负群时延电路及其设计方法,路所述电路为对称结构,包括三条有损耗的并联微带连接线ILk,k={1,2,3}、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一信号源和第二信号源,信号从第一信号源发出,流入第一负载,经过端口1分别流入微带线IL1,微带线IL2,微带线IL3,最后在端口2处汇合并流入第二负载,第二负载与第二信号源连接。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三条并联微带线的负群时延电路,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负群时延电路的小型化,降低了电路的损耗和反射,提高了群时延带宽和时延,可被用于中继、卫星通信、雷达等。
-
公开(公告)号:CN10565212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064947.8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3GHz横电磁波小室,包括内导体、外导体,所述内导体设置有外导体内;所述内导体包括中间段内导体、渐变段内导体;所述中间段内导体设置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渐变段内导体设置为等腰梯形结构,中间段内导体两端连接有渐变段内导体;所述外导体包括中间段外导体、渐变段外导体;所述中间段外导体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渐变段外导体设置为四棱台结构,所述中间段外导体两端连接有渐变段外导体。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3GHz横电磁波小室,达到了改善工作区场分布均匀性、降低高次模影响及扩大工作频段等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16545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26082.1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分段曲线拟合的线性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对实际的功率放大器进行测试,记录下该功率放大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关系;步骤2)在MATLAB平台上,以记录的功放的数据为基础,建立功放模型,并以所述功放模型为基础,通过间接预失真模块,进行预失真仿真;步骤3)在所述预失真仿真的基础上,将分段处理进行优化的LS自适应算法替换普通的LS算法进行进一步仿真。有益效果:相比于一般的用级数来实现预失真的方法,输入与输出之间拥有更高线性相关度。并且通过加入理想化直线进行比对可以发现,在加入分段处理后,最大误差从0.05V降至0.01V,其精度等级提升至原来的5倍。
-
公开(公告)号:CN10706920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81923.X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21/00 , H01Q1/38 , H01Q1/50 , H01Q1/521 , H01Q21/0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电磁超材料去耦的MIMO天线,包括介质基板、设于介质基板上表面的辐射单元阵列、设于介质基板下表面的地板和至少一个三角开口谐振环;辐射单元阵列包括至少两个天线贴片单元,所述天线贴片单元包括天线本体和连接于天线本体上的馈线;三角开口谐振环布设于天线贴片单元之间,所述三角开口谐振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所述第一段与第五段平行设置,且二者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三段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段和第四段以第三段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本发明通过引入一种新的三角开口谐振环结构,并成功与MIMO天线单元相结合,表现出高增益、低损耗的特点,同时具有体积小、加工方便、装配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571519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52623.8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提供一种加载梯型基板的对跖Vivaldi天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矩形基板和沿天线主轴辐射方向加载的梯形基板,所述梯形基板的下底与矩形基板相连,所述矩形基板的正反面印制有金属导体层,所述金属导体层包括金属辐射贴片,正反面的所述金属辐射贴片结构相同且关于主辐射方向旋转对称,所述金属辐射贴片的外边缘为槽线,所述槽线包括内指数渐变槽线和外指数渐变槽线。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加载梯型基板的对跖Vivaldi天线,辐射方向性好,增益峰值偏移角度小,增益高,在微波射频天线的研制领域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可广泛地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定位、监测、控制和医学等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454949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414445.X
申请日:2013-09-1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干扰自调整微控制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在微控制器内部的A/D转换器,进行实时的电磁干扰检测,并能降低输入微控制器的信号干扰。本发明提供的抗干扰自调整微控制器系统,包括微控制器、电源、传感器和抗干扰电路,电源为微控制器供电,传感器通过抗干扰电路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寄存器、第一A/D转换器和第二A/D转换器,所述第一A/D转换器和第二A/D转换器和寄存器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从寄存器中提取数据;所述抗干扰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峰值检波器、耦合电容和参考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69953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76374.6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P9/00 , G06F30/367 , H01P7/00 , H01P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开路阶跃阻抗谐振器和双传输线负群时延电路,属于微波工程领域;微波电路包括:介质基板,介质基板底部覆铜当作电路的地,介质基板上设置有两个输出端口,两个输出端口之间通过第一电阻连接,两个输出端口上分别连接有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左右对称且下端连通,构成双传输线结构,并连接有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下端依次连接有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和第五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和第五传输线构成开路阶跃阻抗谐振器结构;为高速电路中的时延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并且具有平坦带宽大,电路结构简单,尺寸小,端口匹配性好等特点,且平坦度可调节,实用性很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8395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910370391.9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367 , G06F30/39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形连接器和同轴电缆的三频负群时延电路及设计方法,所述电路包括第一三端口T形连接器、第二三端口T形连接器、同轴电缆24和电缆35;所述第一三端口T形连接器的端口2和端口4通过电缆24连接,所述第二三端口T形连接器的端口3和端口5通过电缆35连接,信号从端口1经过第一三端口T形连接器输入,经过电缆24和电缆35传输到第二三端口T型连接器并从端口6输出,输出信号具有负群时延现象。本发明电路在中心频点的群时延约为‑3ns,电路的损耗S21约为‑2dB,回波损耗为‑12dB。理论计算、仿真、实测结果一致性比较好,可很好地应用于天线阵列或前馈预失真放大器解决延时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3447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1910643553.1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3H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耦合线的多频段负群时延电路,该电路为对称结构,包括微带线ILi,i={1、2、3}和三条微带线组成的耦合微带线,所述微带线IL1、微带线IL2和微带线IL3都为两条;耦合微带线的上端微带连接线分别对称连接一个微带线IL1,该两个微带线IL1分别连接端口三和端口四,耦合微带线的中间微带连接线分别对称连接一个端口微带线IL3,该两个端口微带线IL3分别连接端口一和端口二,耦合微带线的下端微带连接线分别对称连接一个微带线IL2,该两个微带线IL2分别连接端口五和端口六;耦合微带线的长度L1为10.7mm,耦合微带线之间的耦合间距S1和S2分别为1.7mm和1.8mm,微带线IL1的长度L2为10mmm和1.9mm;所述端口微带线IL3的长度L4为9mm;微带线IL2的长度为L3为7.4mm,微带线IL1、IL2、IL3和耦合微带线的宽度w都为1.9m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