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网络多模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016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848783.9

    申请日:2021-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融合网络多模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初始化参数;确定基站的二维位置、卫星轨道信息、WIFI位置;根据基站的二维位置、卫星轨道信息和WIFI位置,以及基站、WIFI的发射功率,并采用路径衰减模型计算出各基站和WIFI的有效覆盖范围;定义多模终端的代价函数,并在有效覆盖范围内,遍历i,j,k,计算每个多模终端接入不同网络的值;对每个终端i,求解argmin(),返回i,j,k值,即第i个终端接入第k种网络的第j个接入点为最优接入点。本发明能够快速实现最佳接入网络的选择,其成本低性能优越,且易于实现。

    基于多种通信手段和链路聚合设备的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8146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55443.X

    申请日:2010-04-23

    Abstract: 基于多种通信手段和链路聚合设备的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涉及无线网络通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多种通信手段和链路聚合设备的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每组通信终端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链路聚合设备、卫星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终端、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通过USB接口与链路聚合设备连接,链路聚合设备分别通过网线与卫星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终端、计算机连接;每组通信终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之间通过第三代移动通信公网连接,每组通信终端的卫星通信终端之间通过卫星链路连接,每组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之间通过城域网链路连接。本发明实现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灵活、针对性强,能够自动修复链路,能够自动适应带宽的目的。

    一种波控扫描控制系统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552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95529.3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波束扫描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波控扫描控制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波束控制服务器、前端显控模块,前端显控模块,用于提供可视化界面和支持用户输入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对波束控制服务器进行操作控制;所述波束控制服务器包括:计算处理模块、波束参数控制模块、波束发射模块;所述波束参数控制模块,用于设置波束扫描任务,并配置波束扫描任务的波束扫描中心、波束扫描范围、波束扫描路径;所述波束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波束,所述计算处理模块,用于辅助所述波束参数控制模块在波束扫描过程中进行数据的计算处理,不仅能够在控制功能上满足实际的波束扫描便捷化操作,还能够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效率也得以加快。

    一种波导微带转换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929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56123.6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导微带转换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波导,波导的腔体一端插接微带结构,微带结构包括介质基片、微带线和微带电路板,微带线设置在介质基片上,介质基片连接微带电路板,介质基片插接在波导内,波导一侧还设置屏蔽板,微带结构穿过屏蔽板,屏蔽板一侧还设置外电路板,外电路板与微带电路板连接,微带电路板上连接射频连接器。通过将波导与微带巧妙的集成于一体,在微带电路板的侧面设置连接触点与外电路板电连接,极大的降低了电路板的占用空间,降低了整体体积;通过在微带结构所处的波导一端设置屏蔽板,极大的降低了因安装微带导致的电磁泄漏,保证了该端的屏蔽效果;设置了扼流圈,抑制表面波的影响、提高增益。

    一种智能寻星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699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0731735.1

    申请日:2021-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寻星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该智能寻星控制设备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定位模块、电源模块、输入模块、显示模块、驱动模块、预警模块、天线组件和姿态传感器,天线组件包括动力模块和卫星天线,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动力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动力模块与卫星天线连接,姿态传感器设置在卫星天线上,姿态传感器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本发明的智能寻星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中,寻星完成后数据处理模块实时读取姿态传感器的数据,从而对卫星天线的实时位置进行监测,当卫星天线受到震动或其他原因产生位移时,能够迅速自动重启寻星作业并通过预警模块进行警示,保证了卫星信号接收的稳定性。

    一种圆极化贴片天线间的H型去耦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7831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67547.8

    申请日:2024-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极化贴片天线间的H型去耦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金属接地板、矩形介质基板、该矩形介质基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圆极化贴片天线、第二圆极化贴片天线以及“H”形微带谐振器;“H”形微带谐振器对称放置于第一圆极化贴片天线和第二圆极化贴片天线耦合区域中间;本发明在第一圆极化贴片天线和第二圆极化贴片天线之间引入了新的电磁信号耦合通道,使第一圆极化贴片天线通过该通道的耦合信号与第二圆极化贴片天线通过该通道的耦合信号两者等幅反向,耦合信号产生相互抵消,从而实现邻近圆极化贴片天线单元间耦合抑制,具有结构简单、低剖面、易集成及低背向辐射等优点,适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多种无线系统。

    一种面向低轨卫星通信的空时频非平稳传输特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972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210401167.3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低轨卫星通信的空时频非平稳传输特性分析方法,通过设置低轨卫星移动通信场景,并建立直角坐标系;计算发射端和接收端间的直达路径长度;计算非直达路径的传输路径长度;分别计算直达路径和非直达路径的信道复冲激函数;基于信道复冲激函数,建立信道矩阵;基于直达路径和非直达路径的信道复冲激函数,分析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的空时频非平稳特性。用于解决低轨卫星移动通信场景下时域或频域非平稳、散射体丰富、多移动性等技术问题;同时对于评估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信道容量、传输增益等系统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种超轻型卫星便携站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11230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10681884.4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卫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超轻型卫星便携站;包括天线组件和支撑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天线面、馈源支架、俯仰传动机构和方位传动机构,所述天线面的背面一体化设置有电气箱,所述馈源支架位于天线面的两侧,所述馈源支架与俯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俯仰传动机构与方位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方位传动机构通过快装机构与支撑架连接,所述天线面的正面通过射频收发组件限位拉杆与射频收发组件和副反射面呈固定夹角连接;天线控制器和卫星调制解调器和内置设备等放置在天线面的背部,避免了太阳的直晒和优化了天线的配重;天线面采用折叠铰链式设计,免去了传统的多瓣拼装环节,大大节省了架设时间和增强了天线的整体性。

    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1253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26521.9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包括天线面、溃源、天线背架、溃源支撑杆、俯仰转动机构、方位转动机构和支撑腿,天线面固定在天线背架上,天线背架固定在转轴上,转轴贯穿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通孔中,天线背架固定在转轴的两端,天线背架上有导条,导条上套设有滑块导槽,溃源安装在溃源安装座上,俯仰微调螺杆的一端通过轴销与滑块铰链连接,另一端通过轴销与方位旋转机构铰链连接;本发明的便携式卫星天线,实现了便携式卫星天线小型化轻量化;可折叠收藏,使用时不需要现场组装一次展开迅速方便;结构设计简洁便于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其重量轻,折叠收藏后体积小,可一包背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