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调控的生物质和煤循环流化床共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697115U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20228964.9

    申请日:2010-06-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射流调控的生物质和煤循环流化床共燃装置,是由流化床燃烧器、旋风分离器18、料腿17和返料器15组成。其中流化床的上部床体9和下部床体6由中间锥形过渡段8连接,上部床体9直径大于下部床体6直径,直径比为1.2到2.5之间;流化床顶部与旋风分离器18入口连接;流化床下部床体6内置有生物质焦油裂解器10,侧面设有富氧空气携带生物质进料管2并引至床体中心处向上伸至生物质焦油裂解器10下方;流化床底部设有风室12,风室内置有V形气体分布板4,底部的中心处设灰渣出口1;流化床侧面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一次风入口3、原料煤入口5和二次风入口7,一次风入口3和V形气体分布板4连通,二次风入口7位于流化床下部6和锥形过渡段8之间;旋风分离器18的顶部为烟气出口19,底部与料腿17连接,料腿17底部与返料器15一侧连接,返料器15另一侧与流化床下部6连接;返料器15设有两级输送风入口14、16和松动风入口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易操作的生物质和煤循环流化床共燃装置。

    一种单低压缸高背压发电机组与双效海水淡化耦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907083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0560089.1

    申请日:2023-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利用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的一种单低压缸高背压发电机组与双效海水淡化耦合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燃煤发电机组、双效海水淡化设备和发电机组与海水淡化设备的耦合部分。燃煤发电机组包括燃煤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及回热系统等。海水淡化设备包括盐水罐、蒸馏水罐、凝汽器、第1效蒸发器及第2效蒸发器等。耦合部分主要为燃煤发电机组的余热利用,将燃煤发电机组的汽轮机单低压缸乏汽作为海水淡化设备的工作蒸汽。该系统通过合理回收汽轮机的余热,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一种由城市固态垃圾等离子气化段和煤电段组成的混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489671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22658410.9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城市固态垃圾等离子气化段和煤电段组成的混合系统,主要包括等离子气化系统、合成气冷却系统、锅炉、汽轮机及回热系统、再热系统、发电机、烟气净化及排放系统。本系统采用等离子气化炉将垃圾转化为合成气,冷却后的合成气送入燃煤锅炉燃烧,通过煤电段的蒸汽循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此外,合成气冷却所释放的热能被输送到煤电段的给水加热系统,节省了抽汽,增加了发电量。通过将合成气利用过程集成到燃煤蒸汽动力循环中,可实现较高的垃圾能源转化效率,并可大幅降低垃圾能源转化项目的资金成本。

    一种采用椭圆管斜向布置的管壳式烟气冷凝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1716875U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21899590.0

    申请日:2019-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烟气余热利用领域的一种采用椭圆管斜向布置的管壳式烟气冷凝换热器。该装置主要包括换热腔室、斜向椭圆管、进水腔室、出水腔室、折流板、底座等;斜向椭圆管交错排列于换热腔室内,奇数列和偶数列的椭圆管倾斜方向相反;进水腔室上方布置有进水口,出水腔室下方有出水口;换热腔室靠近进水口一端布置有烟气出口,换热腔室靠近出水口一端布置有烟气进口。该装置通过烟气与水逆流换热来利用烟气余热,降低烟气温度并使其冷凝,回收烟气中的显热和潜热,降低锅炉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换热管束为斜向布置的椭圆管,增加扰动强化传热,换热更加充分,提高换热效率,并有利于脱除烟气冷凝产生的液滴。

    一种基于高背压与蓄热罐结合的热电解耦辅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486922U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20407420.5

    申请日:2018-0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高背压与蓄热罐结合的热电解耦辅助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汽轮机中压缸、低压缸、蓄热罐、热网加热器、乏汽加热器、热用户及相关管路等组成。当供热机组在高负荷工况时,由常规供热抽汽通过热网加热器对供热回水进行加热以满足热用户的供热需求,同时适当提高汽轮机背压,用较高品质的低压缸乏汽通过乏汽加热器对蓄热罐的蓄热工质进行加热;当机组在低负荷工况时,利用蓄热罐的蓄热工质替代部分常规供热抽汽加热供热回水对热用户进行供热,减少机组的出力。该系统结构简单,具有可操作性,不仅能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还能实现供热机组在低负荷工况的热电解耦,有效地解决新能源消纳过程中“弃风”等问题。

    一种气固混合射流给料器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98501U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20208424.3

    申请日:2012-0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进料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固混合射流给料器。该给料器由复合式料仓,螺旋调控轴,圆环气体分布器及加料口组成;复合式料仓的顶部设置位于中心位置的圆环螺孔座以及位于一侧的加料口,螺旋调控轴与圆环螺孔座螺纹连接且伸入复合式料仓;复合式料仓的顶部还设置进气管,进气管伸入到复合式料仓内部且在其底端连接气体分布器;复合式料仓的底部设置出料口。复合式料仓有助于固体颗粒的向下流动且利于颗粒的回收;锥形端面阀控制固体颗粒的质量流率,通过调整螺旋调控轴的位置实现了气固混合流体的流量控制;圆环形的气体分布器使气体分布更加均匀,采用了自重力与松动气流化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气固颗粒的混合给料。

    一种高背压发电机组与单效海水淡化集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907082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0560062.2

    申请日:2023-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利用技术和海水淡化技术领域的一种高背压发电机组与单效海水淡化集成系统。该系统设置了单效海淡装置,将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出口连接到第一阀门组和第二阀门组,第一阀门组出口连接凝汽器蒸汽入口,第二阀门组出口经由喷水减温装置连接至单效海淡装置,该系统可将低压缸双缸排汽直接作为海淡装置的工作蒸汽进入海淡装置加热海水,得到淡化水并输出。该系统是利用低压缸的高背压排汽作为海淡装置的工作蒸汽制水,与利用抽汽多效海淡制水相比,在保证总制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制水能耗,进而提高了电厂整体的能源利用率;同时简化了系统的配置,减少了海淡装置的占地面积和维护成本。

    一种利用凝结水驱动吸收式热泵的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781377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22022445.0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热电联产与节能领域的一种利用凝结水驱动吸收式热泵的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主要包括回热系统和热泵供热系统。该系统抽取回热系统中的凝结水作为动力源来驱动吸收式热泵,从凝汽器吸收乏汽中的余热,获取大量的热量从而加热热网回水,对外供热。这一技术的使用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发挥热电联产优势,提高蒸汽利用效率,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机组经济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生物质热电联产机组中利用凝结水驱动热泵对外供热,同时回收汽轮机乏汽的余热,实现了能量的充分利用,可提高生物质热电联产机组效率。

    一种基于汽水系统耦合的垃圾与燃煤集成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742983U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20025222.7

    申请日:2019-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火力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汽水系统耦合的垃圾与燃煤集成发电系统。该系统基于“温度对口、能量梯级利用”原则将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的出口过热蒸汽、垃圾焚烧炉一、二次风预热器系统和燃煤机组的回热系统有效结合起来,利用高温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出口过热蒸汽加热部分燃煤锅炉给水以减少相应燃煤机组抽汽级的高品质抽汽,同时利用燃煤机组的低、中温凝结水对垃圾焚烧炉的冷一、二次风进行加热以减少换热温差。本实用新型将垃圾焚烧锅炉的能量与能效更高的燃煤机组进行整合,为提高垃圾焚烧所产生热量的利用效率提供了更为高效和经济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