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9656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02889.4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16C20/10 , G16C10/00 , G06F119/08 , G06F119/06 , G06F119/12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液态金属电池温度预测方法,属于电网储能电池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液态金属电池的几何参数和电化学参数,建立电化学模型;根据液态金属电池的几何参数和热学参数,结合电化学反应产生的可逆反应热、电化学极化产生的不可逆极化热、由于电池内阻产生的欧姆热以及由于热辐射导致的热耗散,建立热模型;将电化学模型输出的热量作为热源输入热模型,根据热模型输出的温度调节电化学参数以更新电化学模型,从而耦合电化学模型与热模型;利用耦合后的模型,预测液态金属电池的温度。设计考虑更多因素的热模型,从而提高液态金属电池的温度预测精度,进一步确保电池温度维持在稳定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0088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42918.7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31/389 , G01R31/382 , G01R31/367 , G01R31/374 , B60L58/10 , B60L58/12 , B60L1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系统的电池阻抗谱在线检测系统及电动汽车,系统包括激励信号生成单元,用于计算交流激励电流和交流激励电流其中一个交流激励电流为Ims inωt且驱动电机在注入激励信号前后的转矩相等;直轴电流调节器,用于获取直轴电流指令和交流激励电流并通过反馈调节使得电机的直轴电流id跟随交轴电流调节器,用于获取交轴电流指令和交流激励电流并通过反馈调节使得电机的交轴电流iq跟随采样单元,用于在注入激励信号期间获取待检测动力电池两端的电压Ubat与电流Ibat;阻抗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采样结果计算电池阻抗。本发明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装置来产生激励信号以进行电池阻抗辨识,且不会对电机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69410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593029.7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1C3/12 , C01C3/11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鲁士蓝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材料和应用,属于新能源电池领域。该普鲁士蓝类似物的化学式为KxMn[R(CN)6]1‑y□y.nH2O,其中0≤x≤2,0.3<y<1,□为[R(CN)6]空位。本发明的普鲁士蓝类似物组成的负极材料是在快速结晶速率下得到的,具有较高的结晶水含量(~24wt%)以及较长的Mn‑N键长(2.214A°)。该材料具有低成本、环保的优势,以及较高的储Li容量,在低电位下可实现5mol电子的转移,涉及到Mn‑N键的断裂和重组,在1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能以480mAh g‑1的高可逆容量稳定循环1000周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23192.9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1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4/58 , B01J23/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Co3O4催化的锂‑硝酸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能电池领域。本发明中的锂‑硝酸盐电池包括锂片、固态熔融盐极片和催化剂极片,锂片作为电池的负极材料,固态熔融盐极片作为电池的电解液和正极材料;催化剂极片为纳米Co3O4催化剂极片,固态熔融盐极片为硝酸盐极片;固态熔融盐极片位于锂片和催化剂极片之间。本发明构建的基于纳米Co3O4催化的锂‑硝酸盐电池,其性能优异,放电面容量可达16.0mAh/cm2,于0.4mA/cm2电流密度下,可循环充放电950h。
-
公开(公告)号:CN11328166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75413.2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31/389 , G01R2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驱动逆变器的储能电池阻抗辨识方法、系统及应用,属于储能电池领域,考虑到基于驱动逆变器的储能电池的工作场景,根据目标频率值fi更新驱动逆变器的开关频率,然后实时采集储能电池所在支路上的电流信号和并联电容所在支路上的电流信号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两个电流信号在目标频率值fi下的电流分量后,基于并联分流的原理,计算得到目标频率值fi下的储能电池阻抗,计算简单,对储能电池是否处于离线状态未做限制,可以直接对较高频率下的储能电池阻抗进行快速准确地在线辨识;且本发明基于储能电池接驱动逆变器供电拓扑,几乎无需增加任何硬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时准确地辨识较高频率下电池阻抗。
-
公开(公告)号:CN11276862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11309.0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技术原位生成金属化合物的集流体制备方法,属于碱金属电池领域。方法包括,将金属材料置于等离子体反应腔体中,抽真空并通入反应气体;开启等离子体放电,使反应气体与金属材料表面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反应设定时间后,得到表面覆盖有对应金属化合物的集流体。本发明通过使用等离子体技术,构建了低温、无氧的原位生成金属化合物的体系,合成时间短,无杂质生成,且可以通过调节放电气体成分来得到不同类型的产物,作为锂金属负极集流体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002465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0249394.7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1C3/12 , C01G49/00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普鲁士白类似物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K4Fe(CN)6的水溶液,记为溶液A;(2)获取Mn的过渡金属盐和柠檬酸钾的混合水溶液,记为溶液B;(3)将所述溶液A滴加至所述溶液B中,滴加完毕之后继续加热搅拌,并陈化数小时,固液分离,收集并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所述普鲁士白类似物正极材料,其具有开放的三维网络框架结构、大的间隙位置,可供Li+、Na+和K+等多种离子自由脱嵌。
-
公开(公告)号:CN106356523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610895448.3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该方法是将钛源化合物加入到溶剂搅拌得到澄清的溶液,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氨水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浆料;将浆料洗涤干燥后得到前驱体材料;最后将该前驱体材料在惰性气体中进行高温热处理,从而制得所需的炭包覆二氧化钛。通过本发明,可以快速、低成本的制备出二氧化钛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制备的负极材料具有高首周库伦效率、高比容量和循环寿命长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10339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99293.1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 G06Q50/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土地规划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的实现包括:获取待规划土地的经济、社会、土地适宜性、环境和生态开发成本信息;建立以开发成本信息为常量、土地规划方案为变量、经济效益为目标值的土地配置模型;利用约束条件对土地规划方案进行约束,在经济效益最大时对应的土地规划方案即为最终土地规划方案;约束条件包括:经济约束、社会约束、土地适宜性约束、环境约束、生态约束。本发明利用约束条件对土地配置模型进行约束,考虑到了待规划土地的固有的不确定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利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土地规划具有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03555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24722.9
申请日:2017-04-07
IPC: B23Q1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7/2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刀具‑工件切触区域的判定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建立刀具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确定切削刃微元同一时刻在两个坐标系中的描述;确定切削刃微元是否在工件加工表面外;确定切削刃微元是否在前切削刃周期最低点下;确定切削刃微元是否在前刀齿包络面内;根据前述步骤,确定切削刃微元是否在有效切触区域内。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算法,克服了现有技术效率低、过程复杂的不足,具有计算时间短、预测精度高的特点,尤其在五轴复杂曲面加工方面,可以更好地兼顾效率和精度,大大优化了刀具切削力的计算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