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3066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882858.5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组织工程支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3D多孔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S1、将可降解生物压电材料溶于溶剂中,制备得到纺丝溶液;S2、将纺丝溶液在电场作用下喷射到凝固浴中,分散均匀,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纳米纤维气凝胶;S3、将纳米纤维气凝胶进行交联处理,得到纳米纤维3D多孔气凝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制备得到的3D纳米纤维表面是类苦瓜表皮粗糙结构;气凝胶结构内部富含大量孔隙,与细胞生长微环境相似,无毒且生物相容性优异;所使用的压电材料特有的压电效应,能够将外界的机械刺激转化为电能,结合人体本身的微电场,通过产生微电流刺激加速细胞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4559683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89894.8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复杂结构制件的LCM整体成形方法及制件,所述LCM整体成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制备与待制件完整结构相对应的模具,该模具包括特征结构和主体结构;在模具的特征结构中铺放连续纤维或非连续纤维;在模具的主体结构中逐层铺放连续纤维或纤维毡布;贴上真空袋或闭合模具形成封闭型腔,在外力作用下对纤维进行压实;打开注胶口,向模具型腔中注入包含树脂单体的混合物浸润纤维,直至充满模具型腔的特征结构和主体结构;加热使混合物固化,待制件和模具冷却至室温后,开模并将制件从模具中取出。本发明使制件可以一体成形,极大地简化了生产工序,同时整体成形也保证了制件上卡扣等结构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49727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24292.X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特征结构可设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选取多张碳纤维布作为原料,选取预设数量的碳纤维布,在每张碳纤维布上成型增强相;(b)将原料中所有的碳纤维布表面均涂覆树脂基体溶液,然后逐层叠放,其中表面有增强相的碳纤维布放置在预设层中,同时,在叠放过程中在设定层中放置微型电源,以此获得预制品;(c)将所述预制品放置在真空袋中抽真空并密封,将密封后的预制品热压,热压后真空袋中的产品即为所需的碳纤维增强复合产品。通过本发明,使得无损在线监测技术采集到的数据更加精确、更加准确实现对损伤信号的实时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854967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0639168.0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P1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方向监测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能识别树脂流动方向的介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介电传感器包括上电极与下电极,下电极的形状为呈连续图形的第一导电体,上电极位于连续图形的外轮廓线内,其分别为上区域、下区域、左区域及右区域,四个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二导电体,上区域内的第二导电体的数量与下区域的第二导电体的数量不同,左区域内的第二导电体的数量与右区域的第二导电体的数量不同,同一个区域内的多个第二导电体间隔设置;第一导线将左区域内、右区域内的第二导电体连接起来以形成第一信号通道,第二导线将上区域、下区域内的第二导电体连接起来以形成第二信号通道。本发明降低了树脂流动方向监测的系统硬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908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29983.9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模具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大型曲面成型模具。该模具多个呈阵列分布且彼此连接的成型单元,其中:成型单元包括主柔性杆、副柔性杆和电磁铁,该成型单元的横截面呈多边形,多边形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电磁铁,电磁铁呈圆柱状,该圆柱体的柱体上设置有两个通孔,主柔性杆和副柔性杆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将多边形内的电磁铁连接;主柔性杆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调节主柔性杆的高度改变模具中电磁铁的高度,以此使得模具的上表面与待成型的目标曲面的曲面形状相同,电磁铁与待成型板材接触,并通过产生磁力吸附待成型板材发生形变进而成型为目标曲面。通过本发明,解决复合材料曲面成型的成形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19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29659.X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9C70/34 , B29C70/38 , B29C70/54 , B29K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液体成型工艺增强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作为原料,进行纤维纺丝成膜和微纳结构改性,制得用于液体成型工艺的高分子纤维膜;(2)将用于液体成型的高分子纤维膜作为夹层叠放在纤维布层之间形成纤维预制体;将纤维预制体通过热固性树脂和固化剂浸透后,进行液体成型,制得纤维复合材料。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满足液体成型工艺的前提下得到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48898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071715.0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实时同步沉积的工业机器人熔融沉积制造系统及应用,系统包括: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包括机械臂、变位机、成形基板以及熔融沉积头,熔融沉积头设于机械臂的端部;变位机设于成形基板的下部,用于调整成形基板的位姿;沉积头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和监测熔融沉积头的作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和监测机械臂和变位机的作动;上位机控制系统与沉积头控制系统和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沉积头控制系统和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本申请实现了沉积头与机器人的同步控制,解决了打印速度与挤料速度的耦合和匹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20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559878.4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液体成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纤维织物面内渗透率集成测试装置,包括可密封配合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设有装配腔,装配腔内装配有可上下升降的高度调节板,高度调节板的侧壁与装配腔侧壁密封连接可形成测试腔;高度调节板上设置有分别采集液料温度和液料压力的采集装置,和设置于高度调节板内且垂直于测试腔底面的第一注料孔;第二模具上设有长条形注料槽,所述第一注料孔与长条形注料槽均与测试腔连通并用于向测试腔内注入液料,且二者的注料方向相垂直。本发明测试装置可同时实现采用一维单向注射法和二维径向注射法的面内渗透率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71661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64483.7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自发产生静电的核壳纤维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取聚合物压电材料、摩擦电材料和中间层材料分别配制成三种前驱液;以三种前驱液进行三层同轴静电纺丝得到纤维,所述纤维沉积成膜,得到静电纺丝薄膜;静电纺丝薄膜经过萃取剂浸泡,去除所述纤维中的中间层材料,得到能够自发产生静电的核壳纤维薄膜材料。本发明采用三层同轴静电纺丝,使聚合物压电材料具有压电特性;再经萃取剂浸泡获得含有中空间隙的核壳纤维薄膜材料,聚合物压电材料与摩擦电材料因得失电子能力差异,在接触分离过程中产生摩擦电荷,使制得的薄膜材料经敲击即可产生静电,用作无纺布材料的过滤材料层,过滤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7881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0667545.8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295 , B29C64/386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熔融沉积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材二次加热实时温控的开放式熔融沉积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S1在成形台面上按照预设轨迹成形第一层的切片层,以此在成形台面上获得固化的第一层基体;S2对于第i个切片层,按照预设轨迹熔融沉积丝材,实现第i个切片层的成形;其中,在丝材熔融的同时,加热成形台面上已经固化的基体的熔融前沿区,使得该熔融前沿区的温度上升至玻璃化温度,丝材熔融后与该熔融前沿区的基体紧密结合;S3重复步骤S2,直至完成所有切片层的加工,以此获得待成型零件。通过本发明,同时解决熔融沉积中切片层间结合力不足,成形零件中残余应力大易发生翘曲变形以及成形环境封闭无法成形大型零件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