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6563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073665.8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V13/00
Abstract: 空间X射线探测定位精度地面试验方法,首先模拟望远镜图像重建精度,然后进行卫星姿态保障精度验证、望远镜指向变化影响验证,最后计算得到望远镜对空间X射线探测定位精度验证结果。本发明基于非位置敏感的准直型探测器直接解调方法,建立空间X射线探测定位精度地面试验方法及步骤,并利用卫星测试、真空热试验等试验项目验证空间X射线定位精度;利用非位置敏感准直型探测器点扩展函数与安装基准的变化关系,通过地面真空试验测量安装基准变化,验证了空间环境变化对空间X射线探测定位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298064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392828.9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高共振频率和热失配零翘曲的超结构及其确定方法,超结构用于异质结构的连接,包括多级微结构;每一级微结构包括多个微结构单元;所述多级微结构由外向内分布,各级微结构具有自相似特征每级微结构在面内形成的包络线与异质结构的面内外形轮廓线均具有几何相似关系。基于本发明提供的超结构,在温度变化时的翘曲变形接近于零,而且具有高的一阶共振频率的特性,满足航天器结构在轨尺寸稳定性和发射高刚度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755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22571.X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3D打印轻量化后埋件以及后埋方法。其中,后埋件包括:同轴连接的耳片和壳体;所述耳片设有中心孔;所述壳体的中心设有连接通道;所述中心孔与所述连接通道相贯通;所述壳体与所述耳片的直径之比为[0.70,0.95]。本发明实现了后埋件承载能力的提升以及结构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03216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19288.4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23/02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字双胞胎的在轨卫星状态监测与预测方法及系统,根据需要监测的目标卫星,建立卫星数字双胞胎;读取需要监测的目标卫星在轨遥测下行数据,根据在轨遥测下行数据,配置数字双胞胎的自身运行状态,使其与在轨卫星一致,形成与在轨状态配置一致的数字双胞胎;通过与在轨状态配置一致的数字双胞胎,查看该数字双胞胎运行过程中的相关变量状态,实现对在轨卫星状态监测;通过与在轨状态配置一致的数字双胞胎,根据任务需要对该数字双胞胎发送控制指令,加速数字双胞胎运行,观察该数字双胞胎加速运行结果,实现对在轨卫星状态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72536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141156.4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V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星环境下空间X射线望远镜地面标定系统及方法,包括X光管,用于发射连续谱和特征谱的X射线;靶板,一侧贴覆金属膜的硬质板,金属膜分为N个能区,每个能区采用不同材料的金属膜制成,金属膜面向空间X射线望远镜,对入射至其上的连续谱和特征谱的X射线进行荧光反射,输出不同能谱的单能特征X射线至X射线检测装置和被测望远镜;X射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接收到的单能特征X射线的能量信息;被测空间X射线望远镜,包括M种探测器,用于探测不同谱段的单能特征X射线的能量信息;计算机,将空间X射线望远镜探测到的X射线能量信息和X射线检测装置获得的X射线能量信息进行比对,得到被测望远镜的能量响应和时间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965741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094899.0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惯性空间观测卫星的能源保障设计方法:(1)、根据卫星基本构型和太阳翼安装方向,确定惯性空间观测卫星本体坐标系和固定对日面;(2)、基于固定对日面,进行姿态控制算法设计,在保证观测所需的观测指向和观测覆盖的前提下,使单次观测过程中太阳矢量与帆板安装轴垂直面的夹角最小;(3)、基于姿态控制算法设计结果,针对太阳矢量的变化规律,设计太阳翼跟踪算法,使整星在观测全程中获得能量最大;(4)、判断观测全程卫星所获得的是否足能源设计要求,是,则结束,否则,重新执行步骤(1)~(4)。本发明可为卫星系统提供极好的太阳电池片受照条件,降低卫星能源系统设计难度,确保整星能源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02358438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254491.9
申请日:2011-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低轨任务后航天器离轨的增阻型装置,包括柔性薄膜(2)、气瓶(3)、电源(4)、推力筒(5)、控制器(6)、火工解锁装置(8)以及内部支撑结构(7)和外部支承结构(1);内部支承结构(7)和外部支承结构(1)构成的主结构及内部空间呈柱状,主结构通过安装面(9)与航天器内部连接;内部支承结构(7)有上下两个圆形板状结构,上面的板状结构为舱盖部分,通过解锁螺栓(8)与外部支承结构(1)固定连接或解锁;下面的板状结构为设备支架,靠近外部安装面(9)的支架面安装了气瓶(3)、电源(4)、控制器(6),下面的板状结构与推力筒(5)相连,推力筒(5)采用两级套接、剪切销式形式;上下板状结构间用于存放折叠压缩成型的柔性薄膜(2)。
-
公开(公告)号:CN102358438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54491.9
申请日:2011-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低轨任务后航天器离轨的增阻型装置,包括柔性薄膜(2)、气瓶(3)、电源(4)、推力筒(5)、控制器(6)、火工解锁装置(8)以及内部支撑结构(7)和外部支承结构(1);内部支承结构(7)和外部支承结构(1)构成的主结构及内部空间呈柱状,主结构通过安装面(9)与航天器内部连接;内部支承结构(7)有上下两个圆形板状结构,上面的板状结构为舱盖部分,通过解锁螺栓(8)与外部支承结构(1)固定连接或解锁;下面的板状结构为设备支架,靠近外部安装面(9)的支架面安装了气瓶(3)、电源(4)、控制器(6),下面的板状结构与推力筒(5)相连,推力筒(5)采用两级套接、剪切销式形式;上下板状结构间用于存放折叠压缩成型的柔性薄膜(2)。
-
公开(公告)号:CN11004876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219160.8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天线无固定对地指向卫星的天线在轨自主管理方法:超前于卫星经过地面接收站可见弧段入境时刻第一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时刻,控制卫星停止姿态扫描,并将卫星姿态保持在停止扫描时刻的惯性三轴指向,之后,根据在轨自主实时预估的滞后于当前时刻第一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时刻时天线指向与卫星质心‑地面接收站连线的夹角信息和预设的准当班天线确定准则选择并记录准当班数传天线通道;当在卫星进入指定的地面接收站可见弧段内后,根据未来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准当班数传天线通道记录,确定当班数传天线通道和对应数传弧段并进行对地数传,直到卫星离开地面接收站可见弧段。随后自动控制卫星恢复姿态扫描。
-
公开(公告)号:CN11000733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18758.5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T1/169
Abstract: 一种用于伽马射线暴监测定位的方法及系统,(1)将探测器阵列布局在卫星上,在地面采用理论分析或试验的方法获取探测器阵列理论响应函数;(2)卫星入轨后,当出现伽马射线暴时,获取探测器阵列在伽马射线暴中的测量数据;(3)根据步骤(1)的探测器阵列理论响应函数和探测器阵列在伽马射线暴中的测量数据,反推伽马射线的入射方向,实现伽马射线暴的监测定位,解决了伽马射线暴由于其能量较高,可以穿透绝大部分准直型X射线探测航天器的前端屏蔽和航天器本体结构,因此从各向入射的伽马射线暴均能引起探测器阵列产生响应,从而难以通过准直方法对伽马射线暴入射方向进行测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