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34097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1268753.1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航天器并行测试的实时监控系统和方法,涉及航天器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数据索引模块,用于存储各个航天器下行的遥测参数的释义明细;编辑模块,用于根据客户端的用户的选择,将数据索引模块的遥测参数与显示组件绑定,生成航天器的显示页面;数据分发模块,用于根据客户端的数据监控请求,向显示模块分发与数据监控请求对应的航天器的遥测参数的测试数据;显示模块,用于利用测试数据驱动航天器的显示页面生成目标监控页面,并通过客户端展示给用户。该实施方式能够对航天器的测试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展示,便于实时对航天器的测试情况进行实时
-
公开(公告)号:CN1145104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1631558.6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6/22 , G06F16/2455 , G06F16/24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CSDS源包体制的遥测数据多路并行处理系统及方法,能够解决航天器不同舱器遥测数据处理链条过长以及同一舱器遥测源包数据并行处理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采用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缓存组件、源包拼接模块、数据处理进程模块及数据发布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航天器的待处理遥测数据;所述数据缓存组件包括多个数据缓存模块;所述源包拼接模块用于将相同舱器标识及通道标识的残余数据及所述原始VCDU数据进行拼接处理;所述数据处理进程模块用于管理包括多个进程组,每个遥测源包仅能被一个进程获取并处理,在获取遥测源包后,进程计算遥测参数的工程值;所述数据发布模块用于获取并发布参数的工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3409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268753.1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航天器并行测试的实时监控系统和方法,涉及航天器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数据索引模块,用于存储各个航天器下行的遥测参数的释义明细;编辑模块,用于根据客户端的用户的选择,将数据索引模块的遥测参数与显示组件绑定,生成航天器的显示页面;数据分发模块,用于根据客户端的数据监控请求,向显示模块分发与数据监控请求对应的航天器的遥测参数的测试数据;显示模块,用于利用测试数据驱动航天器的显示页面生成目标监控页面,并通过客户端展示给用户。该实施方式能够对航天器的测试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展示,便于实时对航天器的测试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定位故障位置以及时处理,提高了航天器的并行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1081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1632462.1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63790部队保障部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航天器试验鉴定的试验用例仿真及验证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航天器试验鉴定用例安全性和完善性的验证和评估完全依靠人工方式的问题。采用建立与所述航天器试验鉴定项目的遥测遥控功能对应的规则模型;获取所述时间区间内历史航天器试验鉴定项目的遥控指令和遥测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将具有相同属性标签的规则模型及数据模型结合,构成输入输出闭环仿真验证模型;将数据模型中记录的遥控指令码历史记录与由规则模型输入的遥控指令码进行比对,当遥控指令码一致且与时序关系匹配时,利用遥测遥控协议转换接口将由数据模型输出的遥测数据转换为规则模型下对应的遥测参数,完成一轮由激励到反馈的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349555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738638.5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黎曼度量的航天器故障检测方法,属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在无故障情况下,收集N组离线过程数据{Y1,...,YN},建立正定矩阵ρ(n)=[P1,...,PN];步骤二:通过迭代求解方法,计算出正定矩阵[P1,...,PN]的黎曼中心Pg;步骤三:依次计算离线过程数据对应的性能指标Ji,通过阈值设定算法,计算阈值Jth;步骤四:获取在线样本值,计算在线样本值的性能指标J,将J与步骤三得出的阈值Jth相比较,若J≥Jth故障报警,若J<Jth则无故障。本发明基于批数据矩阵检测故障,该矩阵涵盖了均值、协方差和不确定信息,采用黎曼中心,可以有效处理不确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7630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48037.1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23/02
Abstract: 一种基于Lua脚本的航天器遥控快速测试验证系统及方法,包括:遥测前端模块、遥控前端模块、数据订阅模块、测试控制台以及主测试处理机;主测试处理机又包括动态指令生成模块、遥测分发模块以及遥控分发模块;遥测前端模块接收卫星下传的遥测信息并送入遥测分发模块中,遥测分发模块将遥测信息从数据源码状态处理为数据工程值状态,送入数据订阅模块,动态指令生成模块提出订阅请求实现分发;动态指令生成模块根据输入的设计文件,完成Lua脚本函数注册,生成Lua脚本文件;测试控制台接收遥控指令命令,传递遥控指令生成所需参数给动态指令生成模块,对Lua脚本文件进行解释执行,生成指令二进制码,通过遥控分发模块发送给遥控前端模块,最终送达卫星。
-
公开(公告)号:CN103488167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446477.8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感卫星控温仪测试方法,本发明设计的测试系统由温控计算机、遥测数据处理计算机、遥控遥测应答机、遥控处理单元和中央处理单元组成,系统组成简单,通过向控温仪发送遥控信号实现了对控温回路的控制,无需研制专用地面测试设备,减少星旁的操作,可实现多路的测试,通过对遥测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对每个控制回路的判读,从而提高了测试效率。该测试方法通过改变控温阈值上下限,验证了加热器控温阈值调整功能及自主控温功能,缩短了测试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722437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210173850.2
申请日:2012-05-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件与脚本的航天器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用例编辑环境模块和测试用例执行环境模块。所述测试用例编辑环境模块包括测试组件库、脚本函数库、测试用例图形化界面,其中,所述测试组件库包含测试组件;所述脚本函数库包含脚本函数;所述测试用例图形化界面根据测试用例通过拖拽布置所述的测试组件、脚本函数和/或脚本占位符;并对布置的所述测试组件进行参数设置以及对所述脚本占位符进行脚本编辑,形成测试用例;所述测试用例执行环境模块对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解析,形成测试用例的可执行序列;并在测试过程中对所述测试用例序列进行执行完成测试。同时,还对应的测试方法,本发明将测试脚本与测试组件相结合实现了对航天器的自动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4679633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82016.6
申请日:2015-02-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1/26
Abstract: 一种多航天器并行测试过程的效能评价方法,首先将多航天器并行测试过程转变为航天器测试活动集合,并获取各个测试活动的消耗时间、结束时间约束及占用的资源集合,然后以各个测试活动为结点,以各个测试活动的消耗时间为边构造有向无环图,根据有向无环图得到各个测试活动的前置测试活动集合后计算测试效率、测试活动覆盖率及各个资源的利用率;最后根据测试效率、测试活动覆盖率和总资源利用率计算过程评价指数并判断测试过程。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提出了的量化评价指标具有指示性,能够为多航天器并行测试过程比较提供依据,为后续测试过程持续优化提供方向,整体提升多航天器并行测试过程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854852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264429.2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一种基于带权双链表的设备监控方法,以链表为基础,提供通用的数据结构,通过设定权重以改变监控处理优先级,自动更新监控状态,实现监控业务流程,接收和发送查询令,屏蔽不同设备的差别。命令发出以后,经过网络传输,到达设备端,经过设备处理,产生处理响应,经过网络返回监控端,当监控端接收到响应以后即发送新的命令,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响应,则根据情况进行处理,重新发送或者产生提示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自动匹配不同的网络传输环境。因为不同设备所在的传输网络的性能是有差异的,有的环境传输速度快,有的环境传输速度慢,为了提供一种通用的方法,实现网络自适应性是必要的,根据实际的传输情况进行动态的调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