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05484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329702.3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桁架式控制力矩陀螺群减隔振装置,属于遥感卫星减隔振技术领域,它包括:控制力矩陀螺支架、隔振杆平台安装座、隔振杆组和卫星结构安装座;两个以上控制力矩陀螺均安装在控制力矩陀螺支架上;每个控制力矩陀螺对应一个隔振杆组,每个隔振杆组由两个以上隔振杆并联后形成;隔振杆组中隔振杆的一端分别通过隔振杆平台安装座与控制力矩陀螺支架未安装控制力矩陀螺的端面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同一个卫星结构安装座与卫星结构相连接;两个以上所述隔振杆组的一端均布在控制力矩陀螺支架上,另一端均布在卫星结构上;本发明通过隔振杆将控制力矩陀螺群工作时产生的微振动隔离和衰减。
-
公开(公告)号:CN10783990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915050.6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冲击自分离杆式压紧释放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杆、弹簧、锁栓、锁紧套、锁头及紧固绳;锁紧时,紧固绳上施加预紧力,将锁紧套卡入锁头内,从而将两端连接杆通过锁头和锁紧套连接为一个整体,提供连接承载的功能;解锁时,释放紧固绳的约束,两端锁栓在弹簧作用下向中间运动,将锁紧套向径向外侧方向推开,使得锁紧套从锁头中脱离,从而断开两端连接杆的连接,起到解锁的功能。本发明解锁时实现低冲击防止对相机造成伤害,且解锁后能够在相机和卫星主结构连接位置不变的前提下自行分离,保障隔振装置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75795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829212.4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张立新 , 刘国青 , 白刚 , 阮剑华 , 李竞蔚 , 赵华 , 余快 , 赵煜 , 李果 , 杨文涛 , 王成伦 , 张胜 , 杨国巍 , 沈中 , 刘凤晶 , 李响 , 王丽俐
Abstract: 一种高轨光学遥感卫星结构,包括承力筒(1)、燃料箱(2)、氧箱(3)、卫星平台(8)、太阳翼(11)、载荷适配结构(14)、相机(15)等;氧箱(3)安装在承力筒(1)内;各燃料箱(2)分别通过位于燃料箱(2)两端的燃料箱支架(4)和燃料箱顶部拉板(5)安装在承力筒(1)两侧;承力筒(1)、燃料箱(2)、氧箱(3)、燃料箱支架(4)、燃料箱顶部拉板(5)安装在卫星平台(8)内;相机(15)通过载荷适配结构(14)安装在卫星平台(8)顶部;太阳翼(11)分别安装在卫星平台(8)两侧。本发明实现了卫星整体质心降低、载荷安装面环境条件改善,同时满足燃料箱、氧箱等控制推进设备安装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54301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796238.3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两瓣薄壳式高稳定一体化结构,包括壳瓣片、加强筋、加强盖板、上加强角盒、下加强角盒、蜂窝底板、星敏支架、与相机连接件、上端面;各壳瓣片关于蜂窝底板对称轴对称安装,壳瓣片上部连接上端面,下部连接蜂窝底板;加强筋安装在壳瓣片两侧;上端面与壳瓣片表面之间夹角处沿周向分布上加强角盒,壳瓣片表面与蜂窝底板之间夹角处沿周向分布下加强角盒;星敏支架、与相机连接件安装在上端面上,加强盖板安装在加强筋侧面与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内。本发明通过两瓣薄壳式结构为光学相机提供充足的布局空间,同时为光学相机和星敏支架提供一体化安装平面,并满足刚度、强度、微米级热稳定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76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478721.2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L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16
Abstract: 一种高精度压电式三向力传感器,涉及振动测量领域;由底座、外壳、三组互相垂直的压电片、压电片保护片、立柱、负载头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组成;外壳通过螺钉与底座连接,在外壳内侧四边对称放置相同数目的压电片,压电片与外壳之间用压电保护片进行保护;在底座中间放入立柱,然后在外壳四周用螺钉压压电片保护片,将压电片压紧;最后在立柱槽中水平放置一组压电片,安上负载头并用用螺钉压紧;通过三个相互垂直的压电片组合,测量负载头中心处扰振源的三个动态力。各方向压电片组合通过导线连接到外壳上的三通道接头,再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系统和处理系统连接;本发明能精确测量微小扰振源的振动力,测量精度高,标定简单,测量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674224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10446691.3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H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翼驱动机构微振动测试方法,本发明采用气浮台作为气压支撑,克服了地面重力对太阳翼驱动机构的影响,测试时测量装置和被测量试件分离,不需要在被测试件上安装附加设备和传感器,不影响被测试件的动态特性,不损伤被测试件结构,保证了被测试件的安全性;(2)本发明通过八个普通压电传感器的合理布置,从而使得六个自由度的微扰动信号可以利用现有的单向压电力传感器来测量,克服了缺少高精度三向传感器的问题,使得测量精度大大提高。本发明的扰动源可以置于测量系统内部或外部,提高了测量系统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72669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446505.6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3B43/02
Abstract: 一种相机快门微振动物理仿真测试处理系统及其测试方法,由数据采集系统、六分量八传感器扰振力测试台、转接板、加速度传感器、相机快门装置及其控制器以及显示器组成。相机快门装置通过转接板安装在六分量八传感器测试台上,同时根据测试要求在相机快门上布置加速度传感器。相机快门工作时会对六分量八传感器扰振力测试台产生微小扰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六分量八传感器扰振力测试台八个传感器信号并通过一系列的计算以得到扰振力,同时还采集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以得到加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49938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446695.1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H11/06
Abstract: 一种微振动信号处理方法,对采集的微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扰振力和误差分析。首先将标定盘固装在六分量八传感器扰振力测试台上,用标准力锤敲击标定盘上16个标定点,每次敲击时,采集力锤和8传感器电压时域信号以及六分量扰振力测试台频响函数。通过标定过程得到标定矩阵和标定误差。其次,在六分量八传感器扰振力测试台上的活动部件对测试台有微小扰动时,通过数采系统采集时域数据,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结果,通过标定矩阵得到扰振力频域信号,通过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扰振力时域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52866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46702.8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冷机微振动物理仿真测试处理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压缩机、压缩机支架、Z字型转接板、六边形转接板、六分量八传感器扰振力测试台、分布的加速度传感器、激光位移测量系统和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组成。制冷机装置通过转接板安装在六分量八传感器测试台上,同时根据测试要求在制冷机上布置加速度传感器。制冷机工作时会对六分量八传感器扰振力测试台产生微小扰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六分量八传感器扰振力测试台八个传感器信号并通过一系列的计算以得到扰振力,同时还采集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以得到加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49938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46695.1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H11/06
Abstract: 一种微振动信号处理方法,对采集的微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扰振力和误差分析。首先将标定盘固装在六分量八传感器扰振力测试台上,用标准力锤敲击标定盘上16个标定点,每次敲击时,采集力锤和8传感器电压时域信号以及六分量扰振力测试台频响函数。通过标定过程得到标定矩阵和标定误差。其次,在六分量八传感器扰振力测试台上的活动部件对测试台有微小扰动时,通过数采系统采集时域数据,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结果,通过标定矩阵得到扰振力频域信号,通过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扰振力时域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