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09093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510086997.8
申请日:2005-11-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光屏蔽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液晶应用领域。使用具有近晶相到手征向列相相转变的液晶,将近晶相液晶分子垂直于基体的排列方式固定下来,使其在近晶相时呈现光透明态,在温度高于近晶相到手征向列相相转变温度后,在手征向列相时,分子排列呈焦锥织构,呈现非透明态;两种状态随温度的变化可以自动转换。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光的自动通过与隔断。低温下保持透明态,可以使光通过,提高室内温度;温度高时,自动隔断太阳光,保持室内温度,从而有利于能源的节省;与传统的PDCL薄膜相比,无须人为控制,也没有额外的驱动,更加智能化和节约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340591C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510123562.6
申请日:2005-11-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8G7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溶致液晶为模板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方法,属于苯胺纳米纤维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将表面活性剂溶致液晶结构上的有序和特殊性应用到模板聚合反应中,即先将可聚合的单体组装到LLC的层间,再以LLC为模板,使单体在模板内发生聚合反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模板可以有效控制聚合物的形貌;采用的模板容易降解,对环境友好;聚合条件易于控制,聚合影响因素少,可以获得各种结构的纳米尺寸聚合产物,反应完成后模板容易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865540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11762.7
申请日:2006-04-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30B29/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链单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单链单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其晶轴:a=16.471,b=10.992,c=11.597;α=90°,β=104.8°,γ=90°;其中,a、b、c为晶轴,α、β、γ为晶面间夹角。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次制备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单链单晶,并分析出其晶体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20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1254785.7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管状导电聚合物复合纤维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复合材料领域。将导电聚合物在天然木棉纤维的内外壁上原位聚合,形成导电聚合物涂层,后通过再组装形成中空管状导电聚合物复合纤维气凝胶,将该气凝胶与有机相变材料结合获得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导电聚合物复合纤维气凝胶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料为天然中空纤维廉价易得,绿色环保;制备得到的中空管状导电聚合物复合纤维气凝胶密度低,孔隙率高;气凝胶复合相变材料无泄漏,相变潜热高,热导率高,具有很好的热循环稳定性,为其在储能、电极、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44958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410720490.2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K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 Y02P20/1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相变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宽温域余热回收的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选取热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易进行有机改性的多孔材料(γ‑Al2O3、高岭土、层状水滑石、蒙脱土等)作为基体材料,通过选用不同类别的无机盐、有机类相变材料中的多种作为相变芯材,通过分散浸渍法制备得到系列新型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开发了一种简便的方法获得一系列相变温度呈梯队变化的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2)所制备的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可以有效固载相变芯材,防止泄露、腐蚀等问题,节省了二次封装的费用;3)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上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05159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34622.1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J31/38 , B01J31/06 , B01J21/06 , C02F1/30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38 , B01J21/063 , B01J31/06 , B01J35/004 , C02F1/30 , C02F2101/308 ,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ANI/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苯胺跟钛源原位反应,制备得到的TiO2和PANI两相达到分子级别的混和,不仅使TiO2对光的吸收范围拓展到可见光区域,而且有利于光生电子和空穴在两相间的输运和分离,显著增加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制备得到的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应用于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表现出优异的可见光降解性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聚苯胺和TiO2两相达到分子级别的混合,界面接触面积大,结合紧密,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在两相间的输运和分离;制备流程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引入其他反应物,也无其他副产物生成,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5289697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341334.5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J29/03 , C07D303/04 , C07D3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量NiO掺杂的CuO-NiO/SBA-15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以该催化剂的总质量为100wt%计,其包括以下组分:CuO6wt%-10wt%,NiO0.1wt%-0.5wt%,余量为SBA-15分子筛。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得到铜盐和镍盐的前驱体乙醇溶液;在80-140℃下对SBA-15分子筛进行加热并抽真空去除吸附水,在真空状态下,将前驱体乙醇溶液注射入SBA-15分子筛中,超声浸渍2-4h,经过滤、干燥、焙烧,得到微量NiO掺杂的CuO-NiO/SBA-15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微量NiO掺杂的CuO-NiO/SBA-15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具有很高的苯乙烯转化率和环氧苯乙烷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14727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286213.5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哑铃形聚苯乙烯基CuBTC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经过磺化处理的哑铃形聚苯乙烯微球为载体,循环负载铜盐和均苯三甲酸,制备得到哑铃形聚苯乙烯基CuBTC复合催化剂的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哑铃形聚苯乙烯基CuBTC复合催化剂。本发明首次成功合成了哑铃形PS@CuBTC复合微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分散性以及细小的纳米级活性组分CuBTC壳层,该复合材料具有催化活性高、比表面积大、活性组分CuBTC分散性好且其粒径以及壳层厚度可调节等优势。此外,该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能耗较少,适于放大生产及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12985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594504.1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8L25/06 , C08F212/08 , C08F8/36
Abstract: 本发明磺化聚苯乙烯/聚苯乙烯油水两亲性异形复合微球及工艺。利用分散聚合得到交联聚苯乙烯微球,对其表面进行磺化改性处理,得到表面为亲水性的磺化聚苯乙烯、内部为聚苯乙烯的核壳型结构颗粒,再进行溶胀聚合使微球内核增大,并发生初步相分离,进一步溶胀聚合使相分离更加明显,从亲水表面生长出新的PS油相,得到两亲性磺化聚苯乙烯SPS/聚苯乙烯PS颗粒。调节种子交联度、溶胀比、溶胀剂量能控制聚合物复合微球的表面形貌和亲/疏水区分布,得到两亲性聚合物复合微球。该催化剂在油水两相体系中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提高了多相反应催化效率;可用作固体表面活性剂,促进油水两相混溶。且制备方法条件温和、产率高,原料价格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3194182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33521.X
申请日:2013-04-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K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4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制备一系列温度呈梯级变化的多孔异质复合相变材料的思路。拟采用具有耐高温、较高稳定性以及较大比表面积的多孔材料(膨胀石墨、介孔分子筛、硅藻土等)作为相变基材,通过选用不同的无机熔融盐相变材料作为芯材,利用浸渍法制备出一系列多孔异质复合相变材料,其相变温度具有梯级特征,潜热值均在100J·g-1以上且相差不大。该多孔高温复合相变材料既能有效固载相变芯材,防止泄露,节省后期的封装投入,又可以增加材料的热导率,提高相变传热效率。本发明所制备出的一系列多孔异质复合相变材料将适用于非稳定特性、不同且大跨度的工作温域流程,对工业的间歇性余热的有效回收有着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