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47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097838.0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D06M11/79 , D06M15/53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剪切增稠改性纤维增强防破片性能的排爆服材料,涉及排爆服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剪切增稠液和纤维层,剪切增稠液采用固废基改性作为分散相,形成非牛顿流体,呈现固液悬浮液,具有优异的剪切增稠功能;纤维层采用芳纶织物,芳纶织物浸渍于固废基剪切增稠液中进行结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采用了固体废弃物改性,改性固废具备空间网络结构,并用改性固废作为制备剪切增稠液的分散相,实现了固废资源化利用;本发明中制备的一种剪切增稠改性纤维作为排爆服材料,可以实现在爆炸环境中,阻挡高速冲击的破片,增强了复合材料的抗穿透能力,这为复合材料的防护性能探究提供可靠的研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085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91479.2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酸化碳微球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阻燃剂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碳微球加入盛有溶剂的容器中,超声分散10‑30分钟;S2、向容器中加入偶联剂、植酸后,在50‑80℃下搅拌1‑12小时;S3、采用乙醇洗涤2‑4次,而后在75‑85℃下干燥22‑26小时,得成品。本发明的植酸化碳微球阻燃剂是一种集“酸源‑碳源‑气源”为一体的阻燃剂,具有高效的阻燃效率,将该阻燃剂用于热塑性聚氨酯等材料上,具有绝佳的阻燃效果;采用的碳源由葡萄糖制备得到,原料及制备工艺绿色环保,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植酸化碳微球阻燃剂采用“一锅法”制备,制备工艺简单,适于规模化生产;本发明制备的阻燃剂,可提高TPU中的阻燃性能与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522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96066.1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防护材料疲劳样本制备方法及设备,包括:将所要制备疲劳样本的防护材料样品固定在防护材料疲劳样本制备设备中,通过图像采集系统获取图像信息数据,通过激光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获得位移信息数据和压力信息数据,通过多波混合模糊神经网络对三通道信息流进行模糊分析后控制电机制备疲劳样本,通过分步共享神经网络分析图像信息获取疲劳样本最终效果图。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批量高效的产生疲劳样本,既能控制疲劳样本产生疲劳的强度,也能够控制疲劳样本的制备时长,避免了在人为制造疲劳样本时无法定量研究的缺陷,也解决了疲劳样本本身难以大量获得的困难,实现了标准化、定量化制备疲劳样本的全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3427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06464.6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IPC: F42D5/045 , B32B27/02 , B32B27/34 , B32B27/32 , B32B27/06 , B32B5/18 , B32B25/00 , B32B25/08 , B32B25/10 , B32B27/12 , B32B2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破碎式防爆结构的设计方法及非破碎式防爆结构,采用该设计方法对防爆结构进行设计,能够保证防爆结构最外层不发生破裂,提高防爆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对防爆结构进行结构设计,得到防爆结构的层数、各层所用防护材料以及各层厚度;并计算冲击波在防爆结构各层材料中的衰减系数;然后计算冲击波作用到防爆结构最外层结构边界处的应力波峰值;进而判断最外层材料的强度是否大于该应力波峰值;若大于,则认为最外层结构不会发生破碎;若不大于,则认为最外层结构会发生破碎,重新对防爆结构进行结构设计并重新计算冲击波作用到防爆结构最外层结构边界处的应力波峰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426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06463.1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防护结构,采用双层分离式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组合防护,通过组合的作用,内层结构能够衰减冲击波,并且能够有效延长冲击波到达外层结构的时间,避免冲击波预先加载造成外层的防破片能力下降,保证在爆炸载荷冲击波和破片同时作用下,具有较优的防护效能,并且爆炸后外层结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该组合式防护结构为双层分离结构,包括防弹防爆层和设置在所述防弹防爆层内部的冲击波阻滞缓冲层;所述冲击波阻滞缓冲层为多孔多阻抗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27610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407862.6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用于爆炸物抓取的四轴机械臂控制方法,属于防爆排爆技术领域,能够从根本上降低设备操作难度,提高爆炸物处置效率。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机械臂的末端初始位置P1和目标点P2,对线段P1P2进行位置点的平均划分,所划分的位置点以及P1、P2组成机械臂的末端轨迹。顺次获取机械臂的末端位置点坐标,均采用逆运动计算流程计算第一肩关节的轴的旋转角度θ1,第二肩关节的轴的旋转角度θ2,肘关节的轴的旋转角度θ3。控制端周期性地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指令中包含逆运动计算流程当前所计算的每个末端位置点对应的θ1,θ2和θ3,用于控制机械臂的第一肩关节、第二肩关节和肘关节的轴旋转角度,从而使得四轴机械臂末端由初始位置P1到达目标点P2。
-
公开(公告)号:CN11342962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834119.9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IPC: C08K5/5313 , C08K7/24 , C08K3/38 , C08L63/00 , C07F9/6574 , C07F9/117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膨胀性植酸盐阻燃剂、阻燃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阻燃剂的结构式如(Ⅰ)所示;式(Ⅰ)中,R1~R12为‑OH或(Ⅱ),其中式(Ⅱ)的数目大于等于1;该阻燃剂通过以植酸、DOPO、氨基烯或氨基醛为原料合成制备得到。采用“一锅法”制备,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制备过程中使用无毒溶液作为反应溶剂,溶剂可回收再利用。同时,该阻燃剂含有P、N阻燃元素,具有很高的阻燃效率,将该阻燃剂用于阻燃环氧树脂、聚氨酯等材料上,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21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56452.8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织物冲击测试系统及纱线应变能计算方法,采用印证胶泥完整捕捉柔性织物冲击极限变形状态,应用光学全场测量胶泥冲击坑三维离面位移场,并根据冲击坑三维离面位移场信息分段提取柔性织物主纱及辅纱冲击形貌曲线,插值冲击变形跨度得到冲击坑经纬纱方向变形衰减趋势。根据冲击形貌曲线输出主纱冲击应变,以织物冲击变形衰减趋势插值得到所有辅纱冲击应变情况,则可根据纱线本构关系及冲击变形衰减趋势计算柔性织物所有纱线应变能。本发明能够对柔性织物整体的冲击变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柔性防护装备的冲击吸能水平及防护性能进行综合深入的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61922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40191.5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32B15/20 , B32B9/00 , B32B9/04 , B32B3/04 , B32B3/08 , B32B3/12 , B32B3/14 , B32B7/12 , B32B15/14 , B32B15/085 , B32B15/088 , B32B27/02 , B32B27/32 , B32B27/34 , B32B33/00 , B32B38/08 , B32B38/16 , B32B37/12 , H01F5/00 , H01F4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防护柔性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案通过采用压电陶瓷片与电磁线圈层设计,当压电陶瓷片受到冲击时释放瞬时电流,线圈中形成强磁场。在强磁作用下让磁流体改性柔性织物复合层主动硬化,具有更高的抗冲击强度。即结构在保证柔性的情况下,实现了以主动硬化方式提高抗冲击能量的主动防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83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670734.6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IPC: G06T7/00 ,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094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穿刺损伤检测方法,所属技术领域为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包括:获得扩增后的穿刺损伤数据;构建孪生对抗网络模型,通过训练后的孪生对抗网络模型生成分割后的穿刺损伤图像数据;通过分割后的穿刺损伤图像数据构建穿刺损伤数据集;构建分类网络,通过穿刺损伤数据集训练分类网络,获得分类网络模型;通过迁移学习方法将分类网络修改为回归网络并进行模型在训练,获得回归网络模型;获取实时穿刺损伤图像,将实时穿刺损伤图像输入至回归网络模型中,生成穿刺损伤检测结果。本发明可以实现穿刺损伤的快速准确检测,为医疗急救、刑事法医学和其他领域中穿刺损伤的处理和研究提供了解决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