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加速质子束流的均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54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535020.3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加速质子束流的均匀化方法。本发明采用扁平磁场转置四极磁铁和高阶磁铁,并通过设置扁平磁场转置四极磁铁和和高阶磁铁的聚焦强度以及束流漂移段的距离之间的距离,实现质子束流均匀分布;本发明摒弃了传统治癌加速器使用连续扫描叠加剂量的控制方法,而是将原本的高斯分布束团优化为相对规则且粒子分布均匀的矩形,矩形束斑应用使扫描叠加的照射面积覆盖病灶且无重叠;能够将激光产生的粒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率并转化为更易操控的矩形束流,以便于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步距扫描,确保被照射病灶能够收到均匀且可控的剂量照射;本发明将采用高阶磁铁完成对激光驱动质子束流均匀性的优化,推进激光驱动质子治疗装置项目。

    具有分形微结构的近视防控眼镜片

    公开(公告)号:CN1171701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52409.2

    申请日:2023-07-31

    Inventor: 王凯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分形微结构的近视防控眼镜片,属于光学镜片的设计与加工技术领域。所述眼镜片包括:镜片基底,所述镜片基底上设有光学区、控制区;所述光学区包括中央光学区,中央光学区为以眼镜片中心位置为圆心,半径为R1的区域;所述控制区环绕于中央光学区外侧,所述控制区内设有由分形曲线或分形图案在镜片基底的平面构造的微结构,或分形曲线或分形图案在镜片基底1的层间构造的微结构。本发明通过尽可能增加周边微结构的复杂性来提升光学扰动的程度,从而干扰近视加深的过程。

    支持无终端用户的移动通信方法及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4659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070777.0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无终端用户的移动通信方法及电子装置,其步骤包括:接收第一智能基站的第一终端用户的主叫请求信息;分析所述主动请求信息,得到第一终端用户号码与第二终端用户号码,并通过所述第二终端用户号码获取的第二终端用户所在位置的第二智能基站,对第二终端用户进行寻呼;建立所述第一终端用户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的通信。本发明使得用户可以不用手机作为终端,直接利用基站即可实现通话,并支持无终端用户与不支持无终端用户可实现通信。

    一种微尺度无焰燃烧器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2551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667708.5

    申请日:2019-07-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尺度燃烧设备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微尺度无焰燃烧器,其中该燃烧器外壳上设置有烟气管道,用于将烟气排出;夹层空间为燃烧器外壳与燃烧器内壳之间的区域;燃烧器内壳用于形成燃烧空间,其前端设置有预设数量的稀释孔和加速体,其后端设置有烟气出口,用于将燃烧产生的烟气送入夹层空间;钝体设置在燃烧空间内,处于预热阶段时,钝体贴近点火器,待其加热到燃料的自燃温度后,将钝体贴近燃烧器内壳,从而进入无焰燃烧阶段。本发明能够实现无焰燃烧,使得燃料在中温低氧的氛围下稳定氧化,从而大量降低了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同时可以避免因燃烧器接触面积大造成的散热问题,同时还可以利用烟气预热燃料和氧化剂,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一种实现NOx近零排放的无焰燃烧供暖锅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2551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80364.1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装置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实现NOx近零排放的无焰燃烧供暖锅炉系统,其中供气装置与无焰燃烧器连接;无焰燃烧器中的第一驻涡燃烧室和第二驻涡燃烧室关于保温炉膛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用于进行有焰燃烧从而产生富燃料烟气,空气直喷喷管的出口与保温炉膛连接,用于向保温炉膛提供携带富燃料烟气的空气;富燃料烟气和空气在保温炉膛内进行无焰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烟气换热装置,通过热量传递的方式加热用于供暖的循环水。本发明设计了无切换的无焰燃烧器,因富燃料烟气的温度高于燃料着火点,故不需预热能够直接进行无焰燃烧,同时本发明将无焰燃烧应用到供暖锅炉中,能够保证保温炉膛的温度快速达到无焰燃烧的温度条件。

    一种用于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远距离阅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92710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210194161.X

    申请日:2012-06-13

    Abstract: 一种用于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远距离阅读系统,包括外壳和顺序置于外壳内的光学放大元件和准直元件、支架、位于支架旁侧的光源,光学放大元件包括位于支架上方依次排列的透镜和第一平面反光镜,接收所述第一平面反光镜之反射光线的分光镜和凹面镜,以及位于分光镜上方接收分光镜之反射线的第二平面反光镜和接收第二平面反光镜之反射线的屏幕,所述屏幕垂直于第二平面反光镜正面的反射光线;准直元件是分光镜和第二平面反光镜,分光镜和第二平面反光镜的中线分别设有用于调节镜面角度的分光镜旋钮和第二平面反光镜旋钮。本发明可以使人在阅读时感觉文字和图形均是来自于5米以外,缓解近距离用眼过度导致的视疲劳,从而减缓近视的发展。

    一种用于人工视觉领域的视网膜前微电极阵列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2160831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125528.8

    申请日:2011-05-16

    Inventor: 王凯 黎晓新

    Abstract: 一种用于人工视觉领域的视网膜前微电极阵列芯片,包括芯片基底、埋布在芯片基底内的导线和突出于基底表面且形成阵列的微电极,芯片基底的下端边缘开有至少两个下缝线预留孔,芯片基底自下而上顺序排布有微电极排布下区、微电极排布中区、微电极排布上区、基底缩窄区和基底展宽区,基底展宽区内含有与电极排布区对应的触点,通过埋在芯片基底中的导线与微电极相连。芯片基底在邻近基底缩窄区下端分别开有至少三组两个巩膜切口缝线预留孔,其两边缘分别开有至少两个上缝线预留孔,基底展宽区的两边开有眼外缝线预留孔。本发明可刺激盲人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恢复部分视力,避免了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导致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出血和交感性眼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