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96585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273958.7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在整流站LCC采用定直流电流控制,一个逆变站MMC选用定直流电压的控制,其余逆变站MMC选用定直流电流控制的基本控制策略上,为整流站LCC配置最高直压控制;为选用定直流电流控制的各逆变站MMC配置低压限流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于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任意一端换流站的交流侧故障,整流站和各逆变站各自采取相应的动作(分散控制)来协调各站间的功率分配,并控制直流电压电流稳定,无直压过压、低压过调制风险。本发明处理交流故障无需快速站间通信,控制器结构简单、参数整定方便,方便用于工程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05470982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993996.5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介质储能的智能微电网发电功率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带介质储能的光热发电机组以及微电网功率控制系统等。该控制方法包括:微网集中控制中心实时接收微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传来的功率指令,并实时采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由能量管理系统计算出微电网最优功率分配方案。根据该功率分配方案通过对储热系统的储热、放热速度及光热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进行协调控制,实现微电网发电功率的稳定输出。该控制方法可以克服因外界环境变化所引起的风能、太阳能发电功率不可控、不连续以及波动大等技术缺陷,稳定微电网的发电功率,最大限度的消纳新能源电能,有效解决新能源中的“弃风”、“弃光”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815258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284168.X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23/165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宽频带多振荡模式分量的辨识方法,该方法首先采集电网交流线路三相相电压和三相相电流信号获取电气量时域序列,然后选取合适的数据窗对线路相电压和相电流分别做傅里叶变换进行频谱分析,进而对频谱数据进行选择性滤波,滤除工频分量、高频分量,从而提高辨识方法的抗噪能力,接着采用变分模态的迭代计算方法,基于经过滤波后的频域数据重构时域离散序列及振荡分量特征信息的计算,从而实现了宽频带多振荡模式分量的辨识,该方法能够提高辨识响应速度以及提高抗噪能力,适合于对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后宽频带振荡信号进行辨识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5242167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685045.1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2
Abstract: 一种变电站中常规采样仪用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在仪用互感器二次回路增加阻值不对等的兆级上拉电阻R1和下拉电阻R2,阻值比为1:2;对电流型PT互感器在源边串联有电阻R0_1,在副边并联有电阻R0_2;对所述的电压型CT互感器在源边并联有电阻R0;S2,识别故障并处理:当AD采样值连续1/4周波时间在二次回路断线的偏移电势附近时,判别为二次回路断线;采样装置进行断线异常处理:合并单元SV输出采样值品质置异常,并驱动GOOSE发布采样值异常告警点;常规采样保护装置闭锁断线通道相关保护、常规采样测控装置断线通道采样值置无效,并告警。本发明可实现变电站中常规采样装置二次回路状态自检,提升变电站中常规采样装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8483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034433.4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一种基于差流波形综合判别的阀组差动保护实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阀组差动差流的波形进行综合判别,根据差流波形的特征识别故障是否发生在保护范围内;然后综合阀组差动差流和差动定值的判别对阀组差动的延时进行调整。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交流系统故障时阀组差动保护由于间断性差流影响而导致的误动,同时在发生区内故障时阀组差动保护可以可靠的动作隔离故障。本发明可以广泛在高压直流输电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30104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14780.2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刘文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483 , H02M1/32 , H02M2001/325 , H02M2007/48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直流短路故障保护的混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属于电气自动化设备领域。其中,三台上换流臂的三个正极端连接到一起后作为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正极端,三个负极端分别连接到第一组三台滤波电抗器的一端,第一组三台滤波电抗器的另一端分别作为多电平换流器的三相交流相线端,三个负极端连接到一起后作为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负极端,三台下换流臂的三个正极端连接到第二组三台滤波电抗器的一端,第二组三台滤波电抗器的另一端连接到多电平换流器的三相交流相线端。本发明的带直流短路故障保护的混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可以快速清除直流短路电流,降低变流器整体成本并降低运行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20799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47838.1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7/268
Abstract: 一种柔性直流系统的快速保护装置和保护方法,快速保护装置包括两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两个数据采集模块、一个光纤接口插件;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ADC或光纤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分别传递给两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两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进行快速保护的逻辑判别并将判别结果通过内部总线传送到光纤接口插件;光纤接口插件对两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判别结果进行综合判别,然后通过光纤将保护的出口命令传递给换流器控制单元或直流断路器。本发明可以广泛在柔性直流输电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7093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02218.4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一种用于改善配电母线电压偏差的控制系统,系统采用了高度模块化的系统框架,将各种电压等级、各种功率容量的四象限变频器及配套电动机和需要直接起动的各种电压等级、各种功率容量的交流电动机灵活接入系统,通过协调控制实现设备间的协调配合,改善正常运行和交流电动机直接起动过程中配电母线电压偏差。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可以灵活选择接入系统的四象限变频器和直接起动交流电动机。主控制单元、多个配电母线协调控制单元、变频器协调控制单元、直接起动电动机控制单元、配电母线信号采集单元系统计算运行设备参数、协调控制所接入的设备,可用于改善正常运行和交流电动机直接起动时配电母线电压偏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496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29969.1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30 , Y02P80/14 , H02J3/28 , H02J3/24 , H02J2003/007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测频率响应辨识的孤立微电网调频控制方法。该方法针对孤立微电网的运行特点,基于分段调频控制的理念,提出了一种调频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根据微电网频率偏差对调频控制的紧急程度进行划分,在不同控制区域使用不同的有功控制方式,基于实测频率响应辨识控制参数,从而最大程度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同时降低了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次数,避免了各电源调节速度不一致导致的振荡问题。在扰动发生时,该策略能够支撑微电网的频率,提高微电网频率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2031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005585.1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增强电力监控系统功能扩展和定制的方法,将监控系统软件和应用程序的部分功能通过封装提供给脚本引擎,使用户能够通过脚本语言调用这些功能,同时在这些功能基础上扩展和配置监控系统各种应用的需求,其特征在于在不编译软件程序情况下,实现各类电力监控应用在工程实施时提出的不同需求,实现同一应用领域不同工程的个性化需求,在不中断监控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在线增加,修改监控系统功能,快速响应直流,配网,大容量储能等工程现场需求的变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