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7396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080053354.6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切削工具,包括:基材、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材上的被覆层,所述被覆层包括由第一单元层和第二单元层构成的多层结构层、以及单独层,所述单独层含有立方晶型的TizAl1‑zN的晶粒,所述TizAl1‑zN中的Ti的原子比z为0.55以上0.7以下,所述单独层的厚度的平均值为2.5nm以上10nm以下,所述多层结构层的厚度的平均值为40nm以上95nm以下,在由1层所述多层结构层和1层所述单独层构成的重复单元中,所述重复单元的厚度的平均值为50nm以上100nm以下,所述重复单元的厚度的最大值为90nm以上110nm以下,所述重复单元的厚度的最小值为40nm以上6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41739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080053327.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切削工具,包括:基材、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材上的被覆层,所述被覆层包括由第一单元层和第二单元层构成的多层结构层、以及单独层,所述单独层含有立方晶型的TizAl1‑zN的晶粒,所述TizAl1‑zN中的Ti的原子比z为0.4以上且小于0.55,所述单独层的厚度的平均值为2.5nm以上10nm以下,所述多层结构层的厚度的平均值为40nm以上95nm以下,在由1层所述多层结构层和1层所述单独层构成的重复单元中,所述重复单元的厚度的平均值为50nm以上100nm以下,所述重复单元的厚度的最大值为90nm以上110nm以下,所述重复单元的厚度的最小值为40nm以上6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56624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880085764.1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所述硬质合金包括包含碳化钨颗粒的第一硬质相和包含Co和Cr的结合相,其中在硬质合金的任意表面或任意截面中,将这样的区域限定为WC/WC界面,在该区域中,彼此相邻的碳化钨颗粒各自的表面沿着100nm以上的长度L彼此相对,并且所述表面之间的距离X为5nm以下,并且在距离X为1nm至5nm且其中Co原子的浓度高于碳化钨颗粒内部的Co原子的平均浓度+2原子%的WC/WC界面处,比率C(R)/C(C)为0.17以上,其中C(C)为Co的原子浓度,C(R)为Cr的原子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1330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80050018.3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IPC: C22C29/02
Abstract: 一种硬质合金,包含第二硬质相颗粒,该第二硬质相颗粒各自包含含有Ti和Nb的碳氮化物,其中各第二硬质相颗粒包括芯部,芯部由以Ti1‑X‑ZNbXMZC1‑YNY表示的复合碳氮化物构成,M表示选自由V、Cr和Mo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杂质元素,X表示范围为0.1以上0.2以下的数值,Y表示范围为0.3以上至0.6以下的数值,Z表示范围为0以上至0.02以下的数值,并且在以1500倍的放大倍率将硬质合金的任意截面成像而获得的电子显微镜图像中,在通过沿纵向方向连续布置7个各自由各边为8μm的正方形构成的单位区域并且沿横向方向连续布置10个单位区域从而设置总共70个单位区域的情况下,当通过计数各单位区域中芯部的数量来计算总共70个单位区域中的芯部的总数,并且计算各单位区域中的芯部的数量相对于上述总数的百分比时,其中该百分比小于0.43%或大于2.43%的单位区域的数量为10个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417397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80053458.7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切削工具,包括:基材、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材上的被覆层,所述被覆层包括由第一单元层和第二单元层构成的多层结构层、以及单独层,所述单独层含有立方晶型的TizAl1‑zN的晶粒,所述TizAl1‑zN中的Ti的原子比z为0.55以上0.7以下,所述单独层的厚度的平均值为2.5nm以上10nm以下,所述多层结构层的厚度的平均值为10nm以上45nm以下,在由1层所述多层结构层和1层所述单独层构成的重复单元中,所述重复单元的厚度的平均值为20nm以上50nm以下,所述重复单元的厚度的最大值为40nm以上60nm以下,所述重复单元的厚度的最小值为10nm以上3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22660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80084743.2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切削工具,其具备基材和被覆基材的被膜,其中:被膜包括设置在基材上的α‑氧化铝层;α‑氧化铝层包含α‑氧化铝晶粒;α‑氧化铝层包括下侧部和上侧部;当沿着包括第二界面的法线的平面切割α‑氧化铝层以获得截面,并使用场发射扫描显微镜对该截面进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以识别α‑氧化铝晶粒的晶体取向,并且以此为基础创建彩色图时,在彩色图中,在上侧部,(006)面的法线方向在上述第二界面的法线方向±15°以内的α‑氧化铝晶粒所占的面积比为50%以上,并且在下侧部,(110)面的法线方向在上述第二界面的法线方向±15°以内的α‑氧化铝晶粒所占的面积比为50%以上;并且α‑氧化铝层的厚度为3μm以上20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195135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80007129.9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切削工具,其包括前刀面、后刀面和切削刃部分,该切削工具具有基材和AlTiN层;AlTiN层包含立方晶型的AlxTi1‑xN晶粒;Al的原子比x为0.7以上0.95以下;AlTiN层包括中央部分,当沿着包括前刀面的法线和后刀面的法线的平面截取AlTiN层,对该截面进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以确定AlxTi1‑xN晶粒各自的晶体取向,并且基于所确定的晶体取向创建颜色图时,该颜色图中在前刀面的中央部分(200)面取向晶粒的面积比为80%以上,在后刀面的中央部分(200)面取向晶粒的面积比为80%以上,并且在切削刃部分的中央部分(200)面取向晶粒的面积比为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93023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80069701.1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切削工具,其包括基材和被覆基材的被膜,其中:被膜包括设置在基材上的α‑氧化铝层;α‑氧化铝层包含α‑氧化铝晶粒;α‑氧化铝层包括下侧部和上侧部;当沿着包括第二界面的法线的平面切割α‑氧化铝层以获得截面,并使用场发射扫描显微镜对该截面进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以识别α‑氧化铝晶粒的晶体取向,并且基于此创建彩色图时,在彩色图中,在上侧部中,由(006)面的法线方向相对于上述第二界面的法线方向在±15°以内的α‑氧化铝晶粒所占据的面积比率为50%以上,并且在下侧部中,由(012)面、(104)面、(110)面、(113)面、(116)面、(300)面、(214)面和(006)面各自的法线方向相对于上述第二界面的法线方向在±15°以内的α‑氧化铝晶粒所占据的面积比率为大于等于5%且小于50%;并且α‑氧化铝层的厚度为3μm以上20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93656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80046311.9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的硬质合金是由第一硬质相、第二硬质相、结合相构成的硬质合金,所述第一硬质相由碳化钨颗粒构成,所述第一硬质相的面积基准中的10%累积粒径D10为0.30μm以上且0.60μm以下,所述第一硬质相的面积基准中的90%累积粒径D90为0.90μm以上且1.40μm以下,所述第二硬质相包含从由TiNbC、TiNbN以及TiNbCN构成的组选择的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所述硬质合金的所述第二硬质相的含有率为0.10体积%以上且0.50体积%以下,所述第二硬质相的平均粒径为0.03μm以上且0.50μm以下,所述结合相包含80质量%以上的钴,所述硬质合金的所述结合相的含有率为8.0体积%以上且16.0体积%以下,所述结合相的平均粒径为0.15μm以上且0.45μm以下,所述结合相的面积基准中的95%累积粒径D95为1.5μm以下,所述结合相的分散度为0.15以上且0.2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9241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080041605.9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IPC: B23B27/14
Abstract: 一种切削工具,包括基材和设置在上述基材上的被覆层,上述被覆层由设置在上述基材上的碳氮化钛层、附接在上述碳氮化钛层上而设置的中间层、以及附接在上述中间层上而设置的氧化铝层构成,上述中间层由钛、碳、氧及氮组成的化合物构成,上述中间层的厚度超过1μm,当将上述中间层与上述氧化铝层的界面处的上述氧的原子比例设为PO1原子%、并且将在上述中间层侧距离上述界面1μm的位置A处的上述氧的原子比例设为PO2原子%时,PO1相对于PO2的比PO1/PO2为1.03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