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40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420818.9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2 , H01M4/13 , H01M10/4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抑制了在电极合剂层产生裂纹的蓄电单元。一种蓄电单元,具备:以片体围绕卷绕轴线的周围的方式卷绕而成的电极体、以及收纳有电极体的壳体,片体包含电极片和隔膜,电极片包含集电板和形成于集电板的电极合剂层,电极片具有在卷绕轴线方向上延伸且未形成电极合剂层的槽部,槽部在电极片延伸的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卷内侧的槽部间的间隔小于卷外侧的槽部间的间隔。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6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434127.4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05 , H01M50/503 , H01M50/24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模块。一种电池模块,将相互层叠多个电池单元而构成的层叠体收纳在模块壳体内,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彼此经由汇流条电连接,其中,所述电池单元以将层叠方向作为厚度方向的姿势被收纳,具有:第1电极引线,沿着所述厚度方向的一方的第1侧面部向宽度方向的一方突出;以及第2电极引线,沿着所述厚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第2侧面部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方突出,所述电池单元形成所述第1电极引线和所述第2电极引线的高度位置在沿着所述厚度方向的中心线反转的反转姿势和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反转的反转姿势下不变的对称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2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261891.6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25 , H01M50/593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蓄电单元。在蓄电单元中,集电板包含中央部、外周缘部、辐条、第1片部及第2片部。中央部以在从轴向观察时与卷绕电极体的中心重叠的方式配置。外周缘部位于中央部的外周侧。通过外周缘部及中央部中的任一方与外壳连接,集电板与第1外部端子电连接。辐条将中央部和外周缘部连接。第1片部从中央部朝向外周缘部延伸出,与第1电极连接。第2片部从外周缘部朝向中央部延伸出,与第1电极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268868.X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107 , H01M50/179 , H01M10/42
Abstract: 蓄电元件具备元件壳体、第一二维识别码及第二二维识别码。元件壳体构成为能够收容电极体。第一二维识别码设置于元件壳体的外表面上。第一二维识别码构成为能够读取识别信息。第二二维识别码以与第一二维识别码分离的方式设置于元件壳体的外表面上。第二二维识别码构成为能够读取与第一二维识别码相同的识别信息。第二二维识别码设置于在从正面观察了第二二维识别码时无法目视确认第一二维识别码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144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591620.2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显示控制装置、车辆用显示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该车辆用显示控制装置具有:车道识别部,识别行驶车道;和显示控制部,在本车辆的行驶位置接近了行驶车道的端缘的情况下,以与本车辆的前方侧的景色叠加的方式使预先设定的多个图像之一沿着上述行驶车道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81245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444425.7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车辆上的控制部分,所述车辆被配置为执行驾驶辅助控制。所述控制部分被配置为使其他车辆图像显示在设置在所述车辆上的显示装置上,所述其他车辆图像是基于包括与在所述车辆的周围行驶的至少一个其他车辆相关的信息的周围信息而生成的。所述其他车辆图像以与所述其他车辆的颜色相同的颜色表示所述其他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18107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571664.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3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该车辆控制装置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车辆的乘员能够操作的操作部件被实施了操作时使车辆执行变道辅助控制,控制部在针对操作部件而执行了第一操作时,执行使车辆从作为正在行驶的车道的行驶车道向相邻车道移动的第一变道辅助控制,并且在针对操作部件而执行了与第一操作不同的第二操作时,执行使车辆从行驶车道向间隔车道移动的第二变道辅助控制,所述间隔车道为隔着相邻车道而与行驶车道为相反侧的车道。
-
公开(公告)号:CN222735057U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21250119.X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25 , H01M50/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案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解液向卷绕电极体的渗透性的蓄电单元。蓄电单元(10)具备包括卷绕的正极和负极的卷绕电极体(100)、将卷绕电极体(100)和电解液收容于内部的壳体(200)、和密封部(250),壳体(200)包括设置于卷绕电极体(100)的径向外侧的外筒部(210)、和在卷绕电极体(100)的轴向上贯通卷绕电极体(100)的中空部的内筒部(240),卷绕电极体(100)和电解液设置于外筒部(210)与内筒部(240)之间,在内筒部(240)设有多个孔部(241h),密封部(250)包括设置于内筒部(240)的内侧以密封多个孔部(240)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222562812U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21149421.6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152 , H01M50/179 , H01M50/188 , H01M50/5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单元,其具有包含正极和负极的卷绕电极体和收容卷绕电极体的壳体。壳体包括:周壁部,配置于卷绕电极体的外周侧,沿卷绕电极体的轴向呈筒状延伸;和盖部,设置于周壁部的轴向上的一端,将该一端闭塞。盖部设有连通壳体的内部和外部的通孔。盖部包括:正极端子,从通孔观察时位于壳体的外部侧;绝缘部,在轴向上位于壳体与正极端子之间,使壳体与正极端子彼此绝缘;和连结部件,贯插于通孔,将正极端子和正极彼此连结。在卷绕电极体的径向上与通孔相对的连结部件的周向的表面和与连结部件相对的通孔的内壁中的任意一方被绝缘材料覆盖。由此,能够提高电池壳体与电极的端子之间的绝缘性。
-
公开(公告)号:CN222801932U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21474291.3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179 , H01M50/152 , H01M50/536 , H01M50/5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单元,其具有:电极体,包括卷绕体和极耳引线,所述卷绕体是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隔着隔板卷绕而成的,所述极耳引线从所述卷绕体的端面突出;单元壳体,收容所述电极体;电解液,填充于所述单元壳体内;和绝缘板,由绝缘材料构成并粘接于所述卷绕体的所述端面。所述单元壳体包括圆筒部和盖,所述圆筒部包围所述电极体,所述盖以闭塞所述圆筒部的开口的方式与所述圆筒部连接。在所述绝缘板上形成有多个孔,所述多个孔包括供所述极耳引线贯插的极耳引线用孔。由此,能够降低电极体膨胀时在电极体中产生的应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