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33769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10785361.1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68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10/48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004 , Y10T29/49108 , H01M10/04 , H01M2/20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使所有组电池之间的电气特性大致相同而抑制全固体电池的性能降低。本发明的全固体电池(1)的制造方法包括制作单电池(7),该单电池具备正极层、负极层以及配置在该正极层与该负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制作包括多个所述单电池的多个组电池(2),以同一约束压力约束多个组电池(2),测定被约束的多个组电池的电气特性,判定所测定的多个组电池中哪一个组电池的电气特性最差,为了使其它组电池的电气特性等于被判定为电气特性最差的组电池的电气特性,降低其它组电池的约束压力,将降低了约束压力的其它组电池与被判定为电气特性最差的组电池并联地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227840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0980147372.4
申请日:2009-10-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长谷川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07 , H01M8/0213 , H01M8/0221 , H01M8/0226 , H01M8/0247 , Y02E60/50 , Y02P70/56
Abstract: 通过提高气体流路形成部件的生产率,防止了在电池的电池构成部件中包含气体流路形成部件的电池的生产成本的升高和生产率的下降。作为与隔板分立形成的气体流路形成部件的多孔板(32)是包含碳粉末作为原材料的模制成型件,由此电池内部环境中的腐蚀可能性自然比由金属制成的低。此外,由于通过碳本身可确保必要的导电性,所以不需要用于提高导电性的附加处理,如镀金。另外,由于多孔板(32)的多个开口规则布置,形成龟甲形网孔(22)或菱形网孔(26),所以多孔板(32)能用模具(30)容易地模制成型并且即使在大量生产的情况下也能以高精度精确地形成。而且,可通过模制成型后的同一工序对多孔板(32)进行毛刺(34)的去除和表面粗糙度的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5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459055.9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124 , H01M50/131 , H01M50/572 , H01M50/117 , H01M50/224 , H01M50/204
Abstract: 本公开为电池和模块。本公开的电池具备层叠型的电极体、层压外装体、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和电绝缘层。所述电极体是包含正极集电体的正极片和包含负极集电体的负极片隔着隔膜片在层叠方向上交替地层叠而成的。所述正极极耳从所述层压外装体朝向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的一侧突出。所述负极极耳从所述层压外装体朝向所述第1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突出。所述正极集电体具有正极引线部位,所述正极引线部位为所述正极极耳的构成要素。所述电绝缘层配置于所述正极引线部位的表面。所述电绝缘层包含粘合剂和电绝缘性填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2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051640.5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44 , H01M10/052
Abstract: 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第一注液工序,向具有正极、负极、以及介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间隔件的电极体注入含有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第一电解液;第一充电工序,在第一注液工序之后,进行第一次充电;第一老化工序,在第一充电工序之后,进行老化处理;第二注液工序,在第一老化工序之后,向电极体注入不含有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第二电解液;第二充电工序,在第二注液工序之后,进行第二次充电;以及第二老化工序,在第二充电工序之后,进行老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20630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0074521.1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50/528 , H01M50/51 , H01M50/58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全固体电池。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沿着厚度方向配置的多个电池单元的错位的全固体电池。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一种全固体电池来解决上述课题,该全固体电池具备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其中,具备电池单元A及电池单元B,上述电池单元A中的第二集电体AY和上述电池单元B中的第二集电体BX配置为经由第一绝缘部而对置,极耳AX、极耳AY及极耳B由固定部件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560540.0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636 , H01M50/664 , H01M10/04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注液框的密封性降低的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池。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解决上述课题,该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准备工序,准备具有电极层叠体以及注液框的电极构件;注液工序,经由上述注液框向上述电极构件中的上述电极层叠体的内部注入电解液;临时密封工序,在从与上述z轴方向正交的x轴方向观察时,以被覆上述注液框的外周整周的方式配置气体包,对上述注液框进行临时密封;气体收容工序,将因充电或老化而产生的气体收容于上述气体包的内部空间;排气工序,将上述气体包开封而排出上述气体;以及密封工序,使用密封构件将上述注液框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8131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623498.2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G01R31/389 , G01R31/385
Abstract: 一种满充电容量推定方法以及控制装置。双极型LFP电池包括层叠的单位电池(101~10M)。单位电池(101~10M)各自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包含磷酸铁锂。ΔQ算出部(81)在双极型LFP电池的单位电池(10N)(N是1~M的整数)的充电期间中算出蓄电量增加量(ΔQ)。蓄电量增加量(ΔQ)是单位电池(10N)的电压从第1电压(Vb1)上升至第2电压(Vb2)时的单位电池(10N)的蓄电量的增加量。满充电容量推定部(83)使用满充电容量Cf映射,以蓄电量增加量(ΔQ)为参数来推定单位电池(10N)的满充电容量(Cf)。
-
公开(公告)号:CN11078352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910634948.5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2 , H01M4/13 , H01M10/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池用电极和固体电池。提供具备PTC电阻体层的固体电池用电极和具备该电极的固体电池。一种固体电池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具备:电极活性材料层、集电器和PTC电阻体层,所述PTC电阻体层配置在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与集电器之间,并且与电极活性材料层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PTC电阻体层含有导电材料、绝缘性无机物和聚合物,所述PTC电阻体层中的与电极活性材料层接触的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1.1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41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910192925.3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66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和硫化物固体电池。使用包含铜的负极集电器层与包含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负极混合材料层而构成负极的情况下,铜与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发生反应而生成硫化铜,负极集电器层与负极混合材料层的界面处的电阻升高。将负极集电器层进行合金化来降低对于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反应性。具体地,制成一种负极,其具备负极混合材料层和与所述负极混合材料层接触的负极集电器层,所述负极混合材料层包含负极活性材料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所述负极集电器层的表面之中至少与所述负极混合材料层接触的表面由如下材料构成,所述材料包含铜与离子化倾向比铜更高的金属的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053727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880025358.6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40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特性良好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有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该金属的氧化物和该金属与Li的合金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和固体电解质,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该金属的氧化物和该金属与Li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的活性物质,上述固体电解质为LiX‑Li2S‑P2S5系固体电解质(X为选自F、Cl、Br和I中的至少1种卤素),上述固体电解质的堆积密度为0.3g/cm3以上且0.6g/cm3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