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5694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65395.X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火电机组低负荷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火电机组的运行工况,判断火电机组是否为低负荷运行;若是,获取所述火电机组的速度控制模块输出的设定变化率值;将所述设定变化率值输送至自适应模块,进行检测运算,得到运算变化率值;将所述运算变化率值与所述设定变化率值送至比较器进行比较,将较小值输送回所述速度控制模块,作为给定值发送至锅炉控制回路和汽机控制回路,以使所述火电机组运行满足要求。本发明采用自适应变化率调节火电机组的运行负荷,使得火电机组在低负荷下也能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38971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086924.2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监控系统,包括:服务器、工业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和车辆管理系统;所述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用于拍摄发电厂视频监控区域的视频数据,将视频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所述门禁系统设置在各个用户出入口,读取用户输入的门禁指令,开启用户出入通道,根据门禁指令以及读取各次门禁指令的时间生成用户出入数据,将用户出入数据上传至服务器;车辆管理系统设置在发电厂的各个车辆出入口,用于识别进出车辆的车辆标识,根据车辆标识开启车辆出入通道,根据车辆标识以及识别各个车辆标识的时间生成车辆出入数据,并将车辆出入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根据视频数据、用户出入数据和车辆出入数据对发电厂进行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5449839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511031008.5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式高速双电源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三变压器、第四变压器、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以及控制装置;第一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工作电源连接,二次绕组通过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二变压器的一次绕组连接;第三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备用电源连接,二次绕组通过第二开关电路与第四变压器的一次绕组连接;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连接。本发明通过开关电路高速切换两路输入电源,满足工业生产对于切换时间的要求,并且通过变压器将两路输入电源完全隔离,克服了电源间相互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有效提高双电源切换的效率及可靠性,适合长时期工作,在工业生产领域具有重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98880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172877.2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汽调节的汽轮发电机组以及基于该机组的负荷控制方法和一次调频方法,机组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蒸汽加热系统和负荷调节系统,发电机由汽轮机进行驱动;汽轮机上的抽汽口通过抽汽管路与蒸汽加热系统相连;汽轮机上的排汽口与凝汽器相连;蒸汽加热系统将从抽汽管路进来的蒸汽与凝结水管路进来的凝结水进行热交换后送入锅炉;锅炉加热凝结水产生合适参数的蒸汽;锅炉的输出端通过蒸汽管路与汽轮机的输入端对应相连;负荷调节系统分别与汽轮机输入端管路上的蒸汽调节装置、抽汽管路上的抽汽流量调节装置相连以控制二者的开度。本发明可实现汽轮发电机组负荷的控制以及一次调频,具有节流损失小、响应时间短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67684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11310.2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全厂控制系统及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采用分散控制系统控制的单元机组控制装置,单元机组控制装置包括燃机控制装置、汽机控制装置、余热锅炉控制装置以及厂用电气设备控制装置;还包括通过分散控制系统控制的各种辅助设备控制装置,以及连接单元机组控制装置和辅助设备控制装置的总控装置。本发明可大大减少工程造价,提高机组自动化水平,减少运行人员培训工作量及运行维护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8024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00273.0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烟气系统,包括与锅炉连接的联合风机、海水法脱硫装置和烟气排出装置;锅炉燃烧燃料以产生烟气,联合风机传送烟气,联合风机设置有调节单元,调节单元根据烟气在传送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控制联合风机的输出功率,海水脱硫装置包括海水升压泵和吸收塔,海水升压泵与吸收塔连接,吸收塔烟气入口与联合风机连接,吸收塔烟气入口接收联合风机传送的烟气,并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烟气排出装置排放经脱硫处理后的烟气;根据烟气在传送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控制联合风机的输出功率,调节对象单一,联合风机能够迅速、准确的提供所需的输送力,维持烟气系统压力平衡防止发生爆炸,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还提供一种烟气系统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275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85390.7
申请日:2013-07-0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IPC: H02G1/00 ,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设备分散布置的电厂电缆设计优化的方法,采用如下措施:电子设备室分散布置,将电厂的电子设备室分散布置,以缩短分散控制系统DCS的机柜与就地设备之间的距离,减少电缆桥架和电缆用量;设置远程I/O站,在检测点较集中且距离电子设备室较远的地方设置远程I/O站,通过远程I/O站与分散布置的就地设备相连;即通过设置远程I/O站使电缆路径分散、分布均匀,以减少电缆桥架和电缆用量,设置就地接线盒及电源分配箱。本发明通过采用分散布置,缩短了DCS的机柜与就地设备之间的距离,减少了电缆和电缆桥架的用量,使电缆距离分布更均匀、分散,减少电缆及电缆敷设费用,使厂房的布局更紧凑,还减少了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03764125U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20550851.4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烟气系统,包括与锅炉连接的静电除尘器、联合风机、湿法脱硫装置和烟气排出装置;静电除尘器接收烟气,分离并捕集烟气内的尘粒,联合风机传送经除尘处理的烟气,联合风机设置有调节单元,调节单元根据烟气在传送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控制联合风机的输出功率,湿法脱硫装置包括多个浆液循环泵和盛放有浆液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安装于吸收塔内,吸收塔入口与联合风机连接,吸收塔入口接收联合风机传送的烟气,并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烟气排出装置排放经脱硫处理后的烟气;根据烟气在传送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控制联合风机的输出功率,调节对象单一,联合风机可迅速、准确的提供所需的输送力,维持烟气系统压力平衡防止发生爆炸,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881788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285469.4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F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水位检测仪的故障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隔离阀、第一测量筒、第一水位测量仪、第二隔离阀,第三隔离阀、第二测量筒、第二水位测量仪、第四隔离阀,切换开关;所述第一测量筒的上部和底部分别通过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接加热器的水箱,所述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分别安装在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上,所述第一水位测量仪安装在第一测量筒上;所述第二测量筒的上部和底部分别通过第三水管和第四水管连接加热器的水箱,所述第三隔离阀和第四隔离阀分别安装在第三水管和第四水管上,所述第二水位测量仪安装在第二测量筒上;所述切换开关分别连接第一水位测量仪和第二水位测量仪;其可以提高加热器水位检测仪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581624U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21143380.0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服务器结构的电厂一体化控制系统,包括单元机组DCS操作员站、单元机组DCS服务器、单元机组DCS控制系统、交换机、辅助车间操作员站、辅助车间服务器以及与所述单元机组DCS控制系统具有相同组态和监控系统的辅助车间PLC控制系统;所述单元机组DCS操作员站、所述单元机组DCS服务器、所述辅助车间操作员站以及所述辅助车间服务器均与所述交换机连接;所述单元机组DCS控制系统与所述单元机组DCS服务器连接;所述辅助车间PLC控制系统与所述辅助车间服务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电厂一体化控制系统的成本,缩短了工程周期且实现了控制信息的共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