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三维仿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708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19829.9

    申请日:2012-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三维仿真计算方法,包括:根据超大型冷却塔的工艺尺寸,建立所述超大型冷却塔的三维网格模型;计算所述超大型冷却塔的环境空气参数和冷却水参数,将参数导入预设的环境气象程序;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中读入所述三维网格模型,编译所述环境气象程序;指定水温标量的计算区域为传热传质区,设定控制参数;对所述计算域进行初始化,进行计算得到仿真计算结果。本发明运用的CFD技术可视化程度高、可扩展性强,提出的三维仿真计算方法可以得到在环境气象条件影响下,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内外部的空气流场以及冷却塔的热力性能参数,评估电厂建筑对超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热力性能的影响。

    一种降噪冷却塔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5066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80958.X

    申请日:2020-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噪冷却塔,包括塔体和设置在塔体的内部的进风部、第一降噪器、填料层、配水部和出风部,进风部位于塔体的内部下方,进风部的四周设有进风口,第一降噪器位于进风部的上方,填料层位于第一降噪器的上方,配水部位于填料层的上方且其输出端对准填料层,进风部位于塔体的内部上方,进风部包括风机和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风机连接,风机的进风端朝下设置并驱动空气从外部环境流经进风部、第一降噪器、填料层、配水部后进入风机的进风端,风机的出风端朝上设置,出风部的顶部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风机的出风端相对应。采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小,降噪效果好,且外观美观的优点。

    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366009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79223.4

    申请日:2020-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布置结构。包括并行排布的第一塔组和第二塔组,第一塔组和第二塔组均包括多个冷却塔;第一塔组的各冷却塔和第二塔组的各冷却塔的进风口设置在底部且均背向布置;所述第一塔组和第二塔组之间设置有共用集水槽;第一塔组的中部设置有中部间隔,中部间隔安装有前池和吸水池;中部间隔的侧向开口处安装有循环水泵房;各冷却塔、集水槽、前池、吸水池、循环水泵房之间通过循环水管路循环串接。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布置结构,避免了相邻两个冷却塔进风干扰的情况;还避免了循环水泵房干扰进风的情况。另外,本发明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结构紧凑,节约了用地面积,减少了工程量,有利于厂区规划和改善厂区环境。

    带余热回收系统的间接空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711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0334.3

    申请日:2016-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27/00 F01D2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间接空冷系统,包括第一联络管路、第二联络管路及第三联络管路,以及热网切换阀门和热网接口阀门,第一联络管路用于连通汽轮机冷却水循环系统与循环水泵之间的连接管路,第二联络管路用于连通循环水泵与空冷塔之间的连接管路,第三联络管路用于连通空冷塔的与汽轮机冷却水循环系统之间的两路连接管路;热网切换阀门设置于空冷塔的与引风机循环水系统之间;热网接口阀门设置于热网循环系统中;通过三根联络管路的通断,以及热网切换阀门的切换,以及热网接口阀门的通断,扩大了循环水流量的调节范围,充分利用空冷塔的散热能力,且降低汽轮机组的背压和能耗。还提供一种及带余热回收系统的间接空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导风装置及设有该导风装置的直接空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40253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36624.6

    申请日:2014-04-04

    Abstract: 一种导风装置,包括第一导风墙和第二导风墙,第一导风墙包括防风网组件和立柱,防风网组件间隔设置于立柱,防风网组件包括第一栅条和防风网,所述防风网沿所述防风网组件排布方向相对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栅条,距安装面最近的第一栅条与立柱连接形成第一进风口;第二导风墙包括立柱和第二栅条,第二栅条间隔设置于立柱,距安装面最近的第二栅条与立柱连接形成第二进风口。上述导风装置,在特大环境风条件下可有效降低风速。还提供一种设有该导风装置的直接空冷系统。

    冷却塔羽流对核岛核废气浓度分布影响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712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28613.9

    申请日:2012-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冷却塔羽流对核岛核废气浓度分布影响的分析方法,包括步骤:根据冷却塔与核岛高空烟囱的相对位置和几何尺寸建立计算域;建立计算域的计算网格;在计算域内,预设不同高度的环境风速和湍流强度;获取核素衰变源项;建立计算域的三维湍流输运模型;设置计算域的边界条件;根据预设不同高度的环境风速、湍流强度、核素衰变源项以及边界条件,求解三维湍流输运模型,得到在计算域内的不同空间位置和不同时刻的核岛核废气扩散浓度;当核岛核废气扩散浓度超过预定浓度值时,减小核岛高空烟囱的核废气排放速度。与传统方法相比,可以准确反映核岛周围核废气的扩散情况,保证核岛周围的空气质量。

    一种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配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9321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328318.3

    申请日:2012-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配水方法,包括步骤:建立其中一个喷头的三维几何模型和配水管的三维几何模型;设置第一边界条件;根据第一边界条件、预设的第一配水管流量、湍动能方程和湍流耗散函数方程,获取喷头的三维几何模型进水侧与喷头测的压力差;根据压力差和喷头处的水流流速,获取喷头的水流阻力系数;设置第二边界条件;根据第二边界条件、预设的第二配水管流量、湍动能方程和湍流耗散函数方程,获取喷头的水流量;根据喷头的水流量、冷却塔的喷头数以及淋水区域总面积,获得冷却塔的淋水密度;当冷却塔的淋水密度小于预设的淋水密度时,增大配水管进水测水流压力。可以提高冷却塔配水的均匀性,提高冷却塔配水的可靠性。

    基于超大型冷却塔的雨区阻力系数的工业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89167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91097.7

    申请日:2012-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大型冷却塔的雨区阻力系数的工业控制方法,包括:通过雨区阻力模拟试验,测试超大型冷却塔在各个预设工况下的雨区阻力系数;采用二维计算方法获取超大型冷却塔在各个预设工况下的雨滴当量直径;得出超大型冷却塔中雨滴当量直径与雨区高度的对应关系;采用二维计算方法计算超大型冷却塔在特定工况下的雨区阻力系数;根据计算的所述特定工况下的雨区阻力系数,对超大型冷却塔进行工业控制。本发明可实现超大型冷却塔雨区阻力系数的精确计算。可应用于包括发电机组运行控制和冷却塔精确设计等在内的工业控制领域,能够显著地提高控制精度,增强工业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