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92636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64389.6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2B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在转台上的光学镜头调心装置。包括转台、固定设置在转台上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调节板;调节板中心位置设置有镜头安装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变传统光学镜头光轴与转台旋转轴难以高度重合的难题,调节方式简单易行,省时省力的光学镜头调心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5335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04160.1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西安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展开式环境监测系统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气象监测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纵向支撑管、绳索、间隔垫板、纵向连接器和端头,所述纵向支撑管、纵向连接器和间隔垫板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组成支架,可以监测环境参数,可以实现局部或整体、大小任意范围、高精度的环境参数测量,实施性更好;对所测目标的环境遮挡较小,保证一定空间内的环境信息不丢失;多个梯形环境监测结构并行,可以组成面梯形结构或环梯形结构,本发明通过间隔垫板和端头松紧绳索,有利于环境监测装置的刚性固定以及柔性收拢,可以实现快速收拢展开,且展开时通过端头固定,支撑组件位置不会移动,从而对环境监测区域实现全覆盖和全包围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6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00951.0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视场离轴三反扩束光学系统的装调方法,解决了采用现有方式调节离轴三反扩束光学系统时,存在装调周期过长且装调精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利用离轴主镜、离轴三镜的凹离轴抛物面特性,使用干涉仪、自准平面镜对其进行自准检测;离轴主镜和离轴三镜相对位置关系可利用其焦点确定;系统每次调节时只需调节特定一块光学元件,不需要同时调节其它光学元件,大大减小了调节不确定性;由此可见,本发明的装调方法相比现有的经验方法,装调过程中的调节自由度减小一半,实现了离轴式扩束光学系统光路装调过程的可控性,提高了光学系统光路的装调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45095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810296546.4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全天时观测恒星实现导航的宽幅低杂光全天时星跟踪器光学结构,其特点是:结构紧凑、能够有效抑制背景光、且扫面范围大。该光学结构包括扫描反射镜、带通滤波片、第一负透镜、平面反射镜、主反射镜、第二负透镜、第一正透镜、第二正透镜和第三负透镜;第一负透镜为孔径光阑,主反射镜的发射面为凹型的二次非球面,平面反射镜中心开设有通孔;入射光依次通过扫描反射镜、带通滤波片、第一负透镜后被平面反射镜反射至主反射镜,主反射镜再次反射的光路依次通过平面反射镜的通孔、第二负透镜、第一正透镜、第二正透镜和第三负透镜后出射至外部成像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825944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703128.5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凑型大视场小F#双波段光学系统。克服格里高利系统成像视场小的问题。包括光阑、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主镜、次镜、三镜,以及设置在三镜反射光路中的补偿透镜组;补偿透镜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的前表面镀分光膜,实现可见光与长波红外波段的分光;其中主镜、次镜、三镜以及第一透镜构成可见光波段光学系统;主镜、次镜、三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构成长波红外光波段光学系统;可见光波段光线依次经主镜、次镜、三镜、第一透镜前表面反射到达可见光焦平面;长波红外波段光线依次经主镜、次镜、三镜反射后透过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到达红外焦平面;光阑位于次镜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80457.8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热化光学系统初始结构构建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无热化光学系统初始结构构建方法,用于解决目前无热化光学系统设计中光学设计软件极度依赖无热化光学系统初始结构,且初始结构的构建没有考虑光学材料的选取,导致无热化光学系统设计效率极低的不足之处。该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无热化光学系统初始结构构建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热化光学系统设计思路,在初始结构阶段就实现光学材料与机械材料的合理匹配,提高了后续设计优化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3994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811544134.4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机,特别涉及一种空间相机,解决了外界微尘和挥发物会随着气流进入现有空间相机内部,导致现有空间相机性能损伤、降级使用甚或报废的技术问题。该空间相机包括光学系统以及连接在光学系统后端外侧的探测器组件;光学系统包括镜筒、设置在镜筒前端的前端组件以及设置在镜筒后端的后端组件;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密封腔以及与密封腔连通的抽真空密封接口;密封腔由前端组件或后端组件与镜筒之间以及镜筒与探测器组件之间密封连接而成。本发明的空间相机可以应用在各类空间相机载荷中,也可以应用在其他飞行平台(飞机、汽艇等)的光学载荷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92928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99170.2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姿态快速测量系统及方法;解决通过射电扫描测量,通过扫描校准源以确定最强信号位置,再与理论目标位置进行比较得到指向偏差的测量方法,存在占用望远镜观测时间的问题,测量系统包括数据处理单元、立体标定单元、至少两个探测器测量单元以及多个目标标志物单元;目标标志物单元设置在待测天线系统的天线主反射面背面;探测器测量单元设置在待测天线系统的周侧外;立体标定单元设置在待测天线系统的天线主反射面的中心正下方;任一相邻两个探测器测量单元存在视场交汇区,且视场交汇区内至少有一个目标标志物单元,所有视场交汇区内,目标标志物单元的总数≥3;数据处理单元与探测器测量单元电连接;本发明还
-
公开(公告)号:CN11554885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524025.2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指向可调的激光发射光源及其调节方法与光学仪器,克服现有阵列激光光源中单个激光发射模组相互之间指向夹角难以调整的问题。其中光源具体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多个调整套筒、位于每个调整套筒内的激光发射模组以及与壳体配合的多组调整螺杆组件;通过调整各组调整螺杆组件,能够实现各个激光发射模组指向快速调整,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工况对光源的需求。光学仪器为具有指向可调的激光发射光源的光学仪器。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14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62387.0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航天在轨长寿命光学载荷,空间辐照会在最外侧第一玻璃面产生静电,静电不及时导出,最终产生真空放电现象,造成质量事故。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提供了一种长寿命防静电空间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在最外侧第一玻璃表面全口径镀制透明导电膜,在通光口径内的导电膜上镀增透膜,压圈与第一玻璃表面的导电膜接触导电,静电从第一玻璃表面导入压圈,压圈与镜框之间的螺纹配合部位导电,静电从压圈导入镜框,镜框与镜筒内壁接触面导电,静电从镜框导入镜筒,镜筒通过接地线将静电导出,形成导电通路。该光学镜头通过了航天力学试验验证,在不改变设计方案,不增加产品重量,不带入风险点的前提下,使产品具有防静电、长寿命和优良的环境适应性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