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4945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516662.5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微量藻粉快速甲酯化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微藻油脂成分分析过程使用的甲酯化方法需样量大、操作步骤多和耗时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无需将提取藻油,在酸催化和高甲醇:藻粉比条件下,直接对微量的藻粉直接进行甲酯化反应:5-10mg干藻粉,加入5ml的1-10%硫酸甲醇(或盐酸甲醇)溶液,在搅拌混合作用下,于70℃回流反应1-8h。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绿藻门、金藻门、硅藻门等单细胞藻类进行快速及在线监测的甲酯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69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442558.6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使用BODIPY类荧光染料快速测定微藻油脂含量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测定微藻油脂含量所需样品大、成本高以及藻类自身荧光干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将待测藻液通过稀释或离心浓缩,调整OD值至0.15左右,与终浓度为0.05μg/ml-1μg/ml的BODIPY荧光染料和终浓度为0%-40%的DMSO混合后,在25℃-60℃温度范围内,避光染色10min,选择400-600nm作为激发波长,测定在发射波长450-700nm之间的荧光强度,荧光强度与藻细胞中油脂含量呈正相关,可用于进行相对或绝对定量。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绿藻门、红藻门、金藻门、黄藻门、褐藻门、隐藻门、硅藻门、甲藻门等单细胞藻类进行油脂含量的快速高通量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147092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404949.4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25B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驱动的微藻电解电池分解水制氢方法。该方法于添加有电解质溶液的微藻电解电池中,以微藻光电极作为阳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加入电子介体,并于阳极和阴极间外加电压;在可见光驱动下,微藻细胞通过光合系统II分解水生成氧气、电子和质子,电子经由电子介体携带到达阳极,在外加电压作用下至阴极,与电解质溶液中的质子结合生成氢气。这种微藻电解电池在可见光驱动下可以实现水的阳极氧化,光电流与可见光照射同步,在阳极和阴极表面同步放出氧气和氢气,产氢速率可达16.4μL/h,比间接法产氢技术提高约40倍。本发明具有电极制备成本低且产氢效率高、无需氢氧分离的特点,可实现氢能高效、持续、稳定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453684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10521302.5
申请日:2010-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2N1/12
Abstract: 一种提高金藻生物量与油脂含量的培养方法公开了一种利用氮源提高金藻生物量同时提高油脂含量的培养调控方法,是将藻株高密度接种于传统的f/2灭菌培养基中,每12~72h内向培养体系中加入氮源,浓度为0.2~100mmol/L,培养温度25~30℃,光强100~300μmol.m-2s-1,光暗比为14h∶10h条件下通CO2培养,通气速率0.6~1.2vvm,8-10天时间内收获,藻细胞密度最高可达1.3×108cell/ml,干重最高达3.12g/L,油脂含量最高可达53%。该方法在获得高生物量同时也获得了藻细胞的高油脂含量,弥补了目前利用氮限制提高藻细胞油脂含量但降低生物量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2199191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010131256.8
申请日:2010-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无氧操作袋与层析柱串联的密封系统,主要用于植物、微生物体内厌氧蛋白的分离纯化。该方法将试剂、器皿放入无氧操作袋中,所有试剂、缓冲液均用氮气鼓气,并加入连二亚硫酸钠除去溶氧,用高速珠磨法破碎组织或细胞,粗酶液经硫酸铵沉淀、凝胶过滤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获得纯厌氧蛋白。国外相似方法是将所有用到的仪器、装置放入巨大的无氧装置中,占地面积大,保护气成本高,且操作困难;国内尚无相关技术报道。本发明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行,且成本较低。
-
-
公开(公告)号:CN11007957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810072465.6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酰基‑酰基载体蛋白的方法。以脂肪酸盐和酰基载体蛋白为底物,使用添加MgCl2,Li2SO4,三磷酸腺苷,二硫苏糖醇的Tris‑HCl缓冲液,以来源于Vibrio harveyi的脂酰‑ACP合成酶催化下,制备C4‑C18链长酰基‑酰基载体蛋白,尤其突破了长链酰基‑酰基载体蛋白规模制备产率低的瓶颈,实现了高转化率的长链(C16‑C18)酰基‑酰基载体蛋白的规模化合成。本发明所合成的酰基‑酰基载体蛋白可作为多种酶的反应底物,在生物工程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132233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611087716.5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胞光能利用水平的微藻营养补充控制方法,通过对微藻培养系统净输入光量子数量和微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计算培养过程中实际为藻细胞所利用的光能,根据光合作用生物质固定与光能吸收的关联,计算实时系统的营养物质需求,最终实现基于微藻光能利用优化营养要素供给的目的。本发明从微藻培养过程中能、质固定相关性入手,提升微藻培养的光能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5438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510830131.7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经室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的湛江等鞭金藻藻株—IM130005以及其在高温培养中的应用。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gjiangensis)诱变藻株IM130005,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2015年11月09日,保藏编号CGMCC No.11418。本发明的湛江等鞭金藻是通过室温常压等离子诱变技术诱变获得的诱变藻株,相对与野生株具有更宽的温度耐受性,其在35‑40℃的生长速率较野生株提升30%以上,且40‑45℃区间的存活率较野生株提高一倍以上,适宜作为户外培养的工程藻株。
-
公开(公告)号:CN11110017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1257729.1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藻中油脂分离纯化,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强亲水性的分离材料选择性富集微藻中单半乳糖二酰基甘油(MGDG)的方法。本发明以藻粉为原料,提取油脂后经C18固相分离柱脱除色素与中性脂;强亲水性分离材料选择性分离得到MGDG纯品。该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有利于简化下游加工操作,有利于对微藻中生物质综合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