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7205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50177.9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银电池用隔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隔膜的一侧或两侧表面沉积金属层或金属氧化物层。本发明采用高密度等离子体柔性连续镀膜系统,在现有锌银电池隔膜的一侧或两侧溅射一层亲水性好、耐碱性高且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从而抑制锌离子在隔膜上的吸附与沉积,提高隔膜的抗氧化能力,并能适当降低隔膜厚度与电解液用量,从而提高电池的寿命,提高电池的重量与体积比能量和比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6300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82564.0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空气电池用防水透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烯烃熔融在白油中,成膜、萃取、干燥,即得。本发明通过控制聚烯烃的浓度,以及成膜过程中的温度等条件制备出厚度可调、致密的防水透气膜。采用该防水透气膜制备的扣式锂‑空气电池环境适应性强,适合在空气中工作,在0.1mA/cm2的电流密度下,空气环境中可持续放电1200h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76927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22437.4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10/0525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度单晶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CoyMzO2,其中M为Mn、Al中的一种或两种,x+y+z=1,x≥0.6,材料为单晶颗粒,其中Ni含量从单晶颗粒内核到外壳连续降低,且变化的斜率由内到外逐渐增大。本发明提供的梯度单晶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在实现高镍正极材料单晶化制备的同时更有效保持颗粒内部元素的梯度分布,从而在保持高容量的基础上,显著提升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减少电池产气。
-
公开(公告)号:CN10763417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606617.1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云南能投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04 ,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金属氧化物涂层的磷酸铁锂复合电极,包括磷酸铁锂极片和涂层,其中,该涂层由金属氧化物、分散剂和粘结剂涂覆在磷酸铁锂极片的外表面形成,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50nm~500nm,涂层的厚度为1μm~10μm,涂层的质量占复合电极总质量的0.1~5%。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磷酸铁锂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磷酸铁锂极片;S2,将金属氧化物和粘结剂通过分散剂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形成浆料;S3,将所述浆料涂覆在磷酸铁锂极片的外表面后烘干,得到所述磷酸铁锂复合电极。根据本发明的表面金属氧化物涂层的磷酸铁锂复合电极,具有良好循环性和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2170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64652.7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云南能投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 , H01M4/66 , H01M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 , H01M2/16 , H01M4/6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其中,添加剂为如R‑O‑(O=)C‑C‑C(=O)‑R1所示的化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将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制作成锂离子电池电芯,外壳采用铝塑包装膜或钢壳;然后将电芯放在真空烘箱中烘干;待电芯冷却至室温后,注入电解液,封口后即得。本发明提供的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171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286914.9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改性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钛酸锂负极材料为铜和碳原位复合的钛酸锂负极材料,铜与钛酸锂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1-10%,碳与钛酸锂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1-5%。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将二氧化钛、锂源、可溶性铜源和碳源材料一起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烘干后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下经高温烧结得到铜和碳原位复合的钛酸锂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合成过程中钛酸锂颗粒的长大,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并有利于降低材料对电解液的催化分解作用,从而提高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同时有利于抑制电池的气胀,促进其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合于规模化制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826644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1010110082.7
申请日:2010-0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寿命铅酸蓄电池系统和使用方法。所述的长寿命铅酸蓄电池系统包括铅酸蓄电池组A和具有准电容特性的高功率电池组B。根据外接负载所需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将不同数量或特性的A与B通过一定的电路(含控制)组成长寿命铅酸蓄电池系统。本发明提供的长寿命铅酸蓄电池系统既能充分发挥B的功率与寿命优势,又能充分发挥A的价格与安全优势,从而有效提高A的功率特性与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286564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038159.7
申请日:2008-05-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一种复合阳极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阳极由支撑层、扩散层和催化层构成,扩散层是由碳纳米管构成网络通道的结构。制备过程的典型特征为:(1)将一定量碳纳米管或添加了一定量其它碳材料的碳纳米管分散于异丙醇水溶液中,得浆料(A)。(2)向(A)中添加一定量聚四氟乙烯乳液,分散均匀,形成浆液(B)。(3)将上述(B)均匀地涂覆在支撑层上,经约300~350℃高温焙烧,即形成支撑层负载的扩散层(C)。(4)在(C)上涂覆一层铂钌催化剂,然后与阴极、Nafion膜一起热压制得膜电极集合体(MEA)。提高了燃料在阳极的传输效率,又降低了电池内阻,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功率密度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079492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710042406.6
申请日:2007-06-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型燃料电池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是:(1)将阳极流场板组件、膜电极、阴极流场板按顺序依次放置于螺旋测微仪的底座上的平面支撑体上;(2)顺时针旋转测微仪至上、下底座平面支撑体分别接触阴、阳极流场板,同时使数显器读数归零;(3)顺时针旋转螺旋测微仪,在旋转遇阻时螺纹产生咬合力,即至一定刻度后固定;(4)在电池切面边缘注入环氧树脂,用环氧树脂密封、粘连电池切面边缘;(5)待环氧固化后松开螺旋测微仪,完成电池封装。使用螺旋侧微代遇阻时螺纹间产生的咬合力为电池封装所需的短期压力,使用各种环氧树脂固化作为封装电池所需的长程压力。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用于以氢气、甲醇、甲酸等有机小分子及各种重整气为燃料的微小型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307318C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410066299.7
申请日:2004-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改性的钛锰系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锆、钒、铁三元素同时掺杂改性,组成通式为Ti1-XZrXMn(P-M-N)FeMVN,其中0<X≤0.2,1.0≤P≤1.5,0<M≤0.2,0<N≤1.0,且P-M-N>0。合金经锆、钒、铁改性后,其储氢质量比可达到2.0wt%以上,而且有良好的常温吸放氢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