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压裂装置及方法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8486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910663825.4

    申请日:2019-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压裂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圆形掘进钻头盘,在圆形掘进钻头盘后面连接跟随有柔性钻杆,柔性钻杆连接至地面工作站,环绕圆形掘进钻头盘径向侧壁设置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可充气鼓起的防暴气囊,在圆形掘进钻头盘前端面中央区域设置有引爆气体出口、引爆点火嘴以及引爆气体检测探头;本发明与传统人工压裂的方式相比,通过此方式实现页岩的压裂,能显著改善页岩的压裂效果,实现有效提高页岩吸附气体释放量的目标。通过使用圆形掘进钻头和防爆气囊,可以灵活地改变爆炸区的范围,实现随钻随爆;并且能循环使用,操作简便,成本低。

    一种岩层移动共轭内、外“类双曲线”模型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451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0678763.7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层移动共轭内、外“类双曲线”模型判定方法,其方法原理是:在厚松散层近水平煤层开采岩层中确定覆岩主关键层的位置;若岩层中存在主关键层并且位置位于7~10倍采高以外,裂隙拱和冒落拱发育高度位于主关键层位置以下,则可以根据岩层移动与地表沉降内、外“类双曲线”模型进行预测和评价地表沉降移动最大值和沉降范围;若岩层移动与地表沉降内、外“类双曲线”模型中物理参数a=n;b=m时,内、外“类双曲线”有共同渐近线,即矿井工程该岩层移动与地表沉降可判别为共轭内、外“类双曲线”模型进行评价。本发明方法丰富了岩层移动与地表沉降预测、评价体系,对适应煤炭行业新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经济、环境和社会价值。

    一种深部软岩圆形巷道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4532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483898.5

    申请日:2019-06-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在生产实践中,深部软岩巷道一直难以有效支护,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事故,因此需要改善支护方法。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深部软岩圆形巷道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圆形巷道开挖后,以巷道顶拱偏45°为起点,每间隔90°钻设一个注浆孔,沿巷道径向对围岩进行间隔注浆;②在注浆口位置处开凿弧形凹槽,使得锚索打好以后,其悬露部分正好与巷道壁持平;③在注浆液尚未凝固前,沿注浆孔位置处布置锚索,并且在锚索托盘的下表面安装两个活动的半圆形环扣装置;④安装钢管混凝土支架,并使钢管混凝土支架的套管正对半圆形环扣装置;⑤使用螺栓将半圆形环扣装置与钢管混凝土支架套管固定。本发明充分发挥了围岩、注浆、锚索和钢管混凝土支架的支承作用,具有支护性能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以实现深部软岩巷道的有效支护。

    一种装配式让压钢管混凝土支架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6105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194392.8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让压钢管混凝土支架及制作方法。支架由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构件和可让压式接头组成。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构件由钢管以及中间充填的自密实混凝土组成。可让压式接头由杯型固定块、圆柱橡胶承压体和套管组成。通过可让压式接头,将多段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构件装配成可让压的钢管混凝土支架。该发明支架采用装配法制作,具有可快速组装、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的特点,同时还可有效释放围岩压力,可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隧道的支护和变形控制。

    基于磨片装置的岩石细观结构三维重建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7789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0737487.4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一种基于磨片装置的岩石细观结构三维重建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对二维彩色图像使用线性空间滤波函数去噪;由RGB颜色空间转换为CIEXYZ颜色空间;采用阈值法对图像X、Y、Z三通道分别进行分割;对彩色图像进行直方图增强,再进行colorgrad边缘检测;对边分割后的图像和反边缘检测图像进行图像乘法;使用小波分析对彩色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把分割好的图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构及材料参数赋值,再利用ABAQUS有限元程序进行实体转换。其有益效果是,岩石磨平面的二维彩色图像边缘检测更加精确,数字图像处理精确性高,可以区分颜色不同的矿物;图像采集质量及清晰度高;试验成本低,效率高。

    一种预制支护结构的巷(隧)道真三轴试验模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439236U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20789610.3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支护结构的巷(隧)道真三轴试验模型装置。模型装置由空心立方体模具、支护结构、空心巷(隧)道模具组成。空心立方体模具中一面开口,且相对面中心处开设与所研究巷(隧)道形状尺寸一致的孔洞。根据缩尺比例制作钢管混凝土支架和锚杆,锚杆穿过连接装置两侧预设孔洞,与钢管混凝土支架连接,使用螺母固定为整体,形成支护结构。空心巷(隧)道模具环向封闭,与巷(隧)道形状尺寸相同,且长度大于立方体模具,穿过预设的立方体模具孔洞,置于立方体模具中心与支护结构无缝接触。立方体模具中浇筑混凝土,待凝固养护形成巷(隧)道围岩,抽出巷(隧)道模具并脱模,得到带有支护结构的巷(隧)道真三轴试验模型。

    一种页岩压裂装置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17705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1155691.7

    申请日:2019-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页岩压裂装置,包括圆形掘进钻头盘,在圆形掘进钻头盘后面连接跟随有柔性钻杆,柔性钻杆连接至地面工作站,环绕圆形掘进钻头盘径向侧壁设置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可充气鼓起的防暴气囊,在圆形掘进钻头盘前端面中央区域设置有引爆气体出口、引爆点火嘴以及引爆气体检测探头;嫩实用新型与传统人工压裂的方式相比,通过此方式实现页岩的压裂,能显著改善页岩的压裂效果,实现有效提高页岩吸附气体释放量的目标。通过使用圆形掘进钻头和防爆气囊,可以灵活地改变爆炸区的范围,实现随钻随爆;并且能循环使用,操作简便,成本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扭剪螺栓群连接抗弯系杆钢管混凝土拱联合空间支护装置及巷道空间支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563267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0670303.5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扭剪螺栓群连接抗弯系杆钢管混凝土拱联合空间支护装置及巷道空间支护装置,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钢管组件,每一个所述钢管组件包括多个互相连接的钢管件,每个所述钢管件的两端均设置有法兰盘,每两个所述钢管件连接方式为所述法兰盘对接后利用紧固件紧固,多个平行设置的所述钢管组件通过横向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横向连接件连接多个平行设置的所述钢管组件的连接固定方式为所述横向连接件连接固定至多个平行设置的所述钢管组件的法兰盘上。本实用新型扭剪螺栓群连接抗弯系杆钢管混凝土拱联合空间支护装置整体结构稳定性好,力学性能好,施工方便且成本低,经济效益好,便于推广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撑的伸缩式双弧形顶杆

    公开(公告)号:CN207377585U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21126874.7

    申请日:2017-0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撑用的顶杆,具体是一种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撑的伸缩式双弧形顶杆,由左弧形顶杆(1)、右弧形顶杆(2)和套筒(3)组成。弧形顶杆一端为内径与被支撑钢管混凝土支架的钢管外径相同的半圆形结构(4),一端为螺纹结构(5);套筒(3)与顶杆的螺纹结构(5)配套,通过套筒(3)将左弧形顶杆(1)和右弧形顶杆(2)连接成整体,通过旋转套筒(3)控制顶杆支撑长度的伸长或缩短。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间的支撑固定,具有施工便捷,可循环使用,支护成本低的特点。

    基于页岩气吸附解析实验恒温条件的温度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148676U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21160284.6

    申请日:2017-0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页岩气吸附解析实验恒温条件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恒温箱体,箱体内有一个矩形恒温内腔,在恒温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电磁加热器,在恒温内腔与设置电磁加热器一边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中心线上端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样品罐和储气罐,在与设置电磁加热器一边侧壁相邻的两侧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温度均衡风扇和温度传感器,温度均衡风扇背后设置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中设置有进风电磁控制阀门,所述电磁加热器、温度均衡风扇、温度传感器和进风电磁控制阀门分别与一个温度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加热器,精确温控且加热速度快;采用温度均衡风扇,减小误差提高精确度,通过电脑的采集数据和温度控制很好的避免了人为误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