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煤柱采煤方法在下保护层开采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66893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167178.0

    申请日:2013-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煤柱巷道布置在下保护层开采中的应用,所述无煤柱巷道布置包括错层位或者沿空掘巷的巷道布置,本发明在动力灾害煤层的下保护层开采中,采用无煤柱巷道布置,在相邻工作面之间取消对覆岩起支撑作用的煤柱,实现了采场沿倾向的连续回采,随着开采范围的增加,采场上方裂隙带升高,被保护煤层在裂隙带中的层位相对降低,拓宽了下保护层开采的应用范围,并且采动更充分、卸压效果更明显,被保护层不再受保护层留设煤柱的影响,实现了被保护层的安全、经济开采。

    一种应用区域动力规划控制矿井动力能量来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7179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10225910.0

    申请日:2012-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区域动力规划控制矿井动力能量来源的方法,以实现矿井设计、回采工作与自然环境的最优化组合,解决目前在矿井动力问题上被动防治的局面。本发明使用区域动力规划的结果,建立区域动力规划在矿井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结合区域动力规划得到工程技术方案,并进行计算机模拟,对比分析,选择出动力灾害发生几率最小的最佳方案,并针对危险区域进行防治,从而改善了区域动力规划的应用现状,实现了区域动力规划与采矿工程的结合,以及矿井动力灾害的主动防治。

    厚煤层放顶煤采空区二次复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83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911142211.8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厚煤层放顶煤采空区二次复采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放顶煤、煤柱留设造成的回采率低的问题,提出对采空区进行二次复采的方法。首先提出在采空区两侧原永久遗失的护巷煤柱内布置复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其中复采工作面回风巷道与回风上山或大巷、辅助回风上山直接贯通,利用该巷道对采空区遗煤进行超前注浆加固、降低自然发火危险,复采工作面进风巷道边掘进、工作面边回采,且掘进与回采之间保持一定错距,依据工作面煤壁稳定性情况可在进风巷内进行补充注浆,工作面通风方式为“Z”型。综合利用巷道掘进、辅助工艺、工作面回采与通风方式,形成了降低自然发火危险性、减小煤柱内巷道维护难度的厚煤层放顶煤采空区二次复采方法。

    双巷布置辅助巷转“负煤柱”单巷连续、顺序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318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00679.7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工煤矿的开采方法,尤其涉及双巷布置辅助巷转“负煤柱”单巷连续、顺序开采方法。结合超长推进距离传统双巷布置与掘进以及沿空掘巷技术存在的限制,回采率低、丢煤多、易出现孤岛工作面以及无法解决通风与物资材料运输等问题。据此,提出了适用于超长推进距离新型双巷布置、保障通风与辅助运输要求的双巷布置辅助巷转“负煤柱”单巷连续、顺序开采方法。本发明适用于工作面超长推进距离回采厚煤层,需要双巷布置与掘进,且煤层纵向能满足上、下两巷的布置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避免接续工作面出现大量涌水;在煤质较硬、瓦斯含量较高、煤层及顶板具有动力灾害问题的矿井,可充分实现“一巷多用”功能。

    充填与旋转交替协同作业的两翼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314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271127.X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实现充填与旋转交替协同作业的两翼开采方法。结合井工开采上山或大巷保护煤柱需要在采区上行式或带区前进式最后一个工作面开采后进行回采模式的限定,在上山或大巷双翼开采条件下,提出一翼采用末采无煤柱贯通上山或大巷、支架逐架搬家至同翼接续工作面,随即进行逐段充填形成沿空留巷,另一翼工作面采用无煤柱贯通上山或大巷后,随即进行旋转开采上山或大巷保护煤柱,推采至回采工作面上端停采,搬家至同翼接续工作面,在两翼开采区域内实现重复、交替协同作业的开采方法。这种开采方法改善了工作面末采与上山或大巷之间因留保护煤柱而造成的回采率问题,提高了矿井生产效率;改善了回收煤柱的限定模式。

    末采充填及液压支架切顶沿空留巷双翼交替协同回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217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910271703.0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实现末采充填沿空留巷与液压支架切顶沿空留巷的双翼交替协同回采方法。结合现有保护煤柱回收模式的限定,在上山或大巷双翼开采条件下,提出一种实现末采充填沿空留巷与液压支架切顶沿空留巷的双翼交替协同回采方法,采区或带区两翼工作面与上山或大巷贯通,设备向煤柱回收工作面或者相邻、接续工作面开切眼搬运,利用充填与液压支架进行留巷。这种回采方法实现了上山或大巷两侧完全无煤柱开采,提高了矿井回采率;加快了搬家速度,提高了矿井生产效率;改善了目前采区内上行式与带区前进式最后一个工作面回采结束再回收煤柱的限定模式。

    厚煤层放顶煤采空区残留煤体的往复式二次快速回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476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1142212.2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厚煤层放顶煤采空区残留煤体的往复式二次快速回采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放顶煤回采率低以及复采工作面巷道施工困难,施工工艺复杂等问题,提出厚煤层放顶煤采空区残留煤体的往复式二次快速回采方法。该方法首先在采空区两侧保护煤柱及采空区内布置复采工作面,复采工作面回风巷道直接与回风上山或大巷、辅助回风上山贯通。之后沿采区上山布置开切眼,运输巷道掘进工作面与回采工作面之间保持一定错距,形成前掘后采,同时在采空区侧砌筑墙体进行沿空留巷。待工作面与边界辅助回风上山无煤柱贯通后,逐步回撤支架到接续工作面的对应位置,利用沿空留巷与上一复采工作面采用相同工艺进行回采。由此改进采区通风方式,结合沿空留巷工艺,形成全范围回收采空区残煤与采区煤柱的往复式二次快速回采方法。

    一种随支架撤出进行充填加固实现减小保护煤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1334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937770.9

    申请日:2021-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支架撤出进行充填加固实现减小保护煤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确定采煤工作面停采线的位置;第二步,计算回撤通道内充填体墙的宽度;第三步,随液压支架撤出沿煤壁进行充填墙体砌筑,液压支架完全撤出后形成与工作面等长的充填体。本发明可解决大巷或上(下)山末采煤柱宽度过大的问题,通过回撤通道内砌筑充填体,与煤柱共同支撑上覆岩层载荷,进而达到减小大巷或上(下)山原末采煤柱宽度,同时保证大巷或上(下)山安全使用的目的。

    厚煤层放顶煤采空区二次复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834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142211.8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厚煤层放顶煤采空区二次复采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放顶煤、煤柱留设造成的回采率低的问题,提出对采空区进行二次复采的方法。首先提出在采空区两侧原永久遗失的护巷煤柱内布置复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其中复采工作面回风巷道与回风上山或大巷、辅助回风上山直接贯通,利用该巷道对采空区遗煤进行超前注浆加固、降低自然发火危险,复采工作面进风巷道边掘进、工作面边回采,且掘进与回采之间保持一定错距,依据工作面煤壁稳定性情况可在进风巷内进行补充注浆,工作面通风方式为“Z”型。综合利用巷道掘进、辅助工艺、工作面回采与通风方式,形成了降低自然发火危险性、减小煤柱内巷道维护难度的厚煤层放顶煤采空区二次复采方法。

    厚煤层放顶煤采空区残留煤体的复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4761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141342.4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厚煤层放顶煤采空区残留煤体的复采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放顶煤回采率低以及复采工作面巷道施工困难等问题。确定在坚硬或特厚煤层中,按照现有方法正常布置放顶煤回采工作面,在采空区侧上山或大巷内布置复采工作面,掘进复采工作面回风巷道与辅助回风大巷贯通,复采工作面回采与复采工作面运输巷道掘进工作面保持一定距离进行,直至工作面与辅助回风上山贯通,完成采空区残煤和采区煤柱的回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