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9093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04452.9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低渗油藏薄互层开发注采分枝井增控方法;一口单井的组成至少包括主井眼、采油分枝、注水分枝和人工裂缝,主井眼与注水分枝、采油分枝连通,采油分枝穿越至少1层油层与油层中的人工裂缝相通;本方法通过多条采油分枝及采油分枝上的人工裂缝不仅可以控制更多地下油气资源、而且通过注水分枝建立驱替压力递度、克服启动压差而增加采油效果,由于钻采油分枝和注水分枝成本远少于单独钻一口井的成本,大幅降低油气资源控制的作业成本,从而提高了海上低渗油藏开发的经济性;本方法利用一口井注采分枝井来实现控制和开发更多地下油气资源,适用于薄互层低渗油藏。
-
公开(公告)号:CN10481897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103217.X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稠油水平井分时分段注热采油管柱及其方法;管柱包括一个由中心管柱、防砂筛管和防砂封隔器组成的防砂完井管柱;中心管柱底部通过油管自由端依次连接有带孔管、N个球座和压力破裂盘,球座上有通孔;球座的通孔直径依次增大,钢球的外径也相对应的依次增大;热介质从中心管柱注入后,通过带孔管注入油藏储层,当达到目标后,投入外径最小的钢球,钢球穿过球座到达第1号球座关闭球座通孔,打压至设计压力后打开第1号压力破裂盘,通过第1号压力破裂盘向附近的油藏储层注热;当达到设计目标后,投入第2号钢球到达第2号球座关闭球座通孔,依次操作,可以依次打开上部的破裂盘,实现分时分段注热。
-
公开(公告)号:CN11051309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47371.6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稠油热采实验的长水平段多点注汽测量装置,其包括模型主体,模型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注汽端口,用于在试验中模拟现场水平井多点注汽,并在模型主体内设置有105个温度与压力测点,分布在模型主体中不同的储层;模型主体底部设置有辅助旋转系统,由辅助旋转系统调整模型主体的倾斜进而模拟储层倾角的大小变化;注入系统与模型主体一侧的各注汽端口连接;油水收集与计量系统与模型主体另一侧连接,用于收集与计量驱替出的油与水的混合物,得到的计量结果用于计算生产参数;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与模型主体连接,用于实时监测与记录储层内部的温度与压力值,并进行整合处理。本发明能提供精确的注汽测量,提高实验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738252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059874.3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缝内稠油可流动开度界限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裂缝开度与岩心的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式;2)采用束缚水饱和度下油相拟启动压力梯度测试法对岩心的启动压力梯度进行测量,获取岩心渗透率与拟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3)由步骤1)得到的岩心的裂缝开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以及步骤2)得到的岩心渗透率与拟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得到岩心的裂缝开度与拟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曲线;4)通过数值实验获得岩心中原油饱和度的变化与启动压力的关系,结合步骤3)得到的岩心的裂缝开度与拟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最终获得裂缝稠油油藏可流动裂缝开度界限。
-
公开(公告)号:CN10833156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62416.4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3/243 , E21B47/00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火驱数值模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加速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求取原油的氧化动力学参数,同时确定原油中的重质组分以及轻质组分的分子量;2)利用热物性分析仪求取热物性参数;3)建立与实际油藏条件相同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含油饱和度条件,进行一维燃烧管实验,取得的一维燃烧管实验结果;4)利用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步骤1)得到的氧化动力学参数以及步骤2)得到的热物性参数与步骤3)得到的一维燃烧管实验结果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即可得到改进型火驱数值模拟动力学模型,该改进型火驱数值模拟动力学模型相比传统模型组分减少、方程式简化,不仅提高了运算精度,而且大大降低了运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85198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911098586.9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低渗油藏减氧空气驱可行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中低渗油藏减氧空气驱的开发效果好坏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2)采用差异置信法对中低渗油藏减氧空气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初始关键影响因素;3)通过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对初始关键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得到最终关键影响因素;4)建立适用于中低渗油藏减氧空气驱可行性分析的z函数,得出中低渗油藏减氧空气驱的初步可行性分析评价结果;5)对中低渗油藏减氧空气驱的气窜风险性进行评价,根据气窜风险性评价结果以及初步可行性分析评价结果,得到最终可行性分析结果。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中低渗油藏减氧空气驱可行性分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869884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710148121.4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注采井纵向位置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储层底部构造进行简化;2)建立储层底部构造的斜度表征参数;3)引入静态描述参数;4)引用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过程的三个动态指标描述参数5)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储层不同底部倾斜程度条件下,注采井处于不同纵向位置时的油藏数值模型的运算结果;6)基于无因次水平井有效长度与三个动态指标描述参数的关系曲线,选取累产油量最大、高峰产油量最大、累积汽油比较低时方案所对应的水平井长度作为最优水平井长度,进而确定最优水平井长度条件下的可采储量厚度和水平生产井距储层底部的最优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5888631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305492.4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缝性稠油油藏热水驱物理模拟相似准数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裂缝稠油油藏热水驱渗流特点,建立基本假设条件;2)根据裂缝中的物质平衡方程、裂缝中的能量平衡方程,并结合压力、温度初始条件以及内外边界条件,获得裂缝稠油油藏热水驱数学模型;3)将裂缝稠油油藏热水驱数学模型中的相关变量无量纲化,并化简得到裂缝稠油油藏热水驱无量纲数学模型;4)列出裂缝稠油油藏热水驱数学模型、裂缝稠油油藏热水驱无量纲数学模型中的物理量;5)列出步骤4)中全部物理量所包括的基本量纲;6)根据裂缝稠油油藏热水驱无量纲数学模型,结合π定理及相似理论分析,获取相似准数。
-
公开(公告)号:CN10605020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543424.1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岩石孔隙压缩系数温敏效应的稠油热采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求取目标区块在不同温度下的岩石孔隙压缩系数;设置热采井注采参数,采用定岩石孔隙压缩系数方法,进行目标区块在某一注热温度下的稠油热采吞吐模拟,得到目标区块在该注热温度下吞吐若干轮次后的加热半径和温度分布;根据目标区块地层温度上升幅度和稠油热采模拟精度的需要,将目标区块在该注热温度下的加热半径范围内的温度按照等温度间隔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得到各温度等级的分布范围;将目标区块在该注热温度下的加热范围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区域;给不同的温度区域赋值不同的岩石孔隙压缩系数,进行目标区块在该注热温度下的稠油热采吞吐模拟开发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19651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1060231.3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热重分析仪测量稠油注空气开发燃料沉积量的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热重分析仪得到原油与空气反应动力学特征曲线;(2)分析所述原油与空气反应动力学特征曲线,以热对流曲线划定温度区间;(3)根据所述温度区间进行试验求得燃料沉积量。本发明的方法只需要利用热重分析仪即可求得燃料沉积量,同时利用了原油注空气开发的原理,实验步骤符合逻辑、计算方法较为简便,完全取代了利用高温驱替反应装置产出气体反推燃料沉积量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