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0743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283969.9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再生式换热器不同运行方式下流量转折点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核工程及化工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构建一次流体相对流量、一次流体相对入口温度和相对换热功率的无量纲参数;依据多项式指数关系将一次流体相对流量和一次流体相对入口温度的无量纲参数分别在低流量区和高流量区进行数据拟合,分别得到低流量区和高流量区的流量‑温度‑功率关系;根据低流量区和高流量区的流量‑温度‑功率关系求解预定的一次流体相对入口温度下的流量‑功率交叉点;依据低流量区和高流量区的流量‑温度‑功率关系以及流量‑功率交叉点计算得到流量转折点。本发明确定的流量转折点可以用于指导再生式换热器在不同流量下对应最大换热功率的运行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89539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648037.4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赵文斌 , 孙胜 , 斯俊平 , 童明炎 , 杨文华 , 汪海 , 莫华均 , 朱伟 , 刘洋 , 张文龙 , 徐斌 , 黄岗 , 张慧 , 徐灵杰 , 许怡幸 , 卢孟康 , 胡晓晖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研究堆用材料辐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试验堆的辐照装置内辅助加热系统。包括计算机、温度变送器,PLC控制器和温度变频器,计算机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可与温度变送器和温度变频器进行信号传递;所述的夹块组件安装在试验装置内部并与温度变频器和外部电源连接,温度变送器连接试验装置内的温度传感器。本发明拟解决辐照装置试验段轴向温差大,增加辐照试验段轴向有效高度长度以及辐照试样的装载量,充分利用有限的辐照资源,具有功率高、结构小,并适合安装在辐照试验段内,可以充分展平试验段轴向温差的加热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4111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93897.8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郭雨非 , 刘莎莎 , 陈嘉浪 , 马立勇 , 刘畅 , 刘晓松 , 刘水清 , 李国云 , 刘洋 , 孙凯 , 张海生 , 刘吉珍 , 宋雨鸽 , 刘文斌 , 宋霁阳 , 夏羿 , 刘润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合金辐射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数称取各原料:镍粉2~21%,铁粉0.9~9.0%,氮化硼粉0~2%,余量为钨粉,其中各原料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大于99.9%;将各原料混合后在惰性气体中进行间歇式球磨,球磨过程中加入过程控制剂;在180~250Mpa下冷压成型,后在温度依次升高的氢气环境中进行烧结后降温至1220~1240℃;惰性气体置换氢气后保温2~5小时,冷却至室温;以钨为主要合金元素,且不添加放射性元素,因此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钨合金辐射屏蔽材料具有极好的结构适应性,在制成屏蔽体的过程中无需另加结构骨架。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25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578995.5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主螺栓孔检测装置,本发明包括激光扫描检测系统、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激光扫描检测系统和定位系统均为可拆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定位系统用于实现检测装置的定位;所述激光扫描检测系统用于对主螺栓孔内部进行扫描测量,获得主螺栓孔内表面的结构参数并将其传送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主螺栓孔内表面的结构参数并进行处理,得到主螺栓孔检测结果。本发明利用激光检测原理,对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孔进行自动检测;相对于传统目视检查或视频辅助目视检查,该发明不仅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和精度,还可实现对其多个关键参数进行多维度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更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23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83051.4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1M99/00 , G01N25/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再生式换热器传热特性分析修正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核工程及化工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基于设计流程确定再生式换热器结构;根据再生式换热器结构在试验工况下运行反馈的试验数据以热平衡方法确定当前工况下的修正系数,并结合不同工况下的修正系数序列以小范围波动原则确定再生式换热器结构的共同传热修正系数;根据共同传热修正系数对再生式换热器结构在任意所需工况中的传热系数进行修正,并依据修正后的传热系数与再生式换热器结构的耦合情况分析得到所需工况下的传热性能评价结果。本发明可以准确预测该定型再生式换热器在各种工况下的换热能力,有助于避免某一工况条件下换热能力不足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3857584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54703.3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照考验管水下切割装置,包括三维调节平台、联接杆、支撑平台、切割组件和抓取组件,三维调节平台固定设置在水面上;联接杆的上端与三维调节平台固定连接;支撑平台与联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切割组件固定设置在支撑平台上,且对竖直设置在水中的待切割辐照考验管进行切割;抓取组件的抓取端抓取待切割辐照考验管。本发明通过联接杆将支撑平台设置在水下,并通过三维调节平台精准的调节支撑平台相对于待切割辐照管的位置,然后通过切割组件对大长型的待切割辐照考验管进行水下切。
-
公开(公告)号:CN11286371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55805.6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棒束型快堆燃料元件的辐照试验装置,包括保护管、镉管,以及多个辐照件和多个堵流件,所述保护管设置在镉管内侧;保护管和镉管之间的环形间隙形成外侧冷却水流道,外侧冷却水流道的顶部引入堆芯冷却水形成强迫流动冷却水,多个辐照件均匀布置在保护管内侧,多个堵流件均匀布置在保护管的内壁上,辐照件、堵流件与保护管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内侧冷却水流道,所述内侧冷却水流道的顶部引入堆芯冷却水形成强迫流动冷却水;内侧冷却水流道内在辐照件的上游和下游均设置有热电偶和引压管;辐照件内能够搭载多个燃料元件。本发明所述辐照试验装置不经能够满足辐照试验指标,且可搭载较大数量快堆燃料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48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1069316.0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纤维束试样辐照试验集束预紧装置及方法,包括:辐照外罐、辐照内罐、2个金属环形布线支架;2个金属环形布线支架分别固定在辐照内罐的两端,辐照外罐、辐照内罐、金属环形布线支架的轴线重合;每个金属环形布线支架上都均匀分布有多个导线柱和多组纤维束压紧固定螺孔,2个金属环形布线支架关于辐照内罐中心线对称;导线柱内外两端均为凸起状,导线柱外凸起端外边缘圆弧与辐照外罐内表面圆弧弧度一致,纤维压紧固定螺孔与螺钉和垫片配合对缠绕在螺钉上的陶瓷纤维束进行压紧固定,实现了对陶瓷纤维束进行集束预紧,使陶瓷纤维束中的纤维较为缜密且受力状态均匀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25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78995.5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主螺栓孔检测装置,本发明包括激光扫描检测系统、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激光扫描检测系统和定位系统均为可拆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定位系统用于实现检测装置的定位;所述激光扫描检测系统用于对主螺栓孔内部进行扫描测量,获得主螺栓孔内表面的结构参数并将其传送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主螺栓孔内表面的结构参数并进行处理,得到主螺栓孔检测结果。本发明利用激光检测原理,对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孔进行自动检测;相对于传统目视检查或视频辅助目视检查,该发明不仅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和精度,还可实现对其多个关键参数进行多维度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更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93810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68996.9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研究堆辐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验件夹持单元及梅花式可回装辐照考验组件,夹持单元包括若干夹持件,其两端设有夹持部,夹持部设有用于夹持考验件的夹持盲孔,考验件被夹持于相邻两个夹持件之间,夹持盲孔的侧壁设有用于提供径向预紧力的第一弹性件,夹持盲孔的底部设有用于提供轴向预紧力的第二弹性件;若干拉杆,夹持件设有至少两个贯穿两端的拉杆孔,拉杆穿设于相邻两个夹持件相邻夹持部的拉杆孔内;若干固定件,布置于夹持件的两个夹持部之间,并与拉杆的端部连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能够批量装载考验件,而且还保证了每根考验件均有径向预紧力和轴向预紧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