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5119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811079114.4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39 , C01B32/342 , C01B32/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磷酸法活性炭转炉积炭弊端的方法,适应以松木屑、杉木屑及硬杂木屑为原料,采用磷酸法转炉活化工艺制备粉状活性炭。采用磷酸添加少量聚马来酸作为复合活化剂,其中聚马来酸相对分子量控制在600‑1000。木屑原料与复合活化剂混合,经充分搅拌后送入转炉,热解活化,活化温度为450-550℃。本法可以使木屑磷酸法转炉制备粉状活性炭活化过程发生明显的变化,采用本发明的活化生产工艺,可以完全消除积炭弊端,转炉连续运行一年也无需清理积炭,对于改善活性炭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等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26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63078.1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342 , C01B32/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介导调控磷酸法活性炭孔道和表面性质的方法,属于活性炭材料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空气对磷酸聚合、磷酸酯形成的抑制作用,无需改变酸屑比、活化温度和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仅通过调控磷酸法预处理和炭活化过程中空气的含量就实现活性炭孔道和表面性质的定向调控,解决了常规磷酸法活性炭孔道和表面性质调控时工艺参数改变导致的设备通用性差,耗时等难题。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性强,无需对原有设备进行改动,对其它类型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亦有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06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79092.6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10G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热解焦油连续去除水分的方法,通过对生物质焦油加热、加压,并组合离心分离的方法,达到连续高效去除生物质热解焦油的目的。对生物质热解焦油采用加热、加压处理,在加热器中控制生物质热解焦油加热温度为110‑140℃,然后加压至0.3‑0.7MPa,输送至缓冲罐中,由于重力的作用,热解焦油中的水分在上层,脱水焦油沉降在下层,中间为两者相混的乳化层,各层之间由带网眼的隔板分隔,乳化层由于受到温度和压力的作用而分解为水和脱水焦油,两者分别向上和向下运动而分离。缓冲罐中下层的脱水焦油被送至离心分离器中,分离出重组分焦油最终产品,少量的轻组分被送回生物质热解焦油原料储罐继续循环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163491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613707.5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3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磷酸法活性炭灰分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利用碱洗、酸洗、添加氧化剂的组合工艺对活性炭中难溶于水的聚合磷酸和聚合磷酸盐灰分进行深度脱除,在25-100℃振荡15-60min,通过离心脱水,得到低灰分磷酸法活性炭。该方法得到的活性炭灰分含量最低可到1%以下。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应用,通过使用常见的酸碱溶液和氧化剂,在一定温度下振荡或浸泡,提高聚合磷酸和聚合磷酸盐灰分的水解速度,通过离心脱水,最大程度地将活性炭孔道内的聚合磷酸等杂质与活性炭快速分离,有效地防止水溶性杂质的二次吸附,从而实现活性炭灰分含量的降低,为磷酸法活性在食品、医药、净水等场合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022754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01306.8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炭基钛酸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高强度、高吸附性能的活性炭为载体,制备负载钛酸酯固体催化剂;常压催化反应过程中水不断的移出反应釜,异辛醇回流至釜内继续反应;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离心后得到固体催化剂,剩余液体通过减压精馏后得到对苯二甲酸二辛酯产品和异辛醇原料。本发明方法反应、分离和后处理过程简单,固体催化剂及过量的异辛醇原料可循环使用,所得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收率高,纯度达99.5%以上,产品色泽好,过程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916051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226973.1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318 , C01B32/336
Abstract: 一种生物质气化剩余物成型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以生物质气化剩余物炭粉为原料,将原料与高温黏结剂、活化助剂和常温黏结剂混合均匀后在成型机中挤出成型,经烘干硬化后移至高温炉中进行炭化和活化,制得成品活性炭。本发明所述常温黏结剂在与炭粉、高温黏结剂混合后起定型作用,方便原料的挤出成型或定型;在高温炭化和活化过程中,常温黏结剂被烧掉生成孔隙,此时高温黏结剂受热熔融起黏结效果;活化助剂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气化剩余物的反应活性。活性炭的强度可达99%,碘吸附值达到900mg/g,亚甲基蓝吸附值大于180mg/g。
-
公开(公告)号:CN107694563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819089.8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B01J23/44 , C07C213/02 , C07C215/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44 , B01J35/006 , B01J35/0066 , B01J37/0203 , B01J37/16 , C07C213/02 , C07C215/76
Abstract: 钯炭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载体活性炭浸渍到溶解有配合物的水溶液中,搅拌浸渍,随后加入钯盐水溶液,继续搅拌;上述温度下,无机碱调溶液pH至8~11,搅拌后加入硼氢化钠,反应后停止搅拌;上述混合液经过滤收集固体,然后用蒸馏水和乙醇依次洗涤,真空干燥得钯碳催化剂。钯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步骤少,易于规模化生产;所制得的催化剂钯粒子粒径小,分散度高,且对4-硝基苯酚有较高的催化加氢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7251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780799.4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318 , H01G11/24 , H01G11/32 , H01G11/44
Abstract: 海藻酸盐基三维网络层状活性炭及其一步炭化制备方法,包括将海藻酸与钠离子反应得到可溶性海藻酸钠,再将海藻酸钠配制为溶液,加入CaCl2充分搅拌,制得海藻酸钠钙复合物前驱体,最后将得到的前驱体充分洗涤,置于烘箱干燥;将得到的前驱体置于石英舟中,放入管式炉中,通入氮气,从室温升温至最终炭化温度;待炭化工艺结束,温度降至室温,将所得不可溶性海藻酸盐基多孔活性炭进行酸洗,再水洗除去其中的金属化合物,最后置于110℃烘箱中充分烘干,将烘干的活性炭样品经行研磨,置于干燥环境中,即可得到海藻酸盐基三维网络层状活性炭。本发明制备过程清洁,步骤简单,产品结构多样可调控,电容性能高,制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74479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4497.3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G11/44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17 , C01P2006/40 , H01G11/34 , H01G11/86
Abstract: 一种碱木质素基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造纸黑液中粗提纯的碱木质素与三嵌段聚合物Pluronic F127和Mg(CH3COO)2·4H2O混合,加入甲醛与盐酸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液;将上述混合液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黑褐色固体;然后将黑褐色固体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炭化反应,反应结束后持续通入氮气或惰性气体冷却至室温;最后进行酸洗、水洗,干燥后得到黑色粉末状的多孔炭材料。所得材料可应用于双电层超级电容器中,炭化过程中,不使用强酸、强碱等强腐蚀性化学物质,对设备的损耗降到最低;所用原料为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副产物,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且木质素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888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91857.5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含水废粉状活性炭制备高强度成型活性炭的方法及产品,属于活性炭材料与环保技术领域。该方法以高含水废粉状活性炭为原料,与矿物土黏结剂、补强剂、增塑剂、坯体增强剂复配,经加热搅拌,成型造粒,烘干焙烧,筛分,得到成型活性炭;高含水废粉状活性炭的含水量为45%~65%,粒度≥100目;矿物土黏结剂为高岭土、凹凸棒土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粉末混合物,粒度≥100目,粘度≥100mPa·s。该方法有效解决高含水废粉状活性炭中吸附水存在导致的挤压造粒过程干湿分离、模具堵塞等技术问题,显著提高成型活性炭的颗粒强度、着火点,制备得到的成型活性炭耐磨强度大于97%、着火点≥400℃、四氯化碳吸附率≥3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