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8341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72732.6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61K36/185 , A61K8/97 , A23L1/29 , A61P39/06 , A61Q19/08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梓树叶片中提取抗氧化成分—酚类物质的方法。先对新鲜采摘的梓树叶片进行杀青处理,然后将叶片烘干至恒重,粉碎过筛后加入甲醇溶液中,经超声处理,浸提后对所得溶液进行过滤,滤液中含有酚类物质。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提取领域。梓树(Catalpa ovata)叶片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抗氧化和还原能力,由于其原料为梓树叶片,产量大,提取方法简单,总体成本低,所以适合大规模生产,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适用于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和食品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939898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459092.0
申请日:2012-11-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楸树无性系的选育方法,包括:对楸树进行人工杂交种子育苗,对杂交所得不同家系进行评比试验,从中选择优良家系,然后再按照在入选的优良家系中多选超级苗,落选家系中少选超级苗的原则,完成超级苗选择,将超级苗无性系化,最后进行无性系评比试验,即得超级苗无性系;对楸树无性系杂交育种方法得到的超级苗无性系进行三级筛选试验;第一级筛选采用间比法无重复试验设计;第二级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第三级筛选是在不同生态区进行大田对比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并结合小规模造林验证,完成适合不同生态区的楸树无性系的决选。本发明在不断扩大育种群体的基础上,用8~9年完成对不同生态区适宜优良无性系的早期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363637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554487.3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丽江云杉容器苗的补光育苗方法,以及该方法的应用。所述方法包括:播种丽江云杉种子后,对容器苗进行补光处理;补光时间包括:从容器苗的幼苗脱壳后开始补光,在容器苗生长季节连续补光两年;容器苗生长第一年从容器苗的幼苗脱壳后开始补光,补光时段为22:00~2:00,补光100~110天;容器苗生长第二年从容器苗展叶时开始补光,补光时段为21:00~1:00,补光110~120天。本发明首要解决了丽江云杉育苗过程中的苗期和幼龄期生长缓慢的问题,大大加速了丽江云杉苗期生长,延迟封顶,使苗木提前出圃;可有效保证丽江云杉的成活率和苗圃保存率,为大规模供应丽江云杉造林提供一种周期短且成本低廉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461119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64926.4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粗枝云杉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方法,包括:采集粗枝云杉自由授粉无性系的球果,分离出未成熟合子胚进行体胚发生培养;所述体胚发生培养包括四个阶段: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阶段、胚性愈伤组织增殖阶段、体细胞胚成熟阶段和体细胞胚萌发阶段。本发明和现有国际上同属或同类树种的研究报道相比,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极大提高,体细胞胚的分化能力和萌发能力也极大提高,同时筛选得到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时间保持和增殖方法,极大降低了丧失胚性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2939898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59092.0
申请日:2012-11-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楸树无性系的选育方法,包括:对楸树进行人工杂交种子育苗,对杂交所得不同家系进行评比试验,从中选择优良家系,然后再按照在入选的优良家系中多选超级苗,落选家系中少选超级苗的原则,完成超级苗选择,将超级苗无性系化,最后进行无性系评比试验,即得超级苗无性系;对楸树无性系杂交育种方法得到的超级苗无性系进行三级筛选试验;第一级筛选采用间比法无重复试验设计;第二级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第三级筛选是在不同生态区进行大田对比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并结合小规模造林验证,完成适合不同生态区的楸树无性系的决选。本发明在不断扩大育种群体的基础上,用8~9年完成对不同生态区适宜优良无性系的早期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1243760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810057291.2
申请日:2008-01-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祁连圆柏硬枝扦插育苗的方法,剪取年龄为7~10年的祁连圆柏的一年生硬枝为穗条,穗条的平均长度为14.0~18.0cm、平均直径为3.0~5.0mm。于每年的4月下旬将所述穗条插入温室中进行育苗,扦插基质为泥炭和珍珠岩按1∶1的比例混合制成,扦插基质首先灌成长度为13~16cm的基质肠,并摆放于58×23cm的托盘中放置于温室内的扦插床上,通过硬枝扦插育苗的方法繁殖祁连圆柏。缩短了祁连圆柏的育苗周期,节省成本,取得了显著成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531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05672.6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温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温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温县国有实验林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楸树CbuPDS基因VIGS沉默体系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以最容易获得的楸树组培苗的嫩叶为材料,建立了以楸树组培苗嫩叶为基础的能引发持续时间较长的基因沉默转化体系。将携带有pTRV1的农杆菌和携带有pTRV2‑CbuPDS基因沉默载体的农杆菌通过叶片注射法浸染楸树,接种2月后新长出的叶片依旧呈现光漂白症状。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出现光漂白症状的叶片,其CbuPDS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大幅降低。楸树光漂白症状的叶片还可提高楸树叶片的观赏价值,可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更多的景观元素,同时为观材两用的花叶楸树新品种的培养提供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9627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70982.6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几何测量确定梓属叶片形状的方法,通过采集梓属叶片或图像,并对叶片或图像进行处理,通过对叶片中的夹角大小的测量表征叶片形态,即将形态的图像值转换为数据信息,获得了准确的几何形态统计分析结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强,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度高;能够对梓属叶片几何形态进行全面准确的鉴别,规避了不同的叶基形态的影响,对于梓属植物的快速鉴别与分类、种质叶片形状观测等研究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40274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95489.9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洛楸1号’嫁接采穗圃的营建方法,以‘洛楸1号’1年生嫁接苗、扦插苗或组培苗为建圃材料,按行距为1.5m~3m、株距为1.0m~2.5m定植。然后,在苗干0.1m~1.0m处定干,通过侧枝数量控制,实现单株最大的产芽量。解决了‘洛楸1号’产芽量低,影响规模化扩繁的问题,操作简单、实用,为‘洛楸1号’采穗圃的营建提供给了技术保障,适用于‘洛楸1号’规模化繁育。
-
公开(公告)号:CN103497928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462072.3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粗枝云杉体细胞胚萌发前的干化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获得粗枝云杉的体细胞胚后,对体细胞胚采用“滤纸桥法”、“空培养容器法”或“滤纸法”的方式进行干化处理0~21天,然后再进行萌发。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粗枝云杉体细胞胚萌发前的干化处理方法,包括了基于体细胞胚颜色变化的干化标记策略,能够极显著地提高体细胞胚的萌发率;同时,体细胞胚萌发的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而且不会受到基因型和细胞系的影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为实现粗枝云杉体细胞胚的工厂化育苗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