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8423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03576.4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复合材料杆与粘结剂界面滑移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该测试装置包括:卡套于纤维复合材料杆上的抵靠板,抵靠板抵靠于套管的第一端部;连接于抵靠板的固定架,固定架的设置方向与套管的设置方向相一致,且固定架靠近套管的第二端部处形成有连接端部;夹固于套管的第一端部处并与抵靠板相贴的第一夹板;与纤维复合材料杆相平行设置的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头穿过抵靠板并与第一夹板相贴。本发明的测量装置在测量的过程中利用抵靠板紧紧的抵住套管,能够确保套管的位移为零,减少了套管发生滑移对测试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测试结果的精准性。本发明的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340430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19144.2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G2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预应力杆件的张拉装置及张拉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纤维预应力杆件穿置于混凝土结构上,并形成固定端部和张拉端部;于张拉端部和固定端部套设锚环;于固定端部处连接第一紧固件;于张拉端部处连接第二紧固件;于张拉端部处设置驱动机构以进行预张拉;待预张拉完成后,紧固第二紧固件;将顶推件插入张拉端部处的锚环和垫板之间,通过顶推件对张拉端部处的锚环施加向外的顶推力进而实现对碳纤维预应力杆件的张拉。本发明的张拉方法通过顶推件来实现,所用的结构均属于小型化结构,占用空间小,施工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3609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86806.3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余少乐 , 陈新喜 , 亓立刚 , 潘钧俊 , 陈华 , 杨钦 , 慎旭双 , 张亚雯 , 张文莹 , 王俊佚 , 李赟 , 武念铎 , 万展君 , 孙晓阳 , 郭志鑫 , 金国栋 , 王碗 , 张朋 , 张双龙 , 陈星 , 董俊杰 , 雷克 , 周军红 , 孙晓波 , 吴振东 , 蔡睿欣 , 蒋佳磊 , 杨鸿玉 , 李新齐 , 邓文超 , 崔一鹏
IPC: G06F30/13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50/08 , G06F113/16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管线排布系统及方法,管线排布方法包括步骤:S1、在进行管线预埋施工之前,利用BIM建模软件对待进行管线排布的建筑进行建模;S2、根据配管设计要求于建筑模型内模拟管线排布;S3、统计当前模拟的管线排布中二叠管的数量和三叠管的数量,判断所述三叠管的数量是否为零:若否,则返回步骤S2;若是,则判断所述二叠管的数量是否小于预设的数量阈值:若否,则返回步骤S2;若是,则以当前模拟的管线排布作为最终管线排布。本发明基于BIM技术并配合一定的逻辑判断,可深化排布平板上的管线,减少二叠管并杜绝三叠管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235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10006.0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落式基坑内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体系包括立柱桩及托梁,托梁可相对升降地安装于立柱桩。方法包括:施工立柱桩;完成第一层土开挖,于立柱桩上安装多道托梁,将待安装的多道内支撑件按照组装在多道托梁上并随各自托梁沿立柱桩滑落;待第一道内支撑件滑落到位,利用第一道内支撑件施加轴力;完成第二层土开挖,将剩余内支撑件通过各自托梁沿立柱桩继续滑落;待第二道内支撑件滑落到位,利用第二道内支撑施加轴力;继续逐层开挖下方土,并通过托梁逐层滑落各内支撑件,待滑落到位利用各内支撑件施加当前层轴力;直至开挖至基坑底。使多层钢支撑一次安装、分次滑落,大大方便钢支撑施工和提高钢支撑施工效率,有效节约施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94214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47092.6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 E01D19/00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缝抗疲劳性能加强结构及其加强方法,包括:第一碳纤维布、第二碳纤维布以及张拉机构,第一碳纤维布固设于焊缝一侧的第一钢构件上,第一碳纤维布对应第二钢构件形成有第一张紧端,第二碳纤维布固设于焊缝另一侧的第二钢构件上,第二碳纤维布对应第一钢构件形成有第二张紧端,张拉机构通过张拉机构将第一张紧端和第二张紧端固定连接,通过调节张拉机构使第一张紧端和第二张紧端相互靠近,从而使第一碳纤维布和第二碳纤维布张紧于第一钢构件和第二钢构件之间,对第一钢构件和第二钢构件施加相互靠近的作用力,以提高第一钢构件和第二钢构件之间焊缝的抗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08748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10378202.9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撑支护体系下用于控制基坑变形的深基坑支撑方法,包括:开挖深基坑中对应于对撑支护体系的对撑部位中部的土方;在对撑部位的中部施工第一支撑梁;开挖深基坑中对应于对撑支护体系的对撑部位两端的土方;在对撑部位的两端施工第二支撑梁,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梁结合所述第一支撑梁来封闭所述对撑部位处的深基坑;开挖深基坑中对应于对撑支护体系的非对撑部位的土方;在非对撑部位施工非对撑部位支撑梁,进而将整个深基坑进行封闭。本发明首先开挖对撑部位土方,按先施工中间然后施工两端的顺序,保证对撑部位的中间的第一支撑梁收缩后采用第二支撑梁快速封闭对撑两端部位,封闭对撑部位支撑,减少基坑无撑时间,控制基坑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7700862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40065.3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74 , E04G23/02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体门洞口增高改造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墙体上的门洞口增高位置的上方开设多个穿墙孔,穿墙孔与门洞口增高位置之间留有供新建过梁施工的过梁施工段;于墙体的两侧搭设支撑架体,于穿墙孔中插设穿墙杆来拉结墙体的两侧的支撑架体,利用穿墙杆及墙体两侧的支撑架体支撑固定墙体;将过梁施工段进行切除;于切除后的过梁施工段位置施工新建过梁;对施工完成后的新建过梁下方的墙体的原有过梁进行增高切除;最后将支撑架体和穿墙杆拆除并填充穿墙孔。本发明可以解决在不整体拆除墙体情况下,完成墙体门洞口增高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0595185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610356469.8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环形支护体系中的降水井保护平台,包括:马道平台,搭设于深基坑环形支护体系内并与深基坑环形支护体系的当前支撑结构相连,用于检修及观测位于深基坑环形支护体系中间的中间降水井;中间降水井设置于马道平台;附着平台,搭设于深基坑环形支护体系的边缘并与深基坑环形支护体系的当前支撑结构相连,用于检修及观测位于深基坑环形支护体系边缘的边缘降水井;边缘降水井设置于附着平台。本发明对位于深基坑环形支护体系中间的中间降水井搭设马道平台作为检修及观测平台,对位于环形支撑边缘的边缘降水井采用搭设附着平台的方式,将边缘降水井固定于附着平台,从而解决深基坑环形支护体系中的降水井的保护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405122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410608154.9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板预留洞吊模安装结构,其包括:悬吊于楼板预留洞正下方、板紧贴于楼板下表面的吊模底板;架设于所述楼板预留洞上方的吊模悬吊支架,所述悬吊支架包括多个支撑于所述楼板上表面的支脚以及多个钢丝夹持装置;悬吊钢丝,所述悬吊钢丝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吊模底板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钢丝夹持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采用悬吊支架以及悬吊钢丝对吊模底板进行支撑,这样不仅便于安装还可以避免在吊模底板下方搭设支撑结构。套在悬吊钢丝外侧的塑料软管可以再浇筑过程中避免悬吊钢丝和混凝土接触,这样在拆模过程中悬吊钢丝更加便于拆除。
-
公开(公告)号:CN106351342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28117.8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墙防水施工工具及其施工方法,该施工工具包括:保护套筒;置于所述保护套筒内的涂覆结构,所述涂覆结构可沿所述保护套筒推拉移动,所述涂覆结构推拉移动的前端面固设有涂覆海绵,所述涂覆海绵随着所述涂覆结构的推拉移动以伸出所述保护套筒外或进入所述保护套筒内;以及装设于所述保护套筒上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对所述涂覆结构的推拉移动进行限位以令所述涂覆海绵伸出所述保护套筒外一设定距离。本发明利用涂覆海绵进行防水涂料的涂刷,结合保护套筒和限位结构的保护和限位作用,起到了统一外墙墙面涂刷防水涂料的涂刷规格,使得涂刷所形成的防水胶层,薄厚均匀,大小统一,为建筑工程带来可观的施工质量和观感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