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振选择的高紧凑型串联直接液冷高功率激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8390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808770.3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振选择的高紧凑型串联直接液冷高功率激光装置,涉及高能激光技术领域。所述高功率激光装置包括:种子源、用于对主激光增益放大和对增益介质产热进行冷却的多个串联的复合增益模块、偏振反射镜和用于偏振态选择的偏振选择单元;所述种子源提供的主激光与复合增益模块中的泵浦源提供的泵浦光非共路。与现有技术相比,多个增益模块的串联可实现高功率的激光放大,且主激光与泵浦光不是严格共路,因此光路中无须设置泵浦光和主激光的分色镜,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热致像差较小,保证了输出激光具有较好的光束质量,在实现有效热管理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紧凑度,大幅度减小了系统体积和重量。

    一种端泵浦液体直接对称冷却板条增益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361210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691673.6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泵浦液体直接对称冷却板条增益模块,属于板条固体激光领域,包括板条增益介质,与该板条增益介质两侧大面相对的位置分别设有一冷却器,每个冷却器与板条增益介质之间固定连接,形成一密封腔体;冷却器的上方设置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当板条增益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时,冷却液从进水口注入后在密封腔体内部直接流经两个大面,并从出水口流出,从而将板条产热带走。本发明可减小由于板条废热产生的局部连接应力引起的静态畸变和长期使用后热连接状态的退化,有效提升板条静态光束质量和板条增益模块长期使用的稳定性,能够对激光增益介质进行冷却;装夹工艺相对简单,提升装夹应变应力分布一致性。

    一种非接触测量光学晶体包边厚度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564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10503118.1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测量光学晶体包边厚度的装置和方法,属于激光系统光学参数测量领域,平行光源发射的平行激光束入射至待测样品的包边和晶体内部,光线在包边和晶体内部沿直线传播,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散射,出射光经过物镜和目镜后,待测样品后表面光场分布成像至CCD相机,因界面处光线不能到达CCD相机,在像中对应的位置会出现暗区;CCD相机用于将采集的光场分布转化为图像,并传递给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出暗区到待测样品的包边边缘的长度,再根据成像系统放大比例,获得晶体包边厚度。本发明的非接触测量光学晶体包边厚度的装置和方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速直观,可弥补已有技术结构复杂和不能直接测量的不足。

    消回光防自激振荡角度阵列式增益模块及激光放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3417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396892.7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回光防自激振荡角度阵列式增益模块及激光放大装置,涉及高能激光技术领域。该消回光防自激振荡角度阵列式增益模块包含复合增益介质晶体、激光冷却液、特殊泵浦光通光窗口、主激光窗口;所述复合增益介质晶体根据角度选择关系形成阵列,并用于实现光瞳的补偿,与具备荧光吸收功能的特殊泵浦光通光窗口共同作用,实现消回光防自激振荡。本发明改进了复合增益介质晶体阵列式排布,增加了系统的紧凑性;同时采用透射式的光路,减小了系统的复杂性;此外增益介质口径大,降低了激光功率密度,减小了增益介质损伤几率,提高系统鲁棒性,热管理均匀,同时面泵浦可实现均匀的产热,热致像差较小,保证了输出激光具有较好的光束质量。

    一种双峰钠导星激光器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422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310168875.1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峰钠导星激光器,包括种子源及波长锁定单元、1064nm激光放大单元、1319nm激光放大单元及和频器,所述种子源及波长锁定单元输出双频1064nm种子源激光和单频1319nm种子源激光,双频1064nm种子源激光经1064nm激光放大单元得到1064nm基频激光,单频1319nm种子源激光经1319nm激光放大单元得到1319nm基频激光,1064nm基频激光和1319nm基频激光经过和频器非线性和频产生双峰589nm钠导星激光。本发明通过拍频频差锁定模块与光纤和频及钠池波长锁定模块间接实现双峰钠导星激光光谱同时精确对准钠D2a和D2b双峰光谱,除钠D2a和D2b双峰外无其他边带峰,不会导致激光输出能量的浪费;能够满足不同激光器路数/功率的天文自适应光学应用需求。

    一种薄片激光晶体冷却装置及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14583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479994.4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激光晶体冷却装置及激光器,属于激光器散热技术领域,薄片激光晶体冷却装置依次包括进出液板、分液板和直冷板,所述进出液板上设有进液口和回液口,所述分液板上设有分液通孔,所述直冷板的一侧面与薄片激光晶体相贴合,其另一侧面设有冷却槽,且所述冷却槽通过分液通孔分别与进液口、回液口连通,本发明能够保证冷却液被合理分配至薄片激光晶体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提高了薄片激光晶体冷却的均匀性,保证了薄片激光晶体的正常工作,同时,实现了紧凑化集成,能够有效释放了薄片激光晶体的热应力,提高薄片激光晶体的使用寿命。

    一种非接触测量光学晶体包边厚度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564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503118.1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测量光学晶体包边厚度的装置和方法,属于激光系统光学参数测量领域,平行光源发射的平行激光束入射至待测样品的包边和晶体内部,光线在包边和晶体内部沿直线传播,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散射,出射光经过物镜和目镜后,待测样品后表面光场分布成像至CCD相机,因界面处光线不能到达CCD相机,在像中对应的位置会出现暗区;CCD相机用于将采集的光场分布转化为图像,并传递给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出暗区到待测样品的包边边缘的长度,再根据成像系统放大比例,获得晶体包边厚度。本发明的非接触测量光学晶体包边厚度的装置和方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速直观,可弥补已有技术结构复杂和不能直接测量的不足。

    一种消除激光器增益模块因窗口形变造成的波前畸变的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71198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510543603.0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激光器增益模块因窗口形变造成的波前畸变的装置及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激光增益模块、折射率匹配液、外窗口、第一机械固定件;激光增益模块包括有激光增益介质、第二机械固定件和内窗口;激光增益介质和内窗口固定在第二机械固定件上;内窗口和激光增益介质之间以及激光增益介质和激光增益介质之间的空间填充有冷却液;第一机械固定件设置在激光增益模块的外侧;外窗口设置在第一机械固定件上;外窗口与激光增益模块之间填充有折射率匹配液。该方案能够有效消除内窗口形变所导致的波前畸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