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合金薄壁件热等静压成形/渗碳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29024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257840.6

    申请日:2021-03-10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航空航天制造技术领域一种钛合金薄壁件热等静压成形/渗碳工艺,主要由带有真空孔的盖片、带有装粉口的顶板、固定模具、带有可嵌入固定模具凹槽的成形圆筒壁、石墨纸,以及钛合金粉末组成。本工艺包括成形圆筒壁的设计和制备、碳源的选择、热等静压成形工艺、渗碳复合工艺过程控制及前后处理,同时针对热等静压及渗碳复合工艺过程中的包套变形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本发明同时兼顾了钛合金薄壁件的成形及渗碳,减少了钛合金薄壁件成形的加工步骤,实现了钛合金薄壁件指定表面的渗碳,同时非渗碳面不会受到污染,可以有效缩短渗碳时间、降低制造成本,使渗碳层均匀,且会形成固结的石墨层,达到减阻耐磨效果。

    一种增材制造成形的钛合金增韧抗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559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255208.8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的一种增材制造成形的钛合金增韧抗磨方法。该方法是将增材制造制备得到的钛合金试样依次进行退火处理、初次深冷处理、初次时效处理、二次深冷处理、二次时效处理,使增材制造的钛合金试样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摩擦学性能。在深冷和时效处理的反复作用下,促使钛合金中的钒元素析出从而促进不稳定马氏体相分解,并形成高密度位错运动、诱导孪晶生成,处理后的钛合金内部形成更细小的晶粒。采用该发明将深冷和时效循环处理应用于增材制造产品的后处理工艺,可以消除残余应力、细化晶粒、形成高密度孪晶,使材料的韧性及摩擦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种改善井下测井装置工作时长的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624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23764.8

    申请日:2023-0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井下测井装置工作时长的散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保温隔热装置、微通道换热装置、相变储热装置、螺旋管制冷装置、循环散热控制模块以及制冷控制模块综合散热系统。散热系统通过微通道换热器将芯片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工质传导至相变材料中储存起来,冷却剂通过螺旋管制冷装置将相变材料储存的传导至隔热瓶外,制冷控制模块控制冷却剂对相变储热装置中的相变材料循换相变吸热与放热,进而提升相变储热装置的储热能力,直至冷却剂被消耗完。通过制冷剂的相变吸收相变材料的储存的热量,促使相变储热装置中的相变材料循环利用,进而显著延长测井装置在高温井下的工作时长。

    一种电解着色用的在线监测系统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8852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40029.9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氧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解着色用的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功率计算模块、电源模块、电解槽、搅拌器、热交换器和冷却装置,功率计算模块连接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连接电解槽,电解槽连接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连接冷却装置,电解槽内设置有电解液,搅拌器设置于电解槽内;监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被处理的工件的表面积以及电解液的参数信息;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工件的表面积控制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本发明通过对金属电解着色的过程进行动态实时化的监测,充分保证电解液以及工件的生产质量,并且,对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在进行监测的同时,进行自动化调节处理,防止了成品工件产生的局部缺陷,提升了加工质量。

    具有金刚石微粒复合耐磨带的钻杆

    公开(公告)号:CN11496159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808916.4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金刚石微粒复合耐磨带的钻杆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石油钻杆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具体包括:钻杆接头;以及至少两条耐磨带,其沿钻杆周向间隔布设于所述钻杆接头表面,每条所述耐磨带轴向截面表面型线为弧形;每条所述耐磨带外表面沿所述钻杆接头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多条凹坑带,同一条凹坑带的两个相邻凹坑之间通过沟槽连通;所述凹坑中填充有金刚石微粒,至少有一个凹坑中填充的金刚石微粒上表面凸出于耐磨带外表面。本发明在设计提高钻杆耐磨性能时,放弃了本技术领域从改变焊丝组分入手的主流技术思路,以现有的含有硬质组分的耐磨带为基础,通过结构设计和金刚石微粒复合,同时实现了钻杆接头和套管内壁之间的减摩耐磨效果。

    一种纳米非晶态合金制备装置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2919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32872.6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一种纳米非晶态合金制备装置,包括升降装置、样品仓装置、冷却装置、样品收集装置等。升降装置包括齿轮升降杆,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齿轮升降杆啮合,齿轮升降杆升降带动样品仓升降;样品仓装置包括气体输送管,金属线材,样品仓壳体,喷头,将两根连续送进的金属线材作为自耗电极,在喷嘴端部产生电弧作为热源,利用压缩气体将熔融态金属雾化吹出;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液,插板阀;样品收集装置包括阀门,样品收集室。吹出的金属雾化颗粒落入冷却液,冷凝后形成纳米非晶态合金。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单易操作,绿色无污染,形成的纳米非晶态合金纯度高,合金种类和粒径尺寸可调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