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7608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069777.1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B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滤除气泡装置,包括:顶部开口且底部设有致密过滤结构的第一容器,与第一容器的底部连通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包括互相连通的大径腔和小径腔,所述小径腔与所述第一容器插接配合,所述大径腔和小径腔交界的阶梯处设有与大径腔连通且垂直于所述阶梯处平面的抽气管道。本发明缘液体的过滤和去除气泡同时进行,简单快捷,效率高,避免样本交叉感染,节约材料和能源。并且本发明避免绝缘液体过滤下漏至大径腔内顺势被抽气管道抽走,保证过滤除气泡试验的正常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485995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021625.1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9B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管模型制造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设缩比系数和原型超特高压套管的结构参数计算超特高压套管模型的电容极板层数、极板长度和层间厚度,建立仿真超特高压套管模型;进行仿真电场分布测试,调整并确定仿真超特高压套管模型的各层电容极板长度和层间厚度;根据所述仿真超特高压套管模型的电容极板层数和层间厚度数据制作超特高压套管模型。上述套管模型制造方法实现了超特高压套管模型的生产,能够为大型超特高压套管的绝缘性能预测及优化提供理论及试验支撑,避免超特高压套管爆炸事故发生。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套管模型制造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609361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87707.1
申请日:2016-06-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武汉大学
IPC: G01R2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头扫描测量机构及方法,所述探头扫描测量机构用于与能够使绝缘子旋转的旋转装置配合,包括旋转驱动机构、直线驱动机构、探头支架以及测量探头,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运动轴连接,所述探头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探头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测量探头连接。所述探头扫描测量机构及方法无需额外设计绝缘子的旋转控制,运动控制简单,可实现对绝缘子表面的全覆盖扫描测量。扫描测量结束以后,可以将探头支架旋转,使探头支架贴近绝缘子表面电荷测量实验装置的腔体外壳内侧,结构简单紧凑、占用体积小、节省实验装置内部空间,减少实验装置的耗气量,缩短实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20201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1002251.5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半圆弧形的第一连接主体和第二连接主体;第一连接主体、第二连接主体通过卡扣组件连接;第一连接主体、第二连接主体上均设有外壳、内壳和半圆内孔;半圆内孔卡接电缆的绝缘屏蔽层,内壳套设在电缆的外表面上;第一连接主体上还设有贯穿的管孔,管孔设置于电缆的绝缘屏蔽层与铝护套层之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内部电接触不良的修复装置,包括:增压气瓶、修复液储蓄瓶、修复液、第一导液管、余液收集器、真空泵以及上述的连接器。本发明能有效提升电缆的绝缘屏蔽层与铝护套间的电接触性能,降低了由电缆绝缘屏蔽层与铝护套间接触不良导致的电缆故障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类缺陷电缆的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1887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384019.0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悬臂梁的差分式光声光谱气体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黑体辐射器发出的激光光束经过斩波器调制后分为两束,分别通过位于第一光声池端部和第二光声池端部的透光玻璃射入第一光声池和第二光声池内;硅微悬臂梁设置于第一光声池和第二光声池的连通处;第一光声池分为第一样品腔室和第一检测腔室,且第一样品腔室和第一检测腔室相互隔离,第一检测腔室上安装有激光干涉仪,激光干涉仪与差分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差分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上位机相连接;第二光声池分为第二样品腔室和第二检测腔室,且第二样品腔室和第二检测腔室相互隔离。本发明通过单悬臂梁的设计和差分处理有效减少了系统误差,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419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178269.9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配置装置,包括:目标气体储气罐、第一减压阀、第一流量计、背景气体储气罐、第二减压阀、气体混合罐、第三减压阀、第二流量计、第四减压阀、第五减压阀和光生池。目标气体储气罐通过第一减压阀与第一流量计的第一进气口连接,第一流量计的出气口与气体混合罐的进气口连接,气体混合罐的出气口通过第四减压阀与第二流量计的第一进气口连接,背景气体储气罐的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二减压阀与第一流量计的第二进气口连接,背景气体储气罐的第二出气口通过第三减压阀与第二流量计的第二进气口连接,第二流量计的出气口通过第五减压阀与光生池的进气口连接。通过如此设计,可以保证实验中进入光声池所需最低浓度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42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324784.9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19/00 , G01R23/16 , G01R31/327 ,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谐波、振动及有载分接开关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变压器高压侧的电流采集装置、变压器的振动信号采集装置、有载分接开关驱动电机的电流采集装置、有载分接开关驱动电机的振动信号采集装置、监测主机、工控机;其中,所述变压器高压侧的电流采集装置、所述有载分接开关驱动电机的电流采集装置、所述有载分接开关驱动电机的振动信号采集装置、所述变压器的振动信号采集装置和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所述监测主机电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监测变压器谐波、振动以及有载分接开关,提高变压器状态的检测精度,从而提高变压器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86586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611842.4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沉淀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将经表面改性处理后的微‑纳米填料加入至环氧树脂基体和防沉剂中,再加入固化剂分散处理,30~40℃进行脱气处理,接着升温至50~60℃,将基料倒入模具中,固化、冷却、脱模,即得。本发明通过使用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过的微‑纳米填料和防沉剂可以提高填料粒子在环氧树脂基中的分散情况,并使填料粒子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作过程中不易沉淀,提高了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的性能,得到了防沉淀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也为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技术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938775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115156.9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F6气体临界击穿场强计算方法,适用于突出物电极间的电场,包括:采用预设的公式,计算突出物尖端首电子产生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根据SF6气体有效电离系数和电极突出物电场强度,计算得到流注初始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采用预设的阶段先导发展模型,计算最小临界击穿场强及最大临界击穿场强,作为先导发展至击穿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根据所述首电子产生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流注初始阶段临界电场强度以及先导发展至击穿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相叠加,确定SF6气体综合临界击穿电场强度,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不同突出物电极结构下SF6气体放电击穿特性研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487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86544.9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9C1/36 , C09C3/08 , C10M125/00 , C10N4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C1/3669 , C09C3/006 , C10M125/00 , C10M2201/14 , C10N2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修饰方法及表面改性纳米颗粒,其方法包括:将待改性中性纳米颗粒加入无水乙醇溶液中;将所述无水乙醇溶液与所述待改性中性纳米颗粒混合后的第一浑浊液进行机械搅拌,并添加表面改性修饰剂,以生成第二浑浊液;将所述第二浑浊液放入超声浴中,进行分散处理,以获取第三浑浊液;将所述第三浑浊液放入离心机中进行分离,以获取膏状物;将获取的膏状物用无水乙醇进行冲洗,并在冲洗后放入离心机中进行分离,以获取膏状物;将经过3次冲洗所述膏状物放入烘箱进行烘干,在烘干之后充分碾磨,获取改性纳米颗粒材料,使中性纳米颗粒表面具有亲油性,可以均匀分散在矿物油中,从而避免其在油中出现团聚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