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杆锚头处吸能减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4440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0630975.5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锚杆锚头处吸能减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安放锚杆;步骤2、安装弹簧垫层;步骤3、安装弹簧;步骤4、安装固定螺帽,固定锚杆:先压缩弹簧到合适位置,再对固定螺帽与弹簧进行焊接;步骤5、安装摩擦型阻尼器及套筒:先将摩擦型阻尼器贴合在固定螺帽的表面;然后将套筒包裹在摩擦型阻尼器外表面,通过螺栓拧紧套筒紧箍结构,实现套筒的组装,并通过控制套筒紧箍结构的紧箍力来控制摩擦型阻尼器的摩擦阻力;最后使用膨胀螺栓将套筒固定在混凝土格构梁上;本发明在锚杆端头处可以最大限度地消耗和吸收地震能量,减轻地震能对锚杆端头的冲击,避免锚杆端头应力激增,提高锚杆的工作性能。

    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862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56816.0

    申请日:2018-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包括:沿高耸建筑物周向布设于高耸建筑物底部周边的多个灌注桩;铺设于高耸建筑物的基础外地面上用于将基础和灌注桩拉结为一体的钢筋砼地坪,钢筋砼地坪包覆连接灌注桩的顶部和基础的外露部分;设置于灌注桩外围的混凝土周梁,混凝土周梁距离灌注桩的顶部预定深度且连接支撑于灌注桩的外侧,用于对灌注桩施加侧向的预压应力。本发明的加固保护结构简单稳定,施工简单、快捷;便于高耸建筑物周边土体开挖,使得周边进行土体开挖施工时的安全要求满足工程规定,有利于加快周边工程施工进度,且不影响既有高耸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避免了高耸建筑物的迁移作业。

    一种减震耗能加筋土挡墙及其装配化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4934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1450832.9

    申请日:2023-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耗能加筋土挡墙及其装配化施工方法,加筋土挡墙包括泡沫混凝土墙体和多层柔性挡墙结构,多层柔性挡墙结构上下层叠地设置于泡沫混凝土墙体顶部,柔性挡墙结构包括预制面板、金属网加筋层和金属网反包层,预制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金属网加筋层与预制面板下端的转轴相连,金属网反包层与预制面板上端的转轴相连,金属网加筋层与预制面板之间设置有多个耗能支撑三角架。本发明通过设置耗能支撑三角架和耗能连接件这两个附属结构来承担主要抗震能力,对挡墙主体结构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本发明的加筋土挡墙可进行装配化施工,极大的缩短了挡墙施工工期,拓展了加筋土挡墙的应用范围。

    一种可耗能减震的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7846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0484300.0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耗能减震的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支挡工程领域。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抗滑桩、坡面梁、连梁、泡沫混凝土垫层、锚杆、阻尼器及交叉减震装置,抗滑桩设置在近河谷一侧,相邻两抗滑桩之间连接有阻尼器;坡面梁按坡面角度设置在抗滑桩以上坡面,并通过连梁与抗滑桩连接,坡面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锚杆;相邻两坡面梁之间连接有阻尼器及交叉减震装置;泡沫混凝土垫层设置在坡面梁底部。本发明的承载力高,空间利用合理;静力作用下,抗滑桩、坡面梁和锚杆联合支护;动荷载来临时,泡沫混凝土垫层、阻尼器、交叉减震装置发挥作用,起到耗能减震的作用;动荷载消失后,结构自行复位,有效的减小了动荷载给结构带来的破坏。

    一种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地震稳定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6327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578358.1

    申请日:2023-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地震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动态破坏机构;步骤2、建立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即时变位模式,得到锚杆轴力、锚固角度、坡高和坡角的时态递推公式;步骤3、基于极限分析上界法推导出屈服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变化情况;步骤4、基于时态分析方法对屈服加速度与地震位移的耦合关系进行解耦,从而获得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屈服加速度的变化以及地震永久位移;步骤5、利用得到的地震永久位移来评估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地震稳定性。

    一种自调节式排水沟施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5773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623776.8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一种自调节式排水沟施工装置,包括外部框架结构、开挖结构、排水沟浇筑结构和专用轨道;专用轨道设在排水沟两侧;外部框架结构包括外框顶板和外框侧板,外框侧板底部设有外框底轮,外框底轮设在专用轨道上;开挖结构包括设在外框顶板上的开挖作业部;排水沟浇筑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管、浇筑结构支撑架、排水沟通用模板顶板、排水沟通用模板侧板、排水沟通用模板底板和排水沟通用模板中柱;支撑架架设在外框侧板上;支撑架下方设有模板顶板;模板顶板下方两侧设有模板侧板;浇筑管竖直穿过模板顶板,且浇筑管下端出口设在模板侧板外侧;中柱主体竖直穿过模板顶板与模板底板的上板面固定连接。

    一种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地震稳定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6327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78358.1

    申请日:2023-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地震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动态破坏机构;步骤2、建立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即时变位模式,得到锚杆轴力、锚固角度、坡高和坡角的时态递推公式;步骤3、基于极限分析上界法推导出屈服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变化情况;步骤4、基于时态分析方法对屈服加速度与地震位移的耦合关系进行解耦,从而获得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屈服加速度的变化以及地震永久位移;步骤5、利用得到的地震永久位移来评估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地震稳定性。

    一种土质隧道电渗排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7598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48120.4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一种土质隧道电渗排水系统,包括第一孔隙水压力计、圆锥电极、第一绝缘垫圈、支撑钢管、第二孔隙水压力计、第二绝缘垫圈、圆柱电极、排水管、导线、可编程电源和真空泵;圆锥电极的尖端设置有第一孔隙水压力计,圆锥电极的底部通过免钉胶与第一绝缘垫圈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绝缘垫圈的另一侧通过免钉胶与支撑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钢管的另一端通过免钉胶与第二绝缘垫圈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绝缘垫圈的另一侧通过免钉胶与圆柱电极固定连接;所述圆柱电极呈圆柱体状,所述圆柱电极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孔隙水压力计;第一孔隙水压力计、圆锥电极、第二孔隙水压力计和圆柱电极均通过导线与可编程电源相连。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自适应变形柔性桩锚

    公开(公告)号:CN11618077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49729.4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自适应变形柔性桩锚,包括冠梁、围护桩、锚杆、锚头、自适应变形控制模块和连接杆,围护桩的下部插入基坑内,冠梁安装在围护桩的上部,锚杆的上部设置有预留孔道,连接杆插入预留孔道内,连接杆通过自适应变形控制模块连接锚杆,锚杆插入深层土体内,连接杆的外端连接锚头。本发明结合自适应变形控制模块来适应振动荷载作用下围护桩的变形,并且利用高强弹簧的弹性抗力、锚杆的锚固力使围护桩和周围土体向着初始变形的反方向位移,利用自适应变形柔性桩锚结构消耗振动荷载的能量,充分发挥锚固在深层土体中的锚杆的作用,使得基坑支护的自适应变形柔性桩锚结构在施工荷载和车辆振动荷载中保持其稳定性。

    一种高铁填料振动压实力学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1016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05654.6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高铁填料振动压实力学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对待测填料做振动压实试验,获得所述待测填料基于滞后相位角修正的振动压实刚度;S02、对所述待测填料做室内载荷试验,获得所述待测填料的强度K20;S03、基于所述振动压实刚度和所述强度K20,评估所述待测填料的振动压实力学状态。系统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本公开引入振动压实刚度和强度作为力学状态评估指标,可更好地匹配现场振动压实标准,可更全面地反映和评估填料压实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实现关于填料室内振动试验的刚度和强度的高效、全面和准确分析,有效提升了压实效果评估试验的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