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0716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44108.X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高锌物料中回收金属锌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S1,将高锌物料与造渣剂混合,得混合物料,对混合物料进行氧化处理,得脱硫后熔体;混合物料中,CaO、SiO2以及Fe含量的总和为25~35 wt%;其中,SiO2与Fe的质量比为1.5~2.4,CaO与SiO2的质量比为0.2~0.6;S2,脱硫后熔体进入还原段进行还原处理,得锌蒸气;S3,对锌蒸气进行燃烧补热,并冷凝回收,得金属锌。该方法将高锌物料熔融冶炼脱硫脱杂与锌金属直接回收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高锌物料中直接回收锌金属;工艺流程简单应用性强;避免了传统工艺炼锌的烧结污染;还可以大规模投产且能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83176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83670.3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L21/34 , H01L29/786 , H01L2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及场效应晶体管,该方法包括步骤:S1.将层状纳米片转移至衬底材料,形成基底物;其中,层状纳米片的厚度为5nm~1μm,衬底材料包括沿衬底材料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栅电极和介电层,层状纳米片位于介电层远离栅电极的一侧;S2.将孔状片体覆盖于基底物之上,在孔状片体上喷镀导电金属,以使层状纳米片上对应孔状片的孔洞位置处形成导电金属层,得场效应晶体管,导电金属层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中,孔状片体中孔洞的外径为205~210μm。本发明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831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83670.3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L21/34 , H01L29/786 , H01L2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及场效应晶体管,该方法包括步骤:S1.将层状纳米片转移至衬底材料,形成基底物;其中,层状纳米片的厚度为5nm~1μm,衬底材料包括沿衬底材料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栅电极和介电层,层状纳米片位于介电层远离栅电极的一侧;S2.将孔状片体覆盖于基底物之上,在孔状片体上喷镀导电金属,以使层状纳米片上对应孔状片的孔洞位置处形成导电金属层,得场效应晶体管,导电金属层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中,孔状片体中孔洞的外径为205~210μm。本发明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8071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310044108.X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高锌物料中回收金属锌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S1,将高锌物料与造渣剂混合,得混合物料,对混合物料进行氧化处理,得脱硫后熔体;混合物料中,CaO、SiO2以及Fe含量的总和为25~35 wt%;其中,SiO2与Fe的质量比为1.5~2.4,CaO与SiO2的质量比为0.2~0.6;S2,脱硫后熔体进入还原段进行还原处理,得锌蒸气;S3,对锌蒸气进行燃烧补热,并冷凝回收,得金属锌。该方法将高锌物料熔融冶炼脱硫脱杂与锌金属直接回收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高锌物料中直接回收锌金属;工艺流程简单应用性强;避免了传统工艺炼锌的烧结污染;还可以大规模投产且能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786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44113.0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铅铜矿料的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包括步骤:S1,对锌铅铜矿料进行物质调控,得混合物料;其中,混合物料中,锌、铅、铜的元素含量占比为15~50:5~30:0~10,氧化亚铁、氧化钙、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3~10:1~10:4~11;S2,对混合物料进行固结处理,得预处理物。本发明能够以熔融组分自粘结的方式兼顾预处理物的抗压强度以及透气性,有助于后续冶炼,工艺精简、可实施性强,值得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17391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332283.X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IPC: C07D401/14 , C07D401/06 , A61K31/4439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皮肤肿瘤化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抗皮肤肿瘤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I表示的结构。本发明的抗皮肤肿瘤化合物可有效地抑制皮肤肿瘤细胞的增殖,尤其对于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细胞SK‑Mel‑5和SK‑Mel‑28的半抑制浓度最低分别可达到130nM和80nM,证明其诱导皮肤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极强,可应用于制备抗皮肤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00641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86096.0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拉环素类化合物的应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依拉环素类化合物选自依拉环素、依拉环素盐或依拉环素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治疗腹腔内感染的四环素类抗生素依拉环素类化合物,具有防治皮肤肿瘤的功效,能有效抑制恶性黑色素瘤SK‑mel‑5细胞、SK‑mel‑28细胞和B16F10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以及有效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且对小鼠无明显毒副作用。该应用给治疗腹腔内感染的四环素类抗生素依拉环素类化合物提供了新用途,同时为防治皮肤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95912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83082.4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1B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优选铅冶炼水淬渣机械活化工艺条件的方法,基于研究发现活化水淬渣的活性指数与其非晶化程度及Al/Si碱溶浓度之间存在直接相关性,利用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活化的水淬渣的非晶化程度和碱浸效率,选择非晶化程度最大或者Al/Si离子溶出浓度最高的单个所述机械活化参数的组合作为优选的机械活化工艺条件,实现工艺条件快速优选的方法。此方法与传统活性指数测定方法相比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99576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24517.2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IPC: A61K31/685 , A61K9/06 , A61K47/44 , A61K47/06 , A61P1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脂酰乙醇胺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银屑病治疗药物中的应用、银屑病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研究,首先发现并证明磷脂酰乙醇胺可有效缓解银屑病小鼠模型表型,能有效减轻MDSCs细胞群、Th1细胞群、Th17细胞群的增多以及Tregs细胞群的减少,对银屑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本发明给磷脂酰乙醇胺提供了新用途,为治疗银屑病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研究表明,磷脂酰乙醇胺应用于外用药物对于治疗银屑病有明显的药效,应用前景广泛,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而且,由于磷脂酰乙醇胺是哺乳动物细胞膜重要的组成成分,其对人体的副作用小,也降低了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59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68899.1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30B29/10 , C30B1/10 , C30B1/02 , B22F9/04 , H01L31/032 , H01L31/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P‑As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Zn‑P‑As晶体材料中Zn、P、As的原子比为3:5:2.6,正交晶系,空间群为Cmcm,晶胞参数为α=β=γ=90°,保护性气氛或真空环境下,将单质As、单质P以及单质Zn球磨混合,升温至620℃~820℃下保温反应不低于6h即得。本发明所载的Zn‑P‑As晶体材料,其光学带隙约为1.2eV,与单晶Si(Eg:1.1~1.3eV)的带隙接近,作为半导体材料,在新型电子器件领域以及光伏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