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8320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019864.7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47/06 , C22C47/04 , C22C47/12 , C22C49/02 , C22C49/14 , C22C101/10 , C22C1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C-SiC-Cu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C/C-SiC-Cu陶瓷基复合材料由C纤维、C基体、SiC基体和Cu合金组成,所述C基体包覆在C纤维上,所述SiC基体包覆在C基体上,所述Cu合金组成与SiC基体接触并形成冶金结合。其制备方法为: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与压力熔渗法相结合的方式使C、SiC、Cu三相共存。本发明所设计和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耐高温、抗氧化、抗热震、耐烧蚀等优良性能。其特别适用于热防护部件、尤其适用于飞行器上所用热防护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96379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2010012615.1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565 , C04B35/65 , C04B35/56 , C04B35/52 , C04B35/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硅辅助成形热防护类Z-pins硅化物陶瓷棒结构的制备方法,在碳陶复合材料的纵向盲孔中,成形多孔难熔金属棒,然后通过液相渗硅反应,即获得类Z-pins硅化物陶瓷棒增强碳陶复合材料;所述难熔金属选自Zr、V、Hf、Ti、Th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类Z-pins硅化物陶瓷棒结构在高温环境下将氧化为以下两种类型的氧化物:一是高熔点金属氧化物(熔点1700~2700℃),主要由Zr、V、Hf、Ti、Th难熔金属形成的一元、二元或多元氧化物,二是低熔点氧化物如(SiO2和WO3);通过这两类金属氧化物不同的氧化机制与补偿机制,最终使得碳陶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79685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120389.6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5/08 , C09D5/10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释型石墨烯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缓释型石墨烯重防腐涂料包括环氧树脂20-60份、石墨烯10-30份、活性稀释剂5-10份、抗氧化剂3-5份、增韧剂2-10份和缓释剂3-5份;缓释剂为容置有缓释药剂的微胶囊,微胶囊具有微孔。缓释型石墨烯重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石墨烯、所述活性稀释剂混合均匀制备得到组分A;将所述环氧树脂、所述抗氧化剂、所述增韧剂混合均匀得到组分B;将所述组分A、所述组分B、所述缓释剂混合均匀即可。本申请提供的缓释型石墨烯重防腐涂料,防腐蚀效果好,可延长保护对象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16197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09316.X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6 , C01P20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铜/炭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以泡沫铜作为铜源,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泡沫铜的孔隙以及表面沉积热解碳,得到半成品;所述泡沫铜的孔隙率为60‑98%、通孔率大于98%;将所得半成品包埋于混合粉体A中,在3‑10MPa于540‑560℃进行加压浸渍,浸渍完成后,升温到800‑950℃进行碳化;得到预成品;所述混合粉体A由沥青焦、短纤维、石墨、煤油沥青按质按量比,沥青焦:短纤维:石墨:煤油沥青=5‑25:5‑15:3‑20:50‑87组成;对半成品重复步骤二的加压浸渍和碳化处理至少2次,得到成品。本发明所的产品性能优良,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91883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910311945.4
申请日:2009-1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32B9/00 , C23C16/30 , C23C16/32 , C23C16/455
Abstract: 一种炭/炭复合材料表面抗烧蚀复合涂层,由外到内依次由ZrC0.7/ZrC1.0/ZrC1.0+C组成。制备所述表面抗烧蚀复合涂层的方法,包括基底层ZrC1.0+C的制备、中间层ZrC1.0的制备、外敷层ZrC0.7制备三个步骤;于常压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四氯化锆为锆源,以Ar气为载气,分别以C3H6、乙炔、甲烷作为碳源气体,Ar作为稀释气体、H2作为还原气体,于1100-1300℃沉积得到。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一次加热,分阶段沉积制备碳含量呈梯度变化的复合涂层、涂层与基体结合牢固、无贯穿裂纹和层间裂纹、涂层抗烧蚀性能及抗热震性能好;可实现工业化生产;适应于化学气相渗透或液相浸渍工艺制备的炭/炭复合材料抗烧蚀复合涂层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152776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10032331.9
申请日:2006-09-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双梯度复合涂层,在基体表面的涂层由多个子涂层组成,构成震荡波动的梯度,这种梯度由同时存在的两种梯度——成份梯度和成份波中心值梯度复合而成;每个子涂层都有成份变化趋势相反的两种成份梯度,相邻子涂层的成份梯度变化趋势相似,由基体到表面,相邻子涂层中构成梯度物质的成份平均值也有梯度变化,即成份波中心值梯度。利用多元涂层的复合效应和梯度涂层的可设计性,在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等固体材料的表面制备这种双梯度涂层,与普通梯度涂层相比,其优点在于热应力更小,热稳定性更好,抗热冲击性能更高,无明显宏观裂纹,与基体的连接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239835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710034379.8
申请日:2007-02-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83 , C04B35/52 , C04B35/565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磁悬浮列车滑撬所用的炭/炭-碳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将无纬布与网胎间隔交替叠层针刺制成密度为0.4~0.58g/cm3的准三维炭纤维整体毡后,进行1800℃~2100℃高温处理,采用等温CVI或热梯度CVI法进行热解炭增密,制得密度为1.4~1.5g/cm3的多孔C/C坯体,保护气氛下对坯体进行2000℃~2300℃高温处理,1500℃~1650℃下进行非浸泡式定向熔Si浸渗。本发明解决了由二维炭布叠层制备的C/C-SiC磁悬浮滑撬易分层脱落失效的问题,且生产周期远低于CVI和浸渍炭化制备C/C磁悬浮滑撬的方法,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47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64794.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隔热一体化有机无机杂化磷酸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多孔磷酸盐材料和填充于磷酸盐材料孔洞中的酚醛树脂组成;磷酸盐材料由包括氧化锆、磷酸铝铬、聚尿素和硼酸盐的磷酸盐浆料通过球磨和固化得到。本发明采用分布成型工艺,将有机物引入材料基体内部,形成的有机无机杂化磷酸盐材料可以在高温下自发产生大量孔隙结构,降低材料的整体热导率,从而表现出优异的隔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345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627396.1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47/04 , C22C1/10 , C22C29/02 , C22C29/16 , C22C47/08 , C22C49/02 , C22C49/14 , C04B35/56 , C04B35/58 , C04B35/626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高熵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C/C多孔体置于浸渍剂中浸渍,然后裂解,重复浸渍‑裂解,获得C/C‑SiC多孔体,然后将含原料粉末的刷涂浆料刷涂进C/C‑SiC多孔体中,烧结处理,然后重复刷涂‑烧结处理直至获得致密的金属高熵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直接采用包含高熵陶瓷粉体、W粉、Cu粉的刷涂浆料作为基体原料,在烧结过程中,没有物料之间的化学反应,仅仅只是Cu的溶解,烧结温度低,不仅避免了反应过程中对碳纤维的损伤,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性能,而且大幅降低了工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6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619101.6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41/89 , C04B35/56 , C04B35/622 , C04B35/65 , C04B35/6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碳材料表面制备碳化钽涂层的方法,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碳基材料进行表面活化预处理,得到活化碳基材料,在活化碳基材料表面涂布碳化硅前躯体浆料后,进行干燥和烧结,在活化碳基材料表面生成碳化硅纳米线过渡层,在碳化硅纳米线过渡层表面涂布碳化钽前躯体浆料后,包埋于熔盐体系中进行热处理,所得热处理产物进行淬火和水浸。该方法能够在碳基材料表面制备均匀、致密的碳化钽涂层,并能够改善碳材料与碳化钽之间因热膨胀系数差异过大而导致涂层开裂脱落等技术问题,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且操作简单、成本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