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筒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及应用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17401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70640.X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圆管筒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圆管筒体结构的组装:组装所述圆管筒体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圆管和多个工字钢,以围绕成第一筒体结构;圆管筒体结构的打设: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标定第一筒体结构的施工位置;通过振沉设备将第一筒体结构打设到所述施工位置,并振沉到设计深度;圆管筒体结构的稳固:在第一圆管内和第一筒体结构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后,在圆管筒体结构的上方进行建设施工。

    一种M型止水带防下垂装置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4531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971063.6

    申请日:2022-08-1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M型止水带防下垂装置,包括预埋在沉管预制扩大段内的若干个钢套筒,钢套筒内穿接有钢杆,钢杆穿入钢套筒的一端固设有万向铰支座;还包括与钢杆对应竖向设置的钢挡杆,钢挡杆顶部固定在沉管预制推出段底部,钢挡杆下端与钢杆连接固定。钢杆穿设在钢挡杆侧壁下端,钢杆穿出钢挡杆的两侧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钢挡杆侧壁上。沉管预制推出段底部对应钢挡杆焊接有预埋板,钢挡杆顶部焊接有连接垫板,连接垫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预埋板上。本发明可以纠正M型止水带在拉伸过程中的下垂现象,有效的提高了安装精度;结构形式简单,可以调节高度、伸缩长度,可以重复使用,便于安装,容易操作。

    一种港口工程载荷试验沉降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662517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113215.4

    申请日:2015-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工程桩基静载荷试验领域,公开了一种港口工程载荷试验沉降测量系统,其包括试验平台、试桩、锚桩和静力水准仪,所述锚桩用于支撑所述试验平台,所述试桩的一端固定于水面之下,所述试桩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试验平台的中心并延伸出所述试验平台,所述锚桩设于所述试桩的周围,其一端固定于水面之下,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试验平台;所述静力水准仪包括测量静力水准仪和基准静力水准仪,所述测量静力水准仪固定在所述试桩的延伸端的外壁,所述基准静力水准仪固定在所述试验平台之外,所述测量静力水准仪和基准静力水准仪通过连通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或完全取消基准桩的打设,降低试验成本,增加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一种坞内结构物起浮监测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405240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20113247.4

    申请日:2015-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坞内结构物建设领域,公开了一种坞内结构物起浮监测装置,其包括支撑底座、自锁千斤顶、球形支座、支撑垫板和测力传感器,所述自锁千斤顶套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球形支座与所述自锁千斤顶的顶升端连接,所述支撑垫板设于所述球形支座上,与所述球形支座通过球面副连接,所述测力传感器用于测试结构物作用于支撑垫板上的作用力;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坞内结构物起浮监测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坞内的结构物均匀起浮,从而减少或杜绝结构物起浮过程中由于起浮不均匀造成结构物或基础面的损坏。

    用于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止水带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446038U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23276357.7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止水带保护装置,包括: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固定部分与沉管扩大段固定连接并且位于止水带外部,固定部分相对于沉管扩大段静止;可动部分位于止水带外部,可动部分的一端与固定部分连接并且可相对于固定部分转动,可动部分的另一端包括撑出部,当最终接头推出段缩于沉管扩大段内时,撑出部罩于GINA止水带和M止水带外,当最终接头推出段推出沉管扩大段时,撑出部可随可动部分的转动而撑出并罩于M止水带外。该装置能够在浮运、沉放和顶进过程中均保护止水带免受到外部破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圆管筒体结构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597116U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23107506.1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圆管筒体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圆管和多个工字钢;其中,所述工字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翼缘和第二翼缘,腹板分别垂直连接第一翼缘和第二翼缘;工字钢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圆管之间,同一工字钢的第一翼缘和第二翼缘的两端分别连接该两个相邻的第一圆管,以形成第一筒体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