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64885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214621.9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01J20/28 , B01J20/22 , B01J20/30 , C02F9/12 , C02F101/30
Abstract: 利用pH调节的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去除染料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去除水体中染料的方法。本发明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染料吸附剂不易回收、吸附量低,吸附染料种类单一的问题。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然后将其表面进行改性,生成硅烷化的磁性SiO2,并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进行结合,其中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由铝和氨基对苯二甲酸构建而成;通过调节pH值,使得制备的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剂,可以吸附不同种类的染料。本发明不仅制备工艺简单,而且所制备的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高、可磁分离再生利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3038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83295.8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去除水中染料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去除水体中染料的方法。本发明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去除水中染料的方法存在工艺复杂、处理效率低,费用较高的问题。方法:一、制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得到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二、制备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得到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三、去除水中染料:首先将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加入到待处理水体中,在一定搅拌速度下搅拌一定时间,利用磁铁进行磁性分离,即完成待处理水体的去除染料处理。本发明主要用于去除水中染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059206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26881.X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8F220/06 , C08F226/06 , C08F220/56 , C08F212/14 , C08F2/44 , C08J9/28 , C08K9/10 , C08K3/22
Abstract: 一种苏丹红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苏丹红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使用方法,它涉及一种苏丹红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分离/纯化苏丹红I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过程中会存在“溶液聚合”现象,及得到的分离/纯化苏丹红I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不均匀的空间网络结构的问题。制备方法:一、Fe3O4的制备;二、磁性SiO2的制备;三、氨基化磁性SiO2的制备;四、引发剂/磁性SiO2的制备;五、聚合反应。使用方法:将苏丹红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加入带有苏丹红的样品溶液中,然后依次经过振荡反应、磁性分离和洗脱。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苏丹红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058446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10026883.9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磁性氧化钛胶束体系去除水体中农药残留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去除水体中农药残留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水体中的农药残留去除技术存在工艺繁琐、处理成本高以及去除效率低的问题。方法:一、制备Fe3O4磁流体;二、制备磁性氧化钛纳米颗粒;三、去除农药残留,即完成待处理水体中农药残留的去除,得到处理后水体。本发明主要用于去除水体中农药残留。
-
公开(公告)号:CN10299320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40350.8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7D491/22 , C08F292/00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22/14 , C08F212/36 , C08J9/26 , B01J20/26 , B01J20/30
Abstract: 利用分子印迹—基质固相分散技术分离喜树碱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喜树碱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喜树碱分离提取技术存在选择性低、步骤复杂、有机溶剂消耗量大,基质固相分散技术的选择性低,包埋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需要反复研磨,费时费力的问题。方法:一、得到混合粉末;二、将混合粉末移入注射器;三、淋洗;四、洗脱。本发明样品制备过程简单,减少了实验时间和溶剂使用量;应用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分离介质,提高了喜树碱提取分离的选择性效果;在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时采用表面印迹技术,把结合位点局限在具有良好可接近性的二氧化硅表面上,有利于模板分子的洗脱和再结合,条件易于控制,生产成本低。本发明用于分离喜树碱。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6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58441.9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防风提取物的壳聚糖/聚乙烯醇抗氧化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保鲜应用,它涉及一种基于防风提取物的壳聚糖/聚乙烯醇抗氧化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保鲜应用。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塑料包装薄膜难降解及传统化学保鲜剂影响食品品质、危害身体健康等问题,同时增加防风的应用范围。实验方法:以防风为原料,采用低共熔溶剂对防风色原酮进行提取,并使用AB‑8型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将得到的纯化产物配合壳聚糖、聚乙烯醇和甘油,制备成复合型薄膜。本发明所述方法简单易操作,利用防风来研制复合膜,不仅能够增加防风的附加价值,并且与现有的复合膜相比,本发明使用的原料来自防风中提取的天然物质,更加安全可靠,抗氧化性更强,保鲜效果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16473944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468485.6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61K9/52 , C01B33/20 , B82Y40/00 , B82Y30/00 , B82Y5/00 , C01B33/12 , A61K47/02 , A61K47/04 , A61K47/10 , A61K41/00 , A61K33/26 , A61K31/192 , A61P35/00 , A61K49/12 , A61K49/18 , B82Y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肿瘤微环境响应性降解的FMMSNs制备方法、制得的FMMSNs及其应用,以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在十六烷基三甲基对甲苯磺酸铵、三乙醇胺及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的参与下,制备出分散性均匀且粒径较小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水热法,在高温下,制备出铁锰硅酸盐;降解的金属离子会与植物多酚GA原位络合,生成的Fe‑GA纳米粒子可以催化生成活性氧物质,能够杀死癌细胞;而且水热后得到的铁锰硅酸盐具有中空结构,能够负载药物,这诸多优势使其成为抗癌药物与成像剂的理想纳米药物。此外,该纳米药物能够在光的激发下生成活性氧物质,这进一步增强了其抗癌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81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013121.9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化多金属有机骨架纳米酶的制备方法以及利用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首先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氨基对苯二甲酸、六水合氯化镍和六水合氯化铁使用溶剂热法合成功能化多金属有机骨架纳米酶。然后利用肌氨酸能在肌氨酸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过氧化氢,将制备的功能化多金属有机骨架纳米酶加入到此酶促体系、3,3',5,5'‑四甲基联苯胺和缓冲液体系中,进行吸光度检测。本发明制备的功能化多金属有机骨架纳米酶对底物亲和力高、水溶性高、稳定性高、对环境友
-
公开(公告)号:CN11470295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459600.9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具有近红外二区荧光/光热性能的铋掺杂硫化银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硫化银量子点作为单组分诊疗纳米粒子用于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引导的光热治疗时光热转换效率低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将AgNO3溶液和Bi(NO3)3·5H2O溶液与白蛋白溶液充分混合,制备金属离子‑白蛋白复合物;二、调节所得金属离子‑白蛋白复合溶液的pH至1~13,加入Na2S·9H2O溶液,于50~60℃下反应4~6h;三、用超纯水透析24~48h,得到铋掺杂硫化银量子点。本发明为水相合成,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温和,而且制备的铋掺杂硫化银量子点既具有良好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能力,又有高的光热转换性能,在用作单组分诊疗纳米粒子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618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12406.4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介孔双原子纳米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使用天然产物多巴胺提供碳源和氮源、无水氯化锰作锰源、无水氯化铜作铜源、二氧化硅作为硬模板、800℃煅烧3h、设计铜锰双原子相和中空结构赋予双原子纳米酶以100%的原子利用率、较高的三重酶催化活性、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超高的近红外二区光热转换效率,这四大优势使得其可以作为优异的生物催化剂和纳米药物载体,此外,由于其极为理想的近红外二区光热转换效率,因此它本身亦可以作为纳米能量“转换器”而应用于光触发热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