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耦合网络结构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510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454003.2

    申请日:2021-0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耦合网络结构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潮流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电‑气‑热双向耦合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模型;(2)获取电‑气‑热双向耦合网络中的网络结构参数和耦合设备参数;(3)确定电‑气‑热双向耦合网络中各网络节点的负荷数据;(4)建立电‑气‑热双向耦合网络的稳态潮流模型;(5)基于稳态潮流模型利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法进行电‑气‑热潮流求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计算双向耦合网络结构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潮流的计算方法,求解速度快、收敛性好。

    考虑碳减排约束和氢能的综合能源系统中长期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626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658469.0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考虑碳减排约束和氢能的综合能源系统中长期规划方法,包括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关键设备的模型;根据所述关键设备的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动态长期优化数学模型;求解所述数学模型得到最佳设备配置与碳排放路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方面,从总成本和总碳排放量两个方向入手,建立优化模型,对成本和环境效益进行博弈;另一方面将系统全规划周期设备安装情况进行优化,从而对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种保障半导体厂高品质能源供应的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0889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71499.9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障半导体厂高品质能源供应的管理方法,本发明从重要负荷用户的角度入手,了解用户用能情况,找出供能缺失时半导体厂区内易受影响的工艺、设备等负荷。对标目前现有电负荷分级与保障原则,分析其他综合能源负荷,提出综合能源负荷分级原则与保障措施。再利用条块管理方法,差异化配置安保资源。条块管理方法是从资源分配管理层面考虑其灵活性、经济性和高效性。在此基础上可对半导体行业用能负荷进行更为精准的分级保障,整理出适用于半导体行业的能源保障方法。

    双向耦合网络结构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510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54003.2

    申请日:2021-0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耦合网络结构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潮流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电‑气‑热双向耦合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模型;(2)获取电‑气‑热双向耦合网络中的网络结构参数和耦合设备参数;(3)确定电‑气‑热双向耦合网络中各网络节点的负荷数据;(4)建立电‑气‑热双向耦合网络的稳态潮流模型;(5)基于稳态潮流模型利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法进行电‑气‑热潮流求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计算双向耦合网络结构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潮流的计算方法,求解速度快、收敛性好。

    一种耦合Copula与堆叠式LSTM网络的园区多元负荷联合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615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85768.4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Copula与堆叠式LSTM网络的园区多元负荷联合预测方法,利用Copula理论对冷热电多元负荷间及负荷与气温等其他影响因素间的非线性相关性进行分析,选定负荷预测的输入要素将选择出来的输入要素进行数据划分,得到训练集和测试集,向堆叠式LSTM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输入训练集;在Keras环境深度学习框架下对堆叠式LSTM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保存其训练的权值信息;加载训练好的堆叠式LSTM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模拟,并得到典型季下的冷、热、电负荷数据;利用平均绝对值误差MAPE和泰勒不等式系数TIC对冷、热、电负荷预测结果进行评价预测。本发明采用堆叠式LSTM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对负荷进行预测,能有效地对园区多元负荷进行精确化预测。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的两轮电动自行车能量回收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193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30759.8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的两轮电动自行车能量回收管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该主控模块电信号连接有采集器、能量回收驱动器、双向DC‑DC变换器、超级电容、油门旋把及刹车件,该采集器信号连接有蓄电池;通过主控模块、采集器、能量回收驱动器与双向DC‑DC变换器构成控制器;超级电容用于暂存能量回收过程中的能量与为电机瞬间加速供能;保护电路,该保护电路用于防止外电路短路时大电流放电的风险。根据本发明,可以对刹车能量,滑行能量进行高效的回收,同时不降低用户的驾驶体验,保证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电车瞬时能量的需求。

    聚光型PV/T换热器、聚光型PV/T热泵系统及其热泵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14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28868.0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光型PV/T换热器、聚光型PV/T热泵系统及其热泵运行方法,包括接入蓄电池的光伏组件以及位于光伏组件外周且沿光伏组件的正面向上延伸的聚光单元,其中,光伏组件的背面通过吸热板与微通道换热单元的表面A导热连接,且微通道换热单元的表面B与空气换热单元导热连接;微通道换热单元设有用于制冷工质流通的工质流道,工质流道接入外部热泵系统,使得聚光型PV/T换热器选择性作为蒸发器或冷凝器;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太阳能辐射的热流密度、单位面积太阳能发电转化效率以及吸收利用率,且在应用时能够实现综合利用太阳能以及空气源,在夜间没有太阳辐照时也可以单独从空气中获取热量,实现全天持续制热;还可根据制冷需要实现制冷功能。

    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电厂捕集二氧化碳的生物甲烷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98716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529209.7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电厂捕集二氧化碳的生物甲烷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制氢子系统:用以通过接收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得到氧气以及作为底物气体的氢气;二氧化碳捕集子系统:以电厂烟气为源头捕集回收作为底物气体的二氧化碳;H2/CO2生物甲烷化子系统:用以以氢气和二氧化碳作为底物气体通过产甲烷菌的代谢作用生成甲烷并入天然气管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甲烷反应效果更好、二氧化碳转化效率更高、能量损耗更小、高效可靠、模块化建设且扩展性强、推广应用潜力大等优点,通过应用多种绿色低碳技术,构建了新型绿色的能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深度消纳和二氧化碳的减量化处理。

    一种兼顾成本与舒适度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2134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66631.6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顾成本与舒适度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统优化运行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内部各设备的设备模型;根据所述设备模型建立兼顾成本与舒适度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所述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得到优化结果,确定各设备的运行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方面,考虑从运行成本和舒适度两个方向入手,建立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尽可能的同时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和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另一方面,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所建立模型进行求解,并优化各设备的使用时间。

    一种含直流变频热泵的光伏制氢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702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55665.1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直流变频热泵的光伏制氢储能系统,涉及光伏发电制氢技术领域,包括,光伏系统、MPPT控制器系统、PEM制氢系统、储能系统、热泵系统以及控制系统。通过整合光伏发电、PEM制氢、储能及直流变频热泵技术,利用双向DC/DC控制器和超级电容器稳定电压,应对电力波动,通过自适应控制优化功率分配,集成超级电容器调节负荷,实现PEM制氢的最大功率跟踪,系统具备五种工作模式,灵活适应不同条件,降低成本,避免过度定制,实现了多条件下能源高效转换与利用,可按需扩展,满足多样场景与能源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