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8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08231.2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级机械导向的核电厂堆内构件对中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吊装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第一导向柱和至少两根第二导向柱,至少两根第一导向柱对应安装于反应堆水池的池壁上,至少两个第一导向柱之间形成第一导向通道;至少两根第二导向柱安装于压力容器筒体法兰,至少两根第二导向柱之间形成第二导向通道;第一导向通道位于第二导向通道的上方,堆内构件吊具依次经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到达堆内构件并与堆内构件进行连接。上述吊装装置,在不增加第二导向柱长度的基础上设置第一导向柱,采用二次定位,导向行程连续,避免了长行程下单级导向柱过长结构失稳或位置出现较大偏移的情况,解决了深堆芯堆内构件吊装工作定位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31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103913.4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D15/02 , F24H9/1818 , F26B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相变换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余排回收的高温热管运行装置和方法。高温热管运行装置包括蒸发段系统和冷凝段系统;蒸发段系统包括圆柱形筒体,圆柱形筒体内阵列分布有用于安装电加热棒和高温热管的若干个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冷凝段系统包括风道本体和风道顶盖,风道本体的底部和风道顶盖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风道本体的气体出口端依次连接供气管路、排气支路和引射器;引射器一端连接有室温压缩气源,另一端连接有盘管;盘管的气体出口端与风道本体的气体入口端连通,以形成循环气路。本发明的高温热管运行装置能实现多根高温热管同时进行运行,且实现了余热回收,实验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3748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13426.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紧部件实验装置,包括加热壳体、上压盖板和下压盖板,加热壳体,内具有加热腔室;上压盖板一端穿设于加热壳体顶部并与试验机上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加热腔室内;下压盖板一端延伸至加热腔室内,另一端与加热壳体密封连接,下压盖板底部与试验机下端连接;上压盖板朝向下压盖板一端安装有第一压紧件,下压盖板朝向上压盖板一端安装有第二压紧件,待测压紧部件放置于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之间。上述实验装置,集加压与高温加热与一体,上压盖板配合试验机能够提供稳定的压紧力,避免压力过紧或过松对压紧部件的影响;加热壳体的设置可以模拟不同高温环境下的压紧部件实验,更加还原实际使用环境,确保实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430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91640.2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宝银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F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热管。该传热管包括第一直管段;第二直管段,其横截面直径大于第一直管段的横截面直径;过渡段,其两端分别与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直管段、过渡段和第二直管段的内壁周向上均布纵贯传热管的齿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传热管,其内部提供介质流道,同时具有变径结构,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4118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1110400.8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吸液芯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涉及相变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热管整体作为测试对象,能有效维持管内吸液芯的结构,更符合热管工作时吸液芯的结构状态,通过测试得到的流动阻力压差可以直接地反映热管吸液芯的传质性能,从而实现对热管的初步筛选,大幅缩短热管性能的评价周期,提高热管的成品率,降低热管的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637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76707.8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多层筒式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三层支撑部,呈筒式同轴心套设形成,两两支撑部之间形成空间区域;分隔部,包括若干隔板组,设置在多个所述空间区域内,连接所述两两支撑部,所述隔板组包括多个隔板。本发明采用多层薄壁筒式结构减小装置自身材料质量,相应减少竖直方向上来自于支撑结构本身的负载,由此可以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在内层被支撑结构产生高温热源的情况下,采用多层结构,能够有效实现高温热屏蔽。且由于在竖直方向上整体结构受力并不均匀,采用内外隔板周向交错的方式,避免重力产生的应力集中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893063U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22643075.9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提供一种采用纵向翅片管的热管换热器,使热管在轴向全长度与传热介质无直接接触,也无需承受介质压力,并同时提高结构传热效率,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采用纵向翅片管的热管换热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管箱、第一套管组件和出口管箱,所述第一套管组件套设在每个热管外侧,所述第一套管组件包括第一保护套管和第一外套管,所述第一保护套管外侧设置第一纵向翅片,所述第一纵向翅片外侧安装有第一外套管,传热介质在第一纵向翅片与第一外套管间隙中纵向流动,与所述热管进行传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