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83392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67910.3
申请日:2014-07-2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介孔氧化镍/碳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介孔氧化镍/碳复合纳米材料,其元素组成按原子百分比计算,氧原子为1%、镍原子为2.72-3.75%,碳原子为96.28-95.25%,其比表面积为435.5~800m2/g、孔体积为1.08~1.5cm3/g,其孔径为2.5~12.0nm。其制备方法即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以无机镍盐为镍源,通过蒸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制备出一种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大孔径的介孔氧化镍/碳复合纳米材料,该介孔氧化镍/碳复合纳米材料可用制作超级电容器所用的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简单,原料简单易得,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167303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65819.8
申请日:2014-07-2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介孔氧化钒/碳复合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氧化钒/碳复合纳米材料为介孔结构,按原子百分比计算,钒元素含量为20-60%,余量为碳,孔径分布在1.98-2.3nm,比表面积约759.39-800.65m2/g,孔体积为0.65-1.33cm3/g。其制备方法即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以偏钒酸铵作为钒源,通过蒸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制备出一种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大孔径的介孔氧化钒/碳复合纳米材料。该介孔氧化钒/碳复合纳米材料用于制作超级电容器所用的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059861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24191.0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9K11/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色YVO4:Eu3+发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红色YVO4:Eu3+发光微球的化学式为YxEu1-xVO4,其中0.01≤x≤0.1。其制备方法,是将相应的稀土硝酸盐作为稀土源,以酒石酸、EDTA、柠檬酸或水杨酸等有机化合物作为络合剂,首先在水溶液中搅拌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后,所得的反应液依次经过滤、洗涤、离心、干燥,最终得到一种红色YVO4:Eu3+发光微球。本发明的一种红色YVO4:Eu3+发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温度低,对设备要求低,操作比较简单,得到的红色YVO4:Eu3+发光微球形貌可控,发光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628188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13505.X
申请日:2012-04-1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场导向下形貌各向异性的椭球状介孔二氧化硅光子晶体有序薄膜的组装方法。即采用椭球状介孔二氧化硅微纳米粒子为构筑基元,在其有序的孔道结构中,填充磁性化合物,经过高温焙烧以及进一步的还原处理,得到具有磁性的椭球状介孔二氧化硅微纳米粒子,随后将这种磁性的椭球状介孔二氧化硅微纳米粒子分散到分散剂中,在外加磁场中进行组装即可得到磁场导向下形貌各向异性的椭球状介孔二氧化硅光子晶体有序薄膜。本发明的组装方法操作简单,所得的磁场导向下形貌各向异性的椭球状介孔二氧化硅光子晶体有序薄膜具有高度的有序性和方向性,组装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50984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198495.5
申请日:2010-06-1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椭圆形外观形貌的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即以工业化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用有机硅源作前驱体,在加入无机盐和有机醇等多种添加剂的情况下,在酸性介质中通过表面活性剂同无机物种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水热处理过程制备而成。所得到的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具有椭圆形的规整外观形貌。其中椭圆体的长轴和短轴之间的轴比在1.0-5.0之间可调,椭圆形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的孔径在6-12nm,孔体积在0.8-2.0cm3/g,比表面积在400-1000cm2/g之间。本发明原料易得,工艺要求较为简单且操作易行且适宜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387019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810201676.1
申请日:2008-10-24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孔径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纤维的制备方法,以工业化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用有机或无机硅源作前驱体,在加入无机盐和醇等多种辅助试剂的情况下,在酸性介质中通过表面活性剂同无机物种之间的协同组装以及水热处理工艺合成,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纤维的孔径在3-20nm,孔体积在0.3-2.5cm3/g,比表面积600-1200cm2/g。本发明原料易得,工艺要求较为简单且操作易行,在纳米微电极、航空材料中的复合增强纤维以及半导体多孔纳米管和纳米线的制备等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575091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052061.1
申请日:2009-05-2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1B2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稀土磷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属多孔纳米材料领域。即以有序孔道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为硬模板剂的方法,往二氧化硅孔道中填入可溶性稀土盐/浓磷酸/浓硝酸的均相溶液,通过直接挥发除去硝酸溶剂,从而将磷酸盐在孔道中沉淀,进一步通过高温焙烧处理,使得稀土磷酸盐在介孔孔道中固化,除去二氧化硅硬模板剂后得到稀土介孔磷酸盐。本发明的介孔稀土磷酸盐具有有序度高、孔径和介孔结构可调、比表面积和孔径、孔容大等特点,其比表面积为100~500m2/g,孔径为3~8nm,孔容为0.15~1.5cm3/g。所制备的介孔稀土磷酸盐可用于放射性废弃物的包埋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19281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333251.1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棒状的磷掺杂介孔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棒状的磷掺杂介孔碳材料为介孔结构,按原子百分比计算,磷元素含量为0.51-0.66%,余量为碳,孔径分布在1.57-2.04nm,比表面积约942-1513m2/g,孔体积为0.85-1.18cm3/g。其制备方法即将棒状的介孔二氧化硅、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含磷前驱体和乙醇混合后,搅拌使碳源和磷源充分浸渍到介孔二氧化硅的孔道中;待乙醇挥发完全后干燥得到磷源/碳源/二氧化硅复合物,然后高温碳化,得到的棒状的磷掺杂的介孔碳/二氧化硅复合物于氢氟酸水溶液中去除二氧化硅,然后干燥得磷掺杂的棒状介孔碳材料,用于制作超级电容器所用的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16131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89658.8
申请日:2015-08-11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氮化钛/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有机钛源和无机盐,混合均匀,之后加入酚醛树脂乙醇溶液,最后加入有机硅源,在35~45℃水浴下充分搅拌形成均相溶液,随后倒入一个反应容器中,放在干燥箱中进行交联,从而得到透明的膜状物;将透明膜状物刮下,在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焙烧,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得到TiN/SiO2/C的复合物;将TiN/SiO2/C复合物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水浴搅拌,然后离心水洗,洗到流出液为中性,自然干燥,得到TiN/C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合成温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152146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89657.3
申请日:2015-08-11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1B21/076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氮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溶剂中,加入有机钛源和无机盐,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的酚醛树脂乙醇溶液,最后加入有机硅源,在水浴下充分搅拌形成均相溶液,随后倒入一个反应容器中,放在干燥箱中进行交联,从而得到透明的膜状物;将透明膜状物刮下,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焙烧,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氮化钛/二氧化硅/金属/碳复合物;将TiN/SiO2/M/C复合物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水浴搅拌,离心水洗,洗到流出液为中性;然后继续用HCl水浴搅拌,离心水洗;自然干燥,得到TiN/C复合纳米材料,将TiN/C复合纳米材料在马弗炉中焙烧除去碳,得到氮化钛纳米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合成时间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