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风机的检修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4776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16867.2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风机的检修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对目标引风机的检修请求,确定待检修的候选子系统,并根据候选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次要功能以及保护功能,结合目标引风机的运行数据,确定各候选子系统是否满足指标条件;若否,则确定不满足指标条件的目标子系统所处的故障模式和故障原因;根据运行数据、故障模式和故障原因,确定故障发生概率等级、故障影响严重程度等级以及可检测性等级,以得到故障风险排序评估值,并根据故障风险排序评估值,确定对目标引风机的故障管理策略,以进行检修操作。本发明可以自动分析引风机发生的故障情况,从而确定出准确的故障管理策略,提高对引风机的检修效率。

    汽轮发电机状态检修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2257224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010954375.7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的汽轮发电机状态检修方法、系统以及终端,包括:基于由各汽轮发电机历史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信息训练的汽轮发电机状态特性模型,对输入的一或多个汽轮发电机实时数据进行预测,获得汽轮发电机预测数据;将各所述汽轮发电机预测数据与所述汽轮发电机实时数据进行对比,获得对应于汽轮发电机的状态评价结果,并给出针对汽轮发电机的检修策略。本发明以过程实时数据流及其历史数据等为基础展开数据驱动建模方法研究,可以从中挖掘出潜在的过程运行与设备状态信息,结合状态参数评价体系,根据其整体状态评估结果优化设备检修策略,实现汽轮发电机的状态检修,对提高机组运行能力和设备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种轴流式风机的叶片健康度智能监测分析评估方法、系统装置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511118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83674.0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流式风机的叶片健康度智能监测分析评估方法、系统装置及用途,所述叶片健康度智能监测分析评估方法包括:(1)将振动传感器安装于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的叶片对应导风筒上,设置振动传感器的参数;(2)采集叶片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和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的状态数据;(3)获取叶片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态;(4)分析稳定工况下叶片的磨损情况、变形情况及缺失情况;(5)分析叶片剩余磨损量,估算叶片的剩余磨损寿命,提供检修策略。本发明提供的轴流式风机的叶片健康度智能监测分析评估方法对于动叶可调的轴流式风机,首次提出了叶片健康度的传感、监测和分析方法,可应用于电厂的风机状态检修,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一种设备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52798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54445.1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知识推送模块,用于根据所接收的设备查询信息确定目标查询信息,并发送给设备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查询信息结合预训练的目标知识库模型确定至少一条反馈信息以及各反馈信息的概率;结果推送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各反馈信息按照对应的概率进行展示,解决了设备信息数量过大时,无法有效查询信息的问题,通过确定目标查询信息,然后根据目标查询信息和目标知识库模型确定反馈信息,无需员工学习设备知识,降低员工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目标知识库模型自动学习设备知识,在用户进行数据查询时,自动为用户匹配反馈信息,实现设备知识的快速查询。

    一种差动式定位装置及爬壁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12373547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1449117.5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动式定位装置及爬壁机器人,差动式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架、以及都安装在安装架上的左测距传感器和右测距传感器,左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其与水冷壁管壁之间的距离d1,右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其与水冷壁管壁之间的距离d2,左测距传感器和右测距传感器沿爬壁机器人的中心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本申请根据左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值d1和右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值d2能够快速判断爬壁机器人的行走状态,定位灵敏度较高,从而有利于爬壁机器人在短时间内调整行走状态,也就有利于爬壁机器人保持沿管轴心线直线行走状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