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63746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41221.X

    申请日:2011-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H01M4/386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高温下长期保存时也可以抑制负极上的还原分解反应,且飞跃性提高高温保存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1)、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2)、配置在该两极(1)、(2)之间的隔膜(3)、和将溶质溶解于非水系溶剂而成的非水电解液,上述非水电解质含有下述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中,n表示2~6的整数。R是直链状的饱和烃,可以是无取代、或者也可以具有各种取代基。进而,各R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基团。

    锂离子二次电池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35027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289863.7

    申请日:2010-0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在采用与锂进行合金化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圆筒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既能够抑制伴随着螺旋状电极体膨胀的充放电特性的劣化,又能够有效抑制正极和负极短路。锂离子二次电池(1)具有螺旋状电极体(20)和圆筒型的电池容器(10)。螺旋状电极体(20)具有负极(21)、正极(22)和隔片(23)。负极(21)具有包含与锂进行合金化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1b)、(21c)。锂离子二次电池(1)具备施力部(20a)。施力部(20a)被设置成在螺旋状电极体(20)的中心与螺旋状电极体(20)抵接。施力部(20a)可以缩径。施力部(20a)至少在缩径时朝向直径方向外侧对螺旋状电极体(20)进行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