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01930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178421.5

    申请日:2010-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59 H01M10/041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极组件包括被卷绕以形成多个堆叠的第一隔板构件的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一同卷绕以形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隔板构件之间的多个堆叠的第二隔板构件的第二隔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隔板构件与所述第二隔板构件之间的多个电极构件。所述第一隔板构件中的位于最内侧的一个第一隔板构件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隔板构件中的位于最内侧的一个第二隔板构件的内表面互相面对。

    具有针型负极接头的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275340C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410059725.4

    申请日:2004-06-21

    Inventor: 申政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其通过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插入隔板的方式设置负极板和正极板;和内部安装有电极组件的壳体。将盖组件安装到壳体上以紧密地密封壳体,并使之与正极板电连接。将针插入电极组件中,并使之与负极板和壳体接触,以与负极板和壳体电互连。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在电极组件的中心设置了吸收外部挤压力的针,从而可防止电极组件变形。由于通过针可构成通畅的气体通路,内部产生的气体能够顺利地通过安全排气口放出,因此可防止电池爆裂。还可以防止在将电极组件插入壳体的过程中负极接头卡在壳体上,故而能顺利地进行装配。

    锂二次电池的负极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78662A

    公开(公告)日:2001-01-03

    申请号:CN00100893.5

    申请日:2000-02-16

    Inventor: 申政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电解液的吸收平滑、在过充电时负极的整体面积都均匀地反应、抑制局部膨胀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在负极活性物质中包含电解液吸收机能优良的金属氧化物,由此形成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上述金属氧化物在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形成金属氧化物层,或者在负极活性物质中以粉末状态添加而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