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2493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010287794.6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孙荣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22 , H01M2/263 , H01M4/70 , H01M10/0587 , Y10T29/4910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制造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电极板,该第一电极板包括涂覆有第一活性物质的活性部分和从第一电极板的活性部分的边缘延伸的非活性部分;提供第二电极板,该第二电极板包括涂覆有第二活性物质的活性部分和从第二电极板的活性部分的边缘延伸的非活性部分;提供隔板;卷绕所述第一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和所述隔板,所述隔板介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板之间;以及移除所述第一电极板的所述非活性部分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板的所述非活性部分的一部分,以形成用于所述第一电极板的多个第一电极接线片和用于所述第二电极板的多个第二电极接线片。
-
公开(公告)号:CN1755966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510107780.0
申请日:2005-09-3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02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002/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具有开口、用于容纳该电极组件的罐;以及与罐的顶部连接的盖板。该罐的一侧相对于其另一侧,关于其横截面的长轴、短轴和中心点中的至少之一是不对称的。该锂可再充电电池在罐与电极组件之间形成有预定空间,用于改善电解液注入,并提高电池的制造效率和电能存储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259039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310040798.8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62 , H01M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 , H01M2/1673 , H01M2/168 , H01M2/1686 , H01M4/13 , H01M4/622 , H01M4/623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公开了锂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其包括包含第一水性粘合剂和第二水性粘合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水性粘合剂包括单体单元;和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包括基础材料层和形成于所述基础材料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聚合物层,和所述聚合物层包括非水性粘合剂,所述非水性粘合剂包括与所述第一水性粘合剂的所述单体单元相同的单体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2082254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010560122.8
申请日:2010-11-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3 , H01M2/22 , H01M10/02 , H01M10/0431 , H01M10/0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包括多个延伸到第一电极的一侧的第一电极接线片;第二电极,包括多个延伸到第二电极的一侧的第二电极接线片;分隔件,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并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彼此绝缘。电极组件为卷绕的凝胶卷形状。多个第一电极接线片在由卷绕的电极组件的长轴和短轴形成的四个象限的一个象限内。多个第二电极接线片在四个象限的不同的另一象限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044657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010292679.8
申请日:2010-09-2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8 , H01M2/18 , H01M10/04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及具有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该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电极构件,以堆叠的形状沿在一个方向延伸的基线布置;分隔单元,将两个相邻的电极构件分隔开。该分隔单元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具有相同卷绕中心的分隔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044657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10292679.8
申请日:2010-09-2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8 , H01M2/18 , H01M10/04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及具有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该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电极构件,以堆叠的形状沿在一个方向延伸的基线布置;分隔单元,将两个相邻的电极构件分隔开。该分隔单元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具有相同卷绕中心的分隔件。
-
公开(公告)号:CN100479229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510109156.4
申请日:2005-10-1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57 , B32B3/26 , B32B5/16 , B32B15/06 , B32B15/08 , B32B15/085 , B32B15/16 , B32B15/18 , B32B15/20 , B32B25/20 , B32B27/32 , B32B2250/03 , B32B2260/025 , B32B2260/046 , B32B2264/102 , B32B2264/107 , B32B2307/206 , B32B2307/302 , B32B2307/54 , B32B2307/714 , B32B2457/10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0295 , H01M6/181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2200/106 , Y10T428/316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其表面上具有散热层的电池外壳和使用该电池外壳的锂聚合物电池。该散热层可改善电池的散热性和机械强度,也能改善PTC器件的响应性。该电池外壳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的金属层,在金属层的第一表面上的散热层,和在金属层的第二表面上的流延聚丙烯(CPP)层。该锂聚合物电池具有电连接于保护电路模块的PTC器件。该PTC器件直接接触该电池外壳的散热层,从而改善该PTC器件的响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01930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010178421.5
申请日:2010-05-1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59 , H01M10/041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极组件包括被卷绕以形成多个堆叠的第一隔板构件的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一同卷绕以形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隔板构件之间的多个堆叠的第二隔板构件的第二隔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隔板构件与所述第二隔板构件之间的多个电极构件。所述第一隔板构件中的位于最内侧的一个第一隔板构件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隔板构件中的位于最内侧的一个第二隔板构件的内表面互相面对。
-
公开(公告)号:CN103259039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040798.8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62 , H01M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 , H01M2/1673 , H01M2/168 , H01M2/1686 , H01M4/13 , H01M4/622 , H01M4/623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其包括包含第一水性粘合剂和第二水性粘合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水性粘合剂包括单体单元;和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包括基础材料层和形成于所述基础材料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聚合物层,和所述聚合物层包括非水性粘合剂,所述非水性粘合剂包括与所述第一水性粘合剂的所述单体单元相同的单体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2104131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576041.7
申请日:2010-12-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板、多个第二电极板及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多个分隔件;第一电极接线片,在每个第一电极板上;第二电极接线片,在每个第二电极板上;壳体,容纳电极组件;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在壳体的外侧并分别电结合到第一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极接线片,其中,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与第一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极接线片分别通过螺栓电结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