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清洁性能的TiO2膜层包覆沸石分子筛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吸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0180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1134533.8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一种具有自清洁性能的TiO2膜层包覆沸石分子筛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吸附装置,属于分子清洁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空间分子污染物会凝结并沉积在各敏感元件的表面,影响其功能的充分发挥甚至导致失效的问题。本发明以沸石分子筛为核,原子层沉积法制备的TiO2薄膜为壳,获得TiO2膜层包覆沸石分子筛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该膜层具有良好的三维保型性和包裹性,提高沸石分子筛结构稳定性,同时TiO2壳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在紫外光下表现出较好的自清洁能力。本发明制得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对航天污染物的吸附量达到13.5mg·g‑1,其优异的污染物处理能力可拓展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绿色喷涂等领域。

    一种耐紫外辐照低吸收率无机白色热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388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12002.2

    申请日:2020-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紫外辐照低吸收率无机白色热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无机白漆热控涂层的在空间紫外辐照作用下对其光热性能退化较大的问题。本发明热控涂层的组成为:水玻璃、白颜料、分散剂、基材润湿剂、消泡剂、增稠剂,余量的去离子水。采用砂磨工艺分散2~6小时即可制备涂料,随后可采用空气喷涂、刷涂或刮涂等涂装工艺制备涂层。本发明涂层的太阳吸收比为0.11~0.20,附着力为0~1级,耐紫外辐照5000ESH后,太阳吸收比变化值不大于0.05,满足高性能、高可靠性航天器对热控涂层的性能需求。

    一种氧化石墨烯纳米卷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276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73699.X

    申请日:2020-01-22

    Abstract: 一种氧化石墨烯纳米卷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碳纳米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的碳纳米卷及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存在着过程繁琐、效率低、能耗高、工艺复杂和产品单一等缺点。本发明方法:采用液相剥离法和冻干后的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海绵,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滴到洁净的基底上,再水平放置在连接有真空泵的设备中,在常温的条件下,抽真空使水快速蒸发,即得到氧化石墨烯纳米卷;通过控制氧化石墨烯的浓度,可获得一维或者三维网络结构;通过选择性添加酸化碳纳米管、多种金属盐制备GO-碳管纳米卷或者GO-碳管-金属盐纳米卷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便于大规模制备多种产品,推广和应用。

    一种具有低挥发特性的改性氰酸酯树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0450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37468.9

    申请日:2019-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挥发特性的改性氰酸酯树脂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氰酸酯树脂在空间高真空环境下可凝挥发物和质量损失较高对卫星成像系统的影响较大,且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氰酸酯树脂会降低其耐热性的问题。本发明选用含有苯环结构酚酞聚醚砜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聚酰亚胺热塑性树脂对氰酸酯树脂进行改性,获得具有低挥发性的改性氰酸酯树脂,且该树脂的耐热性与氰酸醋树脂本体相当。使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改性氰酸酯具有加工工艺好、耐热性能优异、低挥发等特性,能够满足极端环境下卫星光学成像系统使用的实际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卫星光学遥感系统的遮光罩和光机结构构件中。

    一种有机-无机相结合的遥感相机用遮光罩的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6233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49501.X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无机相结合的遥感相机用遮光罩的成型方法,属于空间光学系统杂散光抑制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遮光罩的分体式制备以及后续再喷涂处理所造成的结构稳定性差、尺寸精确度低和制备过程不连续等问题。以高性能有机聚合物为遮光罩本体材料,利用高吸光无机材料实现遮光罩更为优异的消杂散光能力,3D打印头进行有机遮光罩本体成型,与之联动的喷枪同步喷出无机黑漆,在“边打边喷”过程中实现无机黑漆在粗糙有机吸光基体表面的均匀负载,借助打印件表面的余热使得无机黑漆分散液中的溶剂快速挥发并实现无机黑漆与有机基体的牢固结合,得到一种有机-无机相结合遮光罩,满足地球静止轨道遥感相机使用要求。

    一种3D打印轻质单摆的方法
    3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52989B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811441368.6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一种3D打印轻质单摆的方法,本发明涉及3D打印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合金材质单摆测量产生的误差高的技术问题。本方法:一、绘制格式为STL的单摆模型;二、将模型导入IEMAI 3D切片软件中,设置相关参数,并导出格式为Gcode的3D打印机可识别的数据文件;三、将所得Gcode文件导入高温3D打印机中,用ABS线材进行打印,得到单摆粗品;四、修整、吹扫、清洗后,得到轻质单摆。该轻质单摆的质量仅为相同尺寸铝合金单摆的28%~39%,灵敏度高,可用于微推力的测试。

    具有自清洁性能的TiO2膜层包覆沸石分子筛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吸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018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34533.8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一种具有自清洁性能的TiO2膜层包覆沸石分子筛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吸附装置,属于分子清洁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空间分子污染物会凝结并沉积在各敏感元件的表面,影响其功能的充分发挥甚至导致失效的问题。本发明以沸石分子筛为核,原子层沉积法制备的TiO2薄膜为壳,获得TiO2膜层包覆沸石分子筛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该膜层具有良好的三维保型性和包裹性,提高沸石分子筛结构稳定性,同时TiO2壳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在紫外光下表现出较好的自清洁能力。本发明制得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对航天污染物的吸附量达到13.5mg·g-1,其优异的污染物处理能力可拓展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绿色喷涂等领域。

    一种空间分子污染物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25128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11434128.3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一种空间分子污染物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应用于航天器的吸收材料吸收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材料是以球形5A沸石分子筛为核,在分子筛的表面包覆Al2O3薄膜。制法:将球形5A沸石分子筛放在原子层沉积仪中,在氮气中,在腔体内温度为150~180℃的条件下交替注入铝源和水源进行原子层周期沉积生长,在分子筛表面沉积Al2O3薄膜,得到空间分子污染物吸附材料。它对有机硅氧烷、甲烷、正丁烯等有机气体的吸附量为10~15mg·g‑1。可应用于在轨运行污染控制、室内空气净化、石油化工的催化降解、车辆尾气排放、冶金工业、农业环境保护领域。

    一种基于跟踪反馈的扩展目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361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20715.5

    申请日:2019-05-20

    Inventor: 李杨 张振宇

    Abstract: 一种基于跟踪反馈的扩展目标检测方法,它属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导航雷达目标检测方法未利用目标帧间回波信号的相关性,导致对扩展目标的检测概率低以及虚警概率高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实现了对扩展目标的位置及形状信息的稳定估计,并将扩展目标的位置信息反馈给贝叶斯检测器,将检测与跟踪过程结合,使得检测与跟踪性能均得到优化。实验证明,在扩展目标信噪比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方法可以使检测的虚警概率大幅下降,跟踪精度大幅提高。在扩展目标信噪比为18dB时,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使虚警概率低至0.0001。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流量光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237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76829.9

    申请日:2018-0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3 B01L2300/12 B01L2400/0454

    Abstract: 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流量光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流量光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微流控设备操作复杂,设备昂贵,且便携性较差以及光控微流体技术需要向微流体中加入其他介质,或使用特殊的微流道材料等,极大限制了微流控技术的应用范围的问题。过程为:一、计算得到不同尺寸,不同间隔以及不同材料的纳米棒阵列在不同入射激光强度和偏振方向下纳米棒阵列吸收截面,纳米棒阵列所在微流道内流体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情况;二、选取符合要求的纳米阵列;三、使用特性波长的激光照射选取的符合要求的纳米棒阵列,通过调节特性波长的激光强度和偏振方向调控微流道内流体的微流动。本发明用于微流控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