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81349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1134571.3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防静电性能的AZO膜层包覆沸石分子筛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吸附装置,属于分子清洁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有机小分子污染物会凝结并沉积在各敏感元件表面,极易受到静电影响而导致载荷失效的问题。本发明以沸石分子筛为核、原子层沉积法制备的AZO为壳,获得AZO膜层包覆沸石分子筛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AZO中Al的掺杂对氧化锌晶体结构和载流子传输产生显著影响,使氧化锌获得较好的导电性,载荷敏感表面积累的静电可在此材料上可以安全释放,起到较好的防静电功能。本发明制得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对有机气体的吸附量达到14.6mg·g‑1。其优异的污染物处理能力可拓展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绿色喷涂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76342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81709.0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导热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易产生毛刺、撕裂和分层等现象导致复合材料性能降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表面均匀沉积纳米ZnO薄膜,与氰酸酯树脂固化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沉积温度低,厚度均匀可控的优点,能够有效改善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易产生毛刺、撕裂和分层等多形态、多尺度损伤的问题,利用ZnO表面丰富的含氧极性基团能够有效改善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与氰酸酯树脂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强度,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62134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11309514.4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光、电、热性能的功能材料基元的筛选方法。所述方法为确定不同温度下材料基元的晶格的常数;构建材料基元的晶胞模型;对材料基元的光学性质、导热性质和导电性质进行计算,获得材料基元的性能与温度的关系,并构造数据库;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筛选出具有指定性性能的功能基元;预测材料基元的热稳定性。本发明通过计算温度对晶格参数的影响,获得不同温度下材料体系的结构变化,进而建立温度与材料的结构、性能之间的理论关系,为设计不同温度下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避免大量的试错实验。该发明可用于光、电、热、光热、光电、热电等材料相关的应用领域以及满足空间极端环境的航空航天方面的相关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455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1377023.3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3C16/455 , C23C16/40 , C23C24/04 , B05D5/12
Abstract: 基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明、抗带电粒子辐照的碳基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特种功能涂层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航天器用防护涂层材料在电子辐照条件下失效的问题。本发明以掺铝氧化锌改性石墨烯GO@AZO作为粉料,使用超音速冷喷涂工艺将其喷涂在基底表面形成抗电子功能过渡层,并通过功能过渡层和树脂桥连层相间的层叠结构成型,所构成的有机‑无机桥连结构能够增强涂层的整体力学性能。功能过渡层的平铺网络结构可促进电子快速传输,有效防止电子辐照对涂层及基底产生的降解和性能退化,同时解决常规功能填料的加入导致基体颜色变化和团聚效应等影响外露部件原始功能的问题,在航天器外露部件的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5447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92975.4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硅合金表面高太阳吸收率消杂光膜层的制备方法,属于铝硅合金表面处理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铝硅合金的表面难以成膜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浓硝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溶液作为铝硅合金的刻蚀液,在室温下利用铝硅合金中对于成膜不利的硅与氢氟酸反应将其除去,同时为防止铝基底与氢氟酸反应造成膜层腐蚀,利用硝酸与铝的反应将其钝化以阻止刻蚀液与铝基底进行反应,然后通过微弧氧化技术在恒流模式下使用双向脉冲电源制备致密光滑、耐蚀性优良的高太阳吸收率膜层。本发明制得的膜层既可作为高太阳吸收率消杂光膜层也可作为有机涂层的基体使用,因此在表面改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06340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09502.1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16C20/1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太阳光谱全吸收碳基功能材料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为选择碳材料和负载材料基元,构建碳材料和负载材料基元的结构模型,对结构模型进行优化并计算光学性质;以光学响应区间为主要依据筛选功能基元,构造碳基功能材料;通过调节组成和比例,优化稳定性和光学性质,获得太阳光谱全吸收的碳基功能材料。本发明为实验研究提供功能基元和序构等信息,避免大量试错实验造成的成本损失,可应用于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光热材料、光蒸发水、超黑材料等与光吸收相关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以及与精密光学设备、感知等相关的航空航天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45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77023.3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3C16/455 , C23C16/40 , C23C24/04 , B05D5/12
Abstract: 基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明、抗带电粒子辐照的碳基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特种功能涂层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航天器用防护涂层材料在电子辐照条件下失效的问题。本发明以掺铝氧化锌改性石墨烯GO@AZO作为粉料,使用超音速冷喷涂工艺将其喷涂在基底表面形成抗电子功能过渡层,并通过功能过渡层和树脂桥连层相间的层叠结构成型,所构成的有机-无机桥连结构能够增强涂层的整体力学性能。功能过渡层的平铺网络结构可促进电子快速传输,有效防止电子辐照对涂层及基底产生的降解和性能退化,同时解决常规功能填料的加入导致基体颜色变化和团聚效应等影响外露部件原始功能的问题,在航天器外露部件的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1616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47612.7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314 , B29C64/386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40/10 , B33Y50/00 , B33Y50/02 , B33Y70/00 , B29K71/00 , B29K79/00 , B29K2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吸光能力的星敏感器用遮光罩的3D打印制备方法,属于空间光学系统杂散光抑制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遮光罩存在的机械加工困难、尺寸精度低、振动试验受损等问题。对本色的高性能聚合物基体材料进行黑化着色,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复杂高吸光遮光罩的一体化快速成型,有效避免传统分体式成型。在保证宏观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本发明通过调控、优化3D打印工艺参数获得粗糙、多孔的微表面结构,上述特殊纹理构造可显著增加光程,提供充足的内部空间,光可通过在单个微坑的凹表面发生多次反射和散射以实现高效吸收,减弱了腔体表面的光反射,显著提升遮光罩的消杂散光能力,可满足空间星敏感器系统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38903.X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原子氧辐照特性的改性氰酸酯树脂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空间原子氧辐照对氰酸酯树脂基体产生损伤效应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卫星的天线结构和本体结构。本发明利用POSS纳米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功能化和界面组织调控的原理,对POSS纳米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进行环氧基团功能化改性,由于环氧基团作为氰酸酯树脂固化过程的催化剂,显著改善了POSS纳米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氰酸酯树脂基体中的均匀分散问题。且本发明制得的材料在与原子氧作用后,会在材料表面生成一层均匀二氧化硅薄膜,因而能够有效阻止了原子氧的进一步入侵进,显著提高了氰酸酯树脂的抗原子氧辐照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06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38932.6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导电性的改性氰酸酯树脂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应用于航天器的氰酸酯树脂基体导电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基于界面组织调控和有机-无机杂化原理,将纳米Ag可控均匀的负载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纳米Ag负载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填料,然后对纳米Ag负载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填料进行表面改性,保证了碳纳米管和纳米Ag粒子在氰酸酯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使得碳纳米管和纳米Ag粒子在氰酸酯树脂基体中形成了三维的导电网络结构,借助碳纳米管和纳米Ag粒子的协同导电性,显著提高了氰酸酯树脂基体的导电性能,进而保证了长寿命航天器在空间带电粒子作用下的高可靠性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