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81518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211315.2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太阳能多孔介质空气加热器、检测系统及损失计算方法,所述加热器包括高穿透率玻璃、多孔介质吸热体、凸台与垫圈、空气出口、加热器支架、送风机、空气加热器的底板、支架、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下端板、上端板、左侧端板、右侧端板。所述系统包括太阳直接辐射测量仪、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出口温度传感器、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风机电机和设备控制器。所述方法空气在多孔介质中的沿程阻力损失按照:来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592831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02823485.5
申请日:2002-11-26
Applicant: 汉斯·约恩·克里斯藤森
Inventor: 汉斯·约恩·克里斯藤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46 , F24F7/06 , F24F2007/004 , F24S10/50 , F24S10/80 , Y02E10/4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来加热空气的太阳能集热器板,在这种太阳能集热器板中,在远离太阳的后侧上的传统绝热材料用位于可透过的后板和可透过的吸热装置之间的空间来取代,因此热对流气流通过后板并且逆着温度梯度进入到太阳能板的内部中,这可以防止沿着相反方向的对流热量损失。后板也减少了来自吸热装置的辐射热量损失。此外,在空气停止流过太阳能板的情况下,对流-绝热不再是有效的,设置在太阳能板内的、通过太阳辐射来产生电的光电电池板不易损坏传统绝热太阳能集热器板的高滞止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502C
公开(公告)日:2002-03-27
申请号:CN97199093.X
申请日:1997-08-28
Applicant: 尼古拉斯·麦克马洪
Inventor: 尼古拉斯·麦克马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3/12 , B31D3/0284 , B32B3/08 , B32B7/12 , B32B2305/024 , B32B2307/102 , B32B2307/302 , B32B2307/304 , B32B2307/41 , B32B2307/412 , E04C2/365 , F24S10/80 , F24S20/63 , F24S20/66 , F24S23/30 , F24S70/60 , Y02B10/20 , Y02E10/44
Abstract: 通过在一外壳表面上形成一粘接剂(浴)层(24)然后将一蜂窝状芯体(2)放入粘接剂层(4)中以将蜂窝状芯体(2)粘于平直外壳(10)上。在最终结构中,一大体上均匀厚度的粘接剂层形成于蜂窝状芯体(2)的单元孔(8)中。粘接剂厚度和单元孔尺寸选择得使粘接剂产生一种让光通过的透镜作用。该结构可以被用于光、热及声的传送/阻隔。尤其是一种透明结构可以在蜂窝状芯体单元孔之间提供视觉不变性能。这样就能用来提供大尺寸玻璃板材,而其中的蜂窝状芯体使板材的强度提高,因而可使板材做得比现有的更大及适于新的使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09141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33557.8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玻璃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真空管内部中心处设有多孔介质柱,多孔介质柱的外部包裹有半透明骨架多孔介质;玻璃真空管的开口处由密封圈密封住,密封圈上设有空气导入管和空气导出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空气的等温差换热,传热效果好。固体骨架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高,是圆管换热系数的成百上千倍。装置的整体热转换效率高。本发明没有太阳能涂层,系统的可靠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229001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180058853.5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通用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G6/04 , F03G6/065 , F24S10/80 , F24S20/20 , F24S23/77 , F24S40/55 , F24S70/16 , F24S70/60 , F24S80/70 , Y02E10/41 , Y02E10/44 , Y02E10/46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接收器(100),其具有带辐射接收孔口的辐射捕获元件(3),该辐射捕获元件周围形成有工作流体流经其使得辐射捕获元件(8)的热能被工作流体吸收的通道(8),通道(8)成形为沿其在通向其的入口与从其离开的出口之间的长度上提供均匀的截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04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99663.4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方法,包括由太阳能集热墙、围板与建筑墙体之间的空间构成的空气加热腔室,在建筑墙体上设有与空气加热腔室连通的出气孔;太阳能集热墙包括第一太阳能吸热板和设在第一太阳能吸热板上方的第二太阳能吸热板,第一太阳能吸热板与建筑墙体之间的空气加热腔室设为第一空气加热区,第二太阳能吸热板与建筑墙体之间的空气加热腔室设为第二空气加热区,在第一太阳能吸热板的板面上设有若干透气微孔;周围空气通过透气微孔进入第一空气加热区,经第一太阳能吸热板进行预热后上升进入第二空气加热区,后经第二太阳能吸热板加热形成热空气,热空气通过出气孔进入建筑墙体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44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180066907.2
申请日:2011-11-21
Applicant: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G6/04 , F24S10/80 , F24S20/20 , F24S23/79 , F24S70/60 , Y02E10/41 , Y02E10/44 , Y02E10/46
Abstract: 一种用于捕获太阳辐射的太阳能接收器(100),该太阳能接收器包括辐射捕获元件(3)和位于该元件周围的通道(8),加压工作流体通过该通道(8)以从辐射捕获元件吸收热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29001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80058853.5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G6/04 , F03G6/065 , F24S10/80 , F24S20/20 , F24S23/77 , F24S40/55 , F24S70/16 , F24S70/60 , F24S80/70 , Y02E10/41 , Y02E10/44 , Y02E10/46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接收器(100),其具有带辐射接收孔口的辐射捕获元件(3),该辐射捕获元件周围形成有工作流体流经其使得辐射捕获元件(8)的热能被工作流体吸收的通道(8),通道(8)成形为沿其在通向其的入口与从其离开的出口之间的长度上提供均匀的截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3124882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180046062.0
申请日:2011-10-25
Applicant: 揖斐电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S70/16 , F03G6/00 , F24S10/72 , F24S10/80 , F24S20/20 , F24S70/60 , F24S80/60 , Y02E10/41 , Y02E10/44 , Y02E1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热接收器及太阳能热发电装置,本发明的集热接收器为使用于太阳能热发电装置的集热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其由热吸收体和支承体构成,所述热吸收体由排列设置有用于使介质通过的2个以上流路的1个或2个以上蜂窝单元构成,所述支承体支承该热吸收体,并且使热介质流通,所述热吸收体包含碳化硅而构成,距所述支承体的内表面预定距离而被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2317707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80007558.2
申请日:2010-02-01
Applicant: 黑利福卡斯有限公司
Inventor: H·卡弗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S10/80 , F24S10/55 , F24S20/20 , F24S70/60 , F24S2025/6004 , F24S2025/601 , Y02E10/41 , Y02E10/44 , Y10T29/49355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太阳能吸收器的元件并形成太阳能接收器上的太阳能吸收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基片,将至少一个凸出体放置在基片上,以及通过连接功能操作性地将凸出体附着到基片上的方式来将凸出体连接到基片上,从而限定太阳能吸收器的元件,太阳能吸收器被配置为允许流体从其中流过,以及可以被穿过太阳能吸收器的元件上的凸出体的太阳能辐射进行加热。
-
-
-
-
-
-
-
-
-